海口仁台古村:红色往事令乡人泪满襟,美丽乡村听“公”的尴尬事

默认段落

说到海口,岛外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气候宜人、瓜果飘香,亚热带风情令人向往,尤其是冬季旅行海口,是很多北方人的养生梦想。其实这里不仅有美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可歌可泣的红色文化,妙趣横生的火山文化、拜公文化、水缸文化等,都是人们趋之若鹜游海口的热门看点,我们今天要去的新坡镇仁台村,就是这样一个聚众多文化于一体的特色古村。

我们到达仁台村时已是深冬,北方地区早已银装素裹,天地萧瑟,而在这里,气温却一直徘徊在20度左右,体感极为舒适,村子周围植被茂盛,绿意葱葱,宛如暖春。

仁台村,位于海口龙华区南部,濒临南渡江,离海口市区30公里,自驾半小时可达,属新坡镇仁里村的一个自然村。这里自古就受冼夫人爱国情怀滋润,忠勇之士人层出不穷,近现代又是重要红色根据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演绎着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红色战歌,成为海南红色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村里还保存很多烽火岁月的痕迹,是海口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

走在村子外,就可以看到四周遍布高大的热带植物,枝叶繁茂,遮天蔽日,虽然可以看到有几条火山石铺成的古道延伸入密林,但仅仅数十米后就难寻踪迹,在战争年代,这就是一条天然避护屏障,非常合适开展游击战争,为当时红色根据地的生活、活动、作战提供了便利条件。

1928年,为进行反“围剿”,当地县委机关、红军部队陆续转移到仁台根据地,后遭反动势力大举进攻。由于力量悬殊,红军撤出仁台,在此过程中与敌人激战,伤亡过半。仁台失守后,地方反动势力大量搜捕屠杀仁台群众,仁台村在火海中血流成河,整个村子毁于一旦,村民九死一生。在经历四次这样的战斗后,村里792人到建国初期只剩下79人,陈氏家族无一幸免,每每想起,村里人泪流满襟。

现在能看到的遗迹只有村广场旁边的麦氏宗祠和瞭望台。麦氏宗祠是当时西路红军和十三区苏维埃政府举办会议、夜校、商议战事的场所,高高的瞭望台早已被毁的只有一截矮石墙,后经修复才有了现在的样子,虽然如此,却是人们追忆过去、缅怀先烈的重要物证。

村口红色文化广场有新建的仁台革命纪念馆,以图文形式详细介绍了仁台村在战争年代设置的农会发展情况、红军活动情况、在反“围剿”中发生的重要战事及部分遗物。

属于羊山地区的仁台村,同样也是火山岩覆盖之地,岩石资源丰富,人们常用来堆砌房屋、围墙,雕凿石凳、石缸、石磨等,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物件,大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由于火山岩比重较大,加上前人建筑方法科学,这里用火山石砌成的房屋十分坚固,历经上百年而无损无修,至今尚可居住。不过,现在政府为了防止火山岩过度开采,已经采取了保护措施,现在盖新房只能使用石砖物料了。原来的老房,作为彰显琼北农村特色的建筑,逐渐被重视和保护,也成为旅游者眼里的一道见证古老的遗迹。

从村里各路口摆放的旅游指示牌和线路图可以看出,这个曾经的红色古村已经是个旅游景点了,停车场居然停放了二十几部旅游观光车,简直可以媲美4A5A景区了,确实有点让人意外,看来平时游客还是不少的。

红色文化广场旁边有一条古老的小道直通村外,与村外当年红军行军路——古漫道相连,这也是古时唯一一条通往外界之路,当地人称古驿道,两边有火山石堆砌的矮墙和密布的热带植物,还放置了很多与红军军事活动有关的弹药箱等物件,很多团队游客特别喜欢扛着弹药箱、放上烟雾弹一起凹造型,体验当年硝烟四起的战斗氛围。

村内路边和各家院落里,随处可见一些大水缸,海南以外的游客很多不明白,它并不是蓄水救火用的,而是源于当地的一种风俗:数缸嫁女。琼北地区因火山岩气泡渗水而极度缺水,家家户户都需要有大水缸接雨水,但一般家庭是买不起大水缸的,于是就逐步形成了“看水缸多少、知家境贫富、再选婿嫁女”的风俗。不过这种风俗早已成为历史,现在家家都用上了自来水,门口摆放水缸则成了一种习惯和象征。不过我倒是觉得,现在这个习俗依然可用,谁家要是能买这么几口用不上的大水缸放门口,那也说明家有余钱哈。

在仁台村,我们也发现了跟其他琼北农村一样的另一个风俗:拜公。本村村民认为,自家的“公”最灵验,比如谁家的牛羊什么的如果走失了,来此拜一下,牛羊就会自己回来。这当然是巧合,但村民有这情感寄托也可以理解。而今年却发生了一件令人尴尬的事:村口神龛内突然空空如也——“公”丢了,不知道被什么人“请”走了一直没送回来,每每谈起此事,村里人一脸惆怅,不知该如何是好,但依旧常常去空神龛上些香火。

象这样的尴尬事,中午离开仁台村时偶然又遇到一件,村委会广场有个冯公庙,村里老人将我带到那里说:现在庙里敬的是“冯公”,过去其实一直是“李公”的地盘,为什么会这样?他眉飞色舞地给我讲了一段有趣往事:

按琼北风俗,各村都有自己的“公”,但“公”也流行走亲戚。一次公期时,附近村里的“冯公”就来到“李公”村,村民将二“公”并排放在一起祭拜,然后酒肉相庆。酣醉之后,“冯公”村居然把外形酷似的 “李公”抬回了家,而把“冯公”留在了“李公”庙。酒醒之后,两村之人均面面相觑,只能请族人商议,最终达成共识:“冯公”喜欢“李公”村的热闹,而“李公”最爱吃“冯公”村的黑山头,这次抬错“公”,也许是天意,干脆就此让二“公”换个位置居住,两村也亲上加亲,于是就有了“李公”庙住“冯公”的趣事。

换“公”之举,原本是一个事故,最后变成故事,让人开心之余更受启发,能让一件尴尬事变成皆大欢喜,与其说是当事者的智慧之举,不如说是琼北人民质朴豁达的性格、邻里乡亲的情怀与和睦相处文化传承的必然结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衷心祝愿这里的人们生活美满、幸福绵长、福乐安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