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万紫:《海南龙舞》
龙是一种传说中的灵异神物,亦乃万兽之首。它集力量与美丽,强大和智慧与一体。 在中国,龙简直无所不在。
那么舞龙的起源是什么呢?据说在很早以前,东海龙王得了病,腰酸心里疼,浑身还发痒,特别难受。请遍了龙宫里的龙医,结果谁也没有给它把病治好。这怎么办呢?疼得他吃不下,睡不着,来回打滚儿。这时候龙母给他出了个主意,叫他去民间找个医生看看。
龙王觉着在理,就摇身一变,变成一个白发老头,钻出海面。他来到一个村庄, 看见前头有个药铺,就进去了。药铺里有个先生,他向先生问了声安,要去对先生说明病情。先生请他伸出手来诊脉,可是一摸他的手,先生大吃一惊,他的脉搏跟人的脉搏不一样。先生就知道他不是个人,就对他说:“你叫我给你治病可以,你得说实话, 我一摸你的脉就知道你不是个凡人,要想把病治好,说了实话我才能下药。”
龙王一听,暗想:这医生还是挺高明,一摸就知道我不是凡人。他觉得先生很忠实, 就对他说了实话。先生听后,就说:“想把病治好,得还了原形,那样我才能给你医治。”龙王没办法,又变成了一条大龙。药铺里地方狭小,不方便。他就对先生说:“我把你带到海边上吧,那里很方便。”
到了海边,先生下来轻摸龙王的鳞片,摸到中间时,发现有块鳞片翻倒了。掰开一看,里面藏着一只大蜈蚣。先生取出蜈蚣,在蜈蚣咬破的地方放了点药说:“好了,回去养几天吧。”
龙王回到宫里,不几天病就好了。他想这应该感谢那个民间医生, 就带了些龙宫里的稀奇宝贝送给了先生,还对他说:“感谢你给我治好了病,你有什么要求就说吧, 我都满足你。”先生说:“我没有别的要求,听说你是管水的,俺们这儿年年发大水,求你以后少发点水就行了。”龙王连声答应:“这个没问题。往后每逢过年, 你就照我的模样做一条大龙,拿到街上叫人们耍一耍,显示显示我的形象,我就不叫发大水了,让你们都过上好日子。”先生一听,高兴地答应下来。
就这样,每逢过年,人们都要做些大龙,敲着鼓,打着锣,高高兴兴到街上去舞龙。龙一舞起来就热闹非凡,仿佛气吞山河、夹风带雨、雷鸣滚滚,当然也能兴云降雨。所以,舞龙就世世代代流传了下来。曾几何,中国人舞龙,舞着,舞着, 就舞到了中国的最南端——海南岛。海南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舞龙的,已经没有资料可以明确地考证了,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海南人的舞龙和 “公期”有很大的关联,无论什么地方,每到公期必定会舞龙。公期时人海如潮,舞龙表演活动场面十分壮观,这种现象持续大约也有上千年的历史。
“公期”是海南的一种地方文化习俗,是一种年度的区域性祭神活动,时间一般在农历正月上旬至三月中旬。不过全年都可能有公期,每个地方的公期日子不一,但是每个地方一年一次的日期是确定的。也有很多地方称海南吃公期叫“闹军坡”。公期是海南人心目中的大事,甚至比春节来得隆重热闹。海南公期习俗包容性很大,无论你跟主人有无关系,只要上门,主人便会笑脸相迎热情招待。“来的就是亲戚”——这就是海南公期文化的精髓。公期香火缭绕,锣鼓声声,有专人抬着“公祖”游村,挨家挨户敬香祈福,有些则伴着舞龙舞狮的表演。
龙舞活动,更加助长这种气氛。除了公期,婆期,除了过年过节等大型的传统节日,海南舞龙也常常出现在新闻发布会、产品推介会、开业仪式、剪彩仪式、大型晚会、喜庆迎宾、奠基典礼、开幕式、揭幕式、年会、招商会、路演、晚会和展览展示会上,所以舞龙有商业化、多元化和大众化的特点。海口的楼盘开盘、开业店庆,一般都会有舞龙表演,龙舞助兴,寓意生意兴旺,财源广进。在鼓号齐鸣中龙飞狮舞,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市民追随观看,也旺了人气。龙舞活动作为一种独特的民俗,在海南经过近千年历代艺人的不断传承和创新,如今日臻完美而充满魅