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卞说说——一篇课文的生态关键(5)
孩子们其实很认真。早读时,老师在的话,咿咿呀呀,书声朗朗。
到了用试卷检查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诗句、段落时,全部忘得一干二净。
他们又变得不认真了。
也许,语文课,孩子们只是读到,没有关注到读懂,这是一种习惯。
要关注读懂的内容,不是考试中的要点,而是教材有意思的言语形式。这也是一种习惯,且漫长的习惯过程。
斯认为,学好教材中的言语形式,是最基础的读懂。
从生态角度看,落叶——覆盖——腐烂——营养——新叶——落叶。这里的生态关键就在于这种平衡的反复形式。课文——学语文——课文,语文学习的关键也应是在回归课文的平衡之中。
反复地读,回归课文的语言形式,是生态中的关键。
一、关注统编教材中课文语言表达的变化(改编)
原1: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原2: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地流向河流,河流潺潺地流向大海,大海哗啦啦地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现1:
风,是大自然的音乐家(。)他会在森林里演奏他的手风琴。当他翻动树叶,树叶便像歌手一样,唱出各种不同的歌曲。
现2:
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唱着歌:小溪淙淙,流向河流;河流潺潺,流向大海;大海哗哗,汹涌澎湃。从一首轻快的山中小曲,唱到波澜壮阔的海洋大合唱。
从例1到现1的表达变化来看,编者指向言语形式的意图更加突出。虽然是一个标点,但是从全篇围绕关键句表达的特点变得更加鲜明,全文段落的节奏更加统一,有利于三年级孩子言语意识的唤醒。朗读一直都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有节奏的语言有利于孩子的言语意识渗透,内化汉语言美的意识。
从例2到现2的表达变化来看,语言形式层次更加丰富,节奏更加鲜明,适合儿童诵读,有利于三年级儿童的朗读兴趣、积累兴趣的发展和落实。层级不同的逻辑思维渗透,是统编教材中言语形式的重要组成,但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4个字、分号、逐级提升,这些言语形式让小学生学习语言的形式活泼化、形式化,易于小学生兴趣产生。
编者改编的意图非常明显,我们的文本解读与学习设计一定要有所关注。
但这些都是不可见的内在言语思维逻辑,恰恰又是最需要关注却容易忘记关注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可以在统编教材中寻找具有逻辑结构的言语形式,对言语思维的影响是最重要的内容,值得关注。
二、关注统编教材中课文语言形式的特点
例1:
统编教材三上册,P90
例2:
读不完的大书“浮云飞鸟、走兽昆虫、花草树木、世界万物、叽叽喳喳、蹦蹦跳跳、蚂蚁搬家、井然有序、勇敢忠贞、暑寒荣枯、雨后春笋、高大挺拔、超凡脱俗……”
例3:
统编教材三上册,P96
例4:
统编教材三上册,P95,12-16段。
细读统编教材编排的课文,节奏明朗,形式有趣,利于儿童诵读积累。
尤其重要的是,课文的语言形式特点对儿童语言思维的影响非常重要。
编者的意图非常明显,课文语言形式明确地指向了三年级孩子的言语意识唤起。
作为一线老师,应看到的是选择的课文和改动的变化,改成了有利于儿童对语言的感悟,有利于对孩子语言美的熏陶的形式。
这种特殊结构的言语形式,一定要带孩子们读懂。
归类和寻找统编教材课文言语形式,是文本解读的关键步骤,表达了什么反而成为次要内容,学生关注了这样的形式,感受到了这种形式的美,形成语言美的积累,才是真正的读懂。
三、关注统编教材中课文单元编排的意图
例1:
统编教材三上册单元课文(单元七)
例2:
统编教材三上册全册指向大自然的内容较多。
如:
第二单元4、5、6、7课,洒在孩子心上的是什么?即使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也有与自然的和谐;《搭船的鸟》、《金色的草地》、《我爱故乡的杨梅》生活中有什么美呢?大自然是最美的。第六单元,祖国的壮丽河山,对自然的美融入了人的情感;《灰雀》中,人与自然的共处才是最高品质。
例3:词句段运用
(1)词:P11、P25、P62、P86、P100、P113(在最后单元编排分类梳理词语的意图)
(2)句:修辞的写法、分句的写法。
(3)段:围绕关键句来写;“得”的写法。
一篇课文和全册课文中的生态关系是和孩子学习语文共生的,指向自然的追求是围绕三年级孩子特定的生态,表达自然的语言形式和思维逻辑存在于特定的编排形式中。关注统编教材的编排特定,在每一篇课文中寻找落实孩子言语意识的生态关键,是语文老师解读教材的重要任务。
全册课文孩子读了又读,最后读到了什么,也许是内容,也许是品质,也许是表达,但需要积累的,一定是言语思维。
用课文中的方式来说来写,是读写转换中的关键。
反复地读,回归课文,是生态中的关键,恰巧,统编教材给了这种回归与平衡最好的帮助,语文老师值得关注,尤其是内含逻辑的课文言语形式。
希望,2021能继续持续关注一篇课文的生态!
召集国内外小学语文界草根研究者;汇聚小学语文课中运用思维导图的观点、策略、成果;优化小学语文教与学的方式;践行简约、快乐的“语用”课堂。
——小语思维导图
学在嵊州
教在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