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一帖---《魏公先庙碑》
《魏公先庙碑》整拓
《魏公先庙碑》释文拼合示意
《魏公先庙碑》,又称《魏公謩先庙碑》、《相国魏謩先庙碑》、《魏氏先庙碑》,是唐代名臣魏征的五世孙魏謩重修家庙时所立。由崔玙撰文,柳公权书丹并篆额。唐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十一月立。三十六行,每行六十字。
魏謩,唐文宗大和七年(833)登进士第,宣宗大中五年(851)备位宰相,十二年去世,“绰有祖风”,以敢于直谏闻名。魏徵唐贞观初立家庙于长安城昌乐里,及魏谟拜相,翻修家庙,立碑为记,特请德高望重的柳公权书丹。
《魏公先庙碑》是柳公权七十五岁作品,可谓人书俱老,复归平淡,尽显庄重之气。与书史艳称的《玄秘塔》(六十四岁书)、《神策军》(六十六岁书)的中宫紧凑、四周开张的结字有明显的区别。用笔轻灵活脱,稳中寓奇,其钩法、捺法、笔画的粗细已不刻意采取强烈的夸张对比,完全以意为之,轻松自如,臻于化境。此碑近世虽昙花一现,偶然出土又黯然销匿,但对于丰富柳体书法内涵却意义非常重大。
清朝中期拓本局部1
清朝中期拓本局部2
清朝中期拓本局部3
清朝中期拓本局部4
清朝中期拓本局部5
此碑至晚于宋代便已轶失,宋代《金石录》、《宝刻丛编》录有此碑,此后不见于著录。雍正十二年 (公元 1734年)陕西布政使杨馝在布政使司署重立半陷土中的唐颜真卿书《郭氏家庙碑》, 掘土得之 ,石裂为五 ,四片可序次其文 ,一石十行 ,文不相续。嘉道间 ( 公元1796年- 1850年)又得二石。一九四七年三月,陕西省民政厅(即前清布政使)仪门房屋拆除,颜真卿书《马璘残碑》、清雍正十二年杨馝《复置颜柳碑记》、清光绪十七年陶模《陕西藩署増置颜柳碑记》等六碑运至西安碑林安放(参路远《西安碑林史》,第四四五页),独独不见柳公权《魏公先庙碑》踪影。不知何故,《魏公先庙碑》民国年间竟然神秘地失踪了。
《魏公先庙碑》拓本传世极为稀少。初拓本仅五石,藏于故宫博物院。首行“判户部事”之“判”字基本完好,后“判”字左上起笔两点以及立刀旁左短竖不存,右侧竖钩几乎仅剩下钩画。三十行(在左上石)“右补阙”之“右”字撇笔光滑完好,后小损。二十七行“权倖恶忌”之“恶”亚部左上短横未泐,后小损。光绪十七年陶模又获二石,成“七石本”。清末民初,右下角小石又佚,成“六石本”。北京图书馆藏有乾嘉年间的整幅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