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同事李道广
5日清早上班,我急忙去找德智主任汇报,他说昨晚他和陈县长及时赶到县医院,对有关善后事宜进行了协调安排,要求人大机关干部上午就去殡仪馆帮忙。从陈主任办公室出来,我就带着人大办在家干部职工赶到殡仪馆,看见小柯和孩子坐在道广灵柩旁哭成了泪人,我的心情悲痛万分,眼眶也湿润了。晚上十点多回到家中,情绪异常低落,整夜还是翻来覆去无法入睡。6日上午九点,人大机关全体干部职工,包括那些从人大退职的老干部,纷纷前往殡仪馆参加了道广遗体告别仪式。
道广的离去,对我的精神刺激很大,参加完遗体告别仪式回到单位,我始终处于悲伤、焦虑和烦躁之中,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多好的同事,多好的朋友,多好的干部啊!怎么说走就走了呢?43岁的年龄,大镇的镇长,正是风华正茂,大有作为的时候,却突然离去,多可惜呀!我一时无法接受眼前的现实,一直在为他的英年早逝而惋惜,为他的妻儿未来的生活与成长而担忧。
记得2012年2月我刚到人大办的时候,李道广是县人大常委会农工委副主任。那时的道广,年富力强,精明能干,为人和蔼,责任心强,农工委的各项议题,扎实深入,优质高效,尤其是在人大监督指导村民自治工作方面进行大胆探索,为“三位一体”推进乡镇人大规范化建设的“旬阳样板”作出了贡献。道广不仅能说、能干,而且能写,是人大机关有名的笔杆子,我对他极为赏识。在办公室人员紧张,工作任务繁重的时候,我首先想到道广,让他承担起草了大量的综合材料,包括人代会报告,每次他都是积极接受任务,熬更守夜,按时高质量交稿。
2014年元月,办公室政务副主任雷显军提拔为县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后,我及时向人大常委会党组和县委组织部推荐李道广接任办公室政务副主任,很快他就成了我的得力助手。直到2016年底他被提拔为吕河镇人大主席离开人大办时,他和我搭班子整整三年时间。在这段日子里,我们朝夕相处,坦诚相待,密切协作,和衷共事,将办公室的政务工作搞得风生水起,得到领导的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同时,我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亲如兄弟。
在道广担任县人大办政务副主任的三年中,我很放心,很省心,也很舒心,因为他工作主动性强,凡事都会超前思考,拿出方案,提前想好解决办法,只要我点点头,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道广谦虚低调,善于协调,机关内部关系融洽,大家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工作效率高。道广最大的特点是文字功夫好,大小材料的修改,新闻稿件的把关,都做到了严谨认真,很少出现差错。一些综合性材料,比如工作要点、工作总结、典型经验、重头稿件、人代会报告等,他都会亲自动笔,认真撰写,反复修改,送到我手上,基本都已成型。道广的服务意识强,对待人大机关离退休老干部和人大代表总是以礼相待,尊敬有加,细心周到,热情服务。在这三年中,我们的服务“三会”工作深入细致,质量不断提高;我们的《旬阳人大网》《重阳报》《旬阳人大》会刊,越办越好,影响力不断扩大;我们的对外宣传有声有色,连年被评为省市先进;我们的机关管理井然有序,文化生活十分活跃,人大机关篮球队全县有名。
道广善解人意,时刻想到为领导分忧,为单位分忧。遇到重要任务和重大接待,他总是以身作则,扑在一线,带头苦干,尽量腾出领导的精力和时间去谋全局管大事。遇到加班加点,他总是率先垂范,走在前干在前,多少个双休日,多少个夜晚,我都看到他不是在办公桌前伏案疾书,就是在日光灯下起草文件。在人大机关篮球队的比赛场上,在人大机关志愿者服务队里,在人大干部讲堂的讲台前,在人大办所联村的贫困户家中,我时常看到道广或生龙活虎或温文尔雅的熟悉身影。每当我批评了同志,或者干部职工有了思想情绪,他总会在私下里沟通交流,化解矛盾,理顺情绪,将各种问题消化在萌芽之中。曾经有段时间,我心情不好,身体不适,道广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利用假日带着妻子和孩子,邀请我和妻子外出散心,我们两家五口乘坐一车沿着旬河而上,翻越秦岭,夜宿宁陕,途经石泉、汉阴、安康,在旬阳汉江大桥头的农家乐里请我吃饭,现在回想起来好像就在昨天。
道广离开人大办后,先是在吕河镇担任人大主席,由于工作出色,不久转任关口镇镇长。在这期间,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人大人,一如既往热爱人大工作,关心人大工作,支持人大工作。凡是人大机关干部职工走到关口,他总会热情相待,就连家属去了,他也当做亲人。他还经常回到人大机关来,看望同事,交流思想,汇报工作。每次见到道广,我都倍感亲切,好像是自己的亲兄弟回来了。每当听到道广的成长和进步,我都会高兴好一阵子,好像是自己有了喜事。那晚听到道广离去的噩耗,我惊呆了,悲痛万分,以致于四五天来心情郁闷,苦不堪言。今天坐在电脑桌前,写出上面这些文字,一则让苦闷的心绪得到释放;二则寄托对道广无尽的哀思;三则感慨人生无常,告慰世人活在当下,珍惜生命,拥抱生活,在有限的人生道路上留下美好的人生足迹。
(写于2020年11月8日,文中图片为来旭阳摄影)
作者简介
赵攀强,陕西省旬阳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在全国各类报纸副刊和文学期刊发表文学作品五百余篇百余万字。曾出版《旬河浪花》《汉水情思》《秦巴放歌》《太极城絮语》《留住乡愁》等五部作品集。散文《在那大山深处》《又闻水笑声》《母亲的升子》《母亲的茶饭》多次入选初中语文考试卷和课辅教材。散文集《留住乡愁》荣获“首届丝路散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