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军辉:唤醒沉睡三千年文明奠基地——丰镐灵沼
献给即将消失的村落文化
商周交际之际,周文王讨伐崇国,迁都于“丰邑”(今西安市西郊沣河以西),武王伐纣,定都“镐京”(今西安市西郊沣河以东)。
【文王作丰,武王定镐】
【沣镐二京】
《史记·周本纪》:“既黜殷命,袭淮夷,归在丰作《周官》。”《左氏》:“至乎礼仪,先王之泽”。其“先王”、其“泽”,无疑所指周文王丰京南郊辟雍四面环水的辟池和西雍雍泽。
“辟雍者,天子之学”,乃西周贵族大学之地;“泽,泽宫也,所以择贤之宫也”。鉴言之,灵沼之辟雍、西雍、泽宫、是西周贵族大学的学府地方。王公贵族、诸侯子弟的礼、乐、习艺培养;兵器射、御、习武实训;书、数、至明受教的地方,也是周公构思设计周礼《周官》最理想的环境,同时,也是确立的法定礼制礼仪之地,尊事三老五更,飨功养老之地,朝觐诸侯,布政施政、祭祀天地、择士纳贤、决定战争、册封行赏、举行大典、不敢专也的礼制重地。灵沼辟雍又是《诗经》整理配乐,乐为载体,以乐颂礼,礼乐相颂,从而推广贯彻到四方诸侯最原始意识形态的舆论工具。可以说丰镐灵沼之泽是伟大政治家周公奠基了西周文化,成就了西周“成康盛世”;“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四十年刑具不用”;“耕者皆让畔,民俗皆让长",正所谓"周道四达,礼乐交通",《周礼》奠基的“理性”文化,成就和延续周王朝八百年江山。
【周文王灵台】
【灵沼,灵台,灵囿,沣河】
灵沼遗址三千多年遗留的原野遗迹,依然历历在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古老水系,灵沼大池(大沼)从南岗龙脉高地川流三水,分别注入灵沼中下游,其中两水注入辟池东南、西南而环绕着辟雍遗址——海子岛村,一水封闭西雍边畔自大池向北,在中游形成“半月池”(坤池、今称小月湾),池水穿过“箭台皋”与东来辟池之水汇成宽300多米,长约600多米的雍泽池,泽池恰似神话传说中巨人脚印形状,水自赵王镇界东北角流入灵沼河。
【灵沼池遗迹】
【灵沼池遗残留的螺蛳壳】
雍泽池北岸凸出弯沿的池边道路,人称“殿台路”,路北二百多米开阔地毗连着落差十多米一大片高台厚土的文王庙遗址,面积在二三十亩,上面荆棘纵生,残垣断壁,瓦砾满岗。“殿台路”,因原来高高在上的周文王宗庙大殿而名,如今你站在遗遗址上瞰俯灵沼遗址,第六感觉会悠然昔日丰京宗庙,以其高而尊,以其大而美,以其明而贵的气势。水北而阳的大殿和历代周王宫庙建筑、庙宇大室毁于清毅皇初,1862年战火。据《户县志》一九八七年版46、47页“光绪壬辰新测量重镌户县全域图”;民国二十二年“户县疆域全图”,均标有灵沼河、文王庙,其地标与今遗址吻合无误。有人诟病灵沼缺乏出土文物佐证,其实灵沼的水系,自然地貌能侥幸三千年保存下来,就是价值不菲的地理地面特殊“文物”,基本呈现了原始灵沼大池、辟雍、辟池、西雍雍泽池的原貌。灵沼的低水位,决定了很难有文物深埋地下。
【文王庙遗址】
【文王庙遗址出土的周朝陶瓦】
相对西周王朝老巢——岐周,周塬地方先后出土了很多有研究价值的青铜器,所以陕西最先把周文化旅游开发放在了宝鸡。作为周人诸侯国的奋斗史,能替代西安丰镐西周王朝史吗?这是需要直面回答的问题。只要审慎专家破解的青铜器铭文内容,就会发现所铭鎸的很多事件绝非发生在文物出土地。西周晚期丰镐已成为西北犬戎虎视眈眈的危险之都,在丰镐王室任职的许多贵族后裔,把宗室留存的重要传世宝器,埋藏祖籍居住的厚土周塬,则相对比较安全,不可否认,西周王室与祖地周塬仍有千丝万缕甚至不可替代的关联,这就使周塬成为丰富的地下“档案库”和“档案馆”。“麦方尊”、“伯唐父鼎”、“井鼎”、“遹簋”、“静簋”、等二十多青铜器都涉及自镐到“蒡”京(旧音读旁京或房京)的事件记载。
【蒡京】
【蒡京】
二十一世纪以前,“蒡京”的地理位置困扰了学术界大佬多年,分歧多达八说,有“镐京说”、“丰京说”、“蒲坂说”、“范宫说”、“豳地说”、“岐周说”、“镐京附近说”、“'阿房宫附近说”。已逝大师郭沫若为代表力证“丰京说”,近年来被大多数学者认可。所谓“旁京”之争,称“京”之地,唯有“丰京”。那么,与“旁京”活动关联铭文:“辟雍”、“侯乘于舟”、“呼渔于大池”、“王渔于......”、“射......白狐于辟池”、“射于大池”、“学射宫”、“湿宫”、“成宫”、“成大室”、“康宫”、“康庙”、“穆大室”、“大庙”又该在什么地方?可惜,泰斗级大佬们忽视了周文王所建丰京三灵,灵台、灵囿、灵沼功能背后的对应关系。
在灵沼辟雍、雍泽北岸,雄踞巍峨的宗庙大殿,大庙背后,“三昭三穆”的历代周王庙宇,才是辟池、大池涉猎、大典择士、祭祀先祖,诏告先祖,赏赐册封活动的必然联系。才是历代周王不坐御撵不骑马,自镐步丰的真谛所在。镐京到灵沼约十公里不足半日路程,丰与镐虽有两京之称一河之隔,各自功能不同,互补并存,丰京辟雍即是镐京辟雍,一个体制的整体不能割裂,所以灵沼遗址的准确称谓应该是“丰镐灵沼遗址”。
