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说红楼四侠之冯紫英:能文能武精于世故,王孙公子中的翘楚

咱们继续说红楼四侠,之前说了醉金刚倪二,今儿说冯紫英。

冯紫英是神武将军冯唐之子,与薛蟠、贾宝玉等都是王孙公子,几人常有来往,走得很近,因冯家与贾家等应是世交,属于同一个阵营。

脂砚斋既然将冯紫英归为红楼四侠之一,自然有他的道理。

冯紫英第一次出场,就做了一件好事,他为秦可卿推荐了名医张友士,这人是他幼时从学的先生,学问渊博,医理极深,能断人生死。

冯紫英见贾珍面有抑郁之色,得知是因秦可卿之病心理着急时,便推荐了住在自己家的张友士,且回到家就跟张先生说了此事,可见冯紫英是个热心肠的爽快义气之人。

后来张友士为秦可卿诊脉看病开方子,贾蓉看了方子,说他“高明的很”,就连秦可卿贴身服侍的婆子,都说他诊病如神,从张友士对秦可卿脉息的诊断可知,他的确是精通医理的。

冯紫英再出场时,就是在秦可卿出殡之时了。他代表冯家,也来送殡。虽然他推荐的名医最终未能挽救秦可卿性命,但这怪不得他,正如秦可卿对王熙凤说的,“治得病治不得命”,悬梁自缢是她注定的结局。

冯紫英是王孙公子,但他却不是薛蟠那样的纨绔子弟,他颇有胆量和侠义之名。薛蟠生日宴客一回,冯紫英又一次出场,对于他的出场,原文是这么说的“只见冯紫英一路说笑,已进来了。”脂砚斋这么批道:一派英气如在纸上,特为金闺润色也。

冯紫英一路说笑着来到薛蟠这里,而且来到后,就笑着和在座众人打招呼“好呀,也不出门了,在家里高乐罢。”这一连串的神情动作语言,将一个为人豪爽快意恩仇的英侠写的跃然纸上。

冯紫英可不只是豪爽义气,他一请便到,没有任何架子,谈笑自若,他还是个嫉恶如仇,有勇有谋的义侠。

席间众人见他面上有青伤,问是何故,是否又和人挥拳了。冯紫英便笑着说出一段故事: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我就记了再不怄气,如何又挥拳?这个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

由此可知,冯紫英是个好使拳棒的英侠,经常和人挥拳打斗,他能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可知他并非欺软怕硬之人,而应该是很有正义感的侠义之人。

最能表现冯紫英豪爽义气的情节,莫过于喝酒了。他因有要事要处理,得提前离席,于是便命拿大杯来,自己要喝两大杯。脂砚斋忍不住多次评到:写豪爽人如此。

众人听说他要走,于是薛蟠执壶,宝玉把盏,给他斟了两大海,“那冯紫英站着,一气而尽。”脂砚斋先后两次批道:令人快活煞。爽快人如此,令人羡煞。

写到这儿,想起了王维的一首诗: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冯紫英人如其名,他的豪气爽快,令人忍不住竖大拇指,真英豪也。

而且这一个桥段有一个细节,但凡冯紫英说话,基本都是“笑道”,可以说将一个豪爽义气之人写得栩栩如生。冯紫英可不只豪爽,也是个精于人情世故的,或者我们可以说,能混迹于上流社会各种场合的王孙公子,在人情上自然也是个练达的。

冯紫英在薛蟠这里喝了酒,之后就自己做东,请众人去他府上小聚,而且客人来了,下人报给他之后,他是亲自出来迎接进去,可见他的礼节与义气,他既有大家公子的礼,也有江湖人士的义。

如果上一回,冯紫英自报的暴打仇都尉的儿子,去铁网山打围的经历,让我们见识了他精武的一面,那么这一回,宝玉提议玩的酒令,则让我们看到了冯紫英擅文的一面。他的那一番女儿的悲愁喜乐的酒令,也着实精彩。

能文能武,精于世故,有勇有谋,英侠豪气,这样的人物,在王孙公子中,即便是算上贾宝玉,柳湘莲等人,应该都是非常出挑的了吧?说是个中翘楚也不为过。

原文来看,冯紫英的父亲应该已退居幕后了,日常的迎来送往,出入各王公侯府,应该都是冯紫英亲力亲为了,前文说的为秦可卿送殡如是,后文提到的贾母清虚观打醮送礼亦如是。

贾母去清虚观打醮,本没打算惊动众人,但冯紫英家听见贾府在庙里打醮,便“连忙预备了猪羊、香烛、茶银之类的东西送礼。”正因为冯家的带头,之后其他远亲近友、世家相与都来送礼。

想来,冯家的这礼,应该也是冯紫英准备的。贾府去清虚观打醮,说是不惊动众人,但一个公府全府女眷出动这样的大事,自然如新闻一般很快会传遍大街小巷,以冯紫英的豪爽和为人,他自然要有一份礼送上的,既是为他与宝玉的交情,更是为冯家与贾家的世交之谊。

冯紫英应该属于“老子英雄儿好汉”那一拨的,精于世故的他,想来很早便从父亲手中接棒,全权负责冯家对外的一切迎来送往,甚至处理重要的家务。小时的他,应该像贾兰一样,既学文又习武,所以长大后文武兼备。

更重要的是,他从父亲那里学得了为人处事的智慧,或者受教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名师的悉心教导,因而长大后的冯紫英,并没有纨绔子弟身上的那些恶劣习性,而是一个充满正义感,有侠义之气的英雄。

他听闻贾府孙媳有病,便毫不隐瞒地推荐了名医张友士;他满腔正义,嫉恶如仇,见不得仗势欺人之徒,所以常与人挥拳打斗,甚至打伤了权贵仇都尉的儿子;他为人爽快,与宝玉薛蟠等人饮酒谈笑,出口成章,大杯痛饮,毫无扭捏之态;他人情练达,听闻贾府庙里打醮,便第一时间安排人去送礼……

这样的冯紫英,完全配得上一个“侠”字。

作者:夕四少,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