据统计,青铜器铭文称“丰”和“旁京”约有三十五六之多,这是不同地域的诸侯朝臣和贵族对丰京不同的习惯称谓;如“镐京”、“镐”、“宗周”是对镐京的不同称谓;“成周”、“新邑”、“洛邑”是对“成周”不同称谓。有些能看到历史成因,有些则看不到,但多种称谓指向一地,在历史上则屡见不鲜。史称镐京为“宗周”,但标志性“宗庙”却在丰京灵沼;《诗经》:“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镐京有辟雍吗?青铜器铭文和历史文献是否定的,所以,"宗周"、"镐京辟雍"是历史背景政治意义的崇高定位。
【灵沼街道】
【灵沼遗址】
丰镐灵沼遗址在丰京南近郊,其地理地望、地形地貌、大池、辟池、西雍雍泽、灵沼河以及水系遗迹依然存在,2017年5年月被陕西省水利厅认定为“灵沼水文化”遗址。是时空跨越三千年与灵沼地名符号的必然契合,灵沼地面的人们与西周文化息息相关的非遗故事传说多达上百篇。坐拥灵沼遗址范围的户县董村、赵王镇,长安海子、回鹤庄四村,曾遗存明、清代城门匾额:“灵沼真镜”、“灵衢嘉域”、“望古歧遠”、“灵沼聖地”、“灵沼故址”、“鹤鸣九皋”。其历史文脉对遗址的明确,对非唯物主义的学术观点具有排它性和不可逾越的逻辑。从先秦、汉、唐、宋、元、明、清、民国、到新中国,“灵沼"是历代从未间断的热词,收集整理描写灵沼和比拟“灵沼”的辞赋诗词,不完全统计多达二百多首;历史文献辑录、文献注疏、有关灵沼辟雍西雍等解读多不胜数;一千多年封建社会《四书·五经》;现代中国园林设计;历史教科书;灵沼之篇从未缺失,历史文献、金文鉴证了“王在灵沼”的足迹贯穿了整个西周王朝初、中、晚期。
文王阁
灵沼不仅仅是中国最早的皇家园林,历史文献、青铜器铭文对丰京灵沼的辟雍、辟池、大池、宗庙活动的大量记述,反映出镐京虽是周王朝理政中心,却折射出丰京的政治地位,宗教礼制地位远高于镐京。西周丰镐是第一个称“京”、称“都”的王朝,第一个从国家体制的意义上制定《周礼》法典,奠基了中华民族高度文化认同,礼仪文化认同,民俗信仰认同的王朝。西周王朝是中华民族产生“中国”概念,从而创造了民族大一统的“中国”符号;西周王朝承续了"上古农耕文明”,周人顽强的生存智慧,孕育了中华民族义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西周王朝的丰镐灵沼是法制原典,礼仪文明策源的地方,堪称人类第一次理性地摒弃暴政文化,制定推行良政文化,善化文化,孝悌文化的始端。西周文化奠基了“中国礼仪之邦”的文明符号;西周文化奠基了“礼仪、礼节、礼貌、”平等关系上下关系和谐相处的行为仪表符号;周文化“仁、义、礼、智、信”奠定了人与人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和意识形态永恒价值观。
目前,仍有一些学者倡导周塬有灵沼,镐京有灵沼,视乎大有河南曹操墓之争的翻版,这对丰镐遗址西安缺失的周文化旅游开发干扰极大。确立丰镐灵沼遗址的历史地位,需要学术上的去伪存真,“周塬灵沼”休也!“镐京灵沼”休也!坚定不移地贯彻:“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是科学务实的底气。
灵沼是丰镐遗址不可缺失的周文化原典表现平台;周文化宗教祭祀表现平台;周文化礼制礼乐、射御、书数教育表现平台;册封、选贤择士表现平台;礼仪文化展示平台,是展现活化历史文献记载、铜器铭文、非遗文化的多维度水生态主题,是水资源西安战略筹划与历史先天水文化的相融,是打造历史真实,弥补缺失,传承经典,创意价值,弘扬未来的中华文脉和文化之魂工程,朝代更迭一代又一代,唯独文化传承始终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剪不断的脉络,多民族抱团的法宝。
【周公采邑】
【王在灵沼】
文王《易经》“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其大地般厚实,君子应具备承载大海、江河、深谷、高山,的品德与胸怀。把自然与人融融成大智若愚的哲理,诠释了“海纳百川”,“上善若水”,多元包容的人类生存理念与禽兽森林法则的决裂。以丰镐灵沼遗址具备人类最早的良政善化基地,创建创意“世界命运共同体”普世价值观文化战略交流平台,助推西安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更是中国未来必然扮演全球角色文化软实力的不可或缺。基于以上独具条件,灵沼遗址深厚的周文化底蕴,建议进入勘探程序完善资料,申报国家级遗址公园项目,国家级文明起源瞻仰圣地。唤醒沉睡三千年文明奠基地——丰镐灵沼,要呐喊!要自信!要格局!
杨军辉书文于2021年10月
作者简介:杨军辉,男,汉族,1950年12月22日出生,西安户县赵王镇人,笔名丰铃。长安《国学文化》传习成员,参与长安灵沼申遗资料编撰,发表过《周三灵开发建设思考与建议》,《周三灵之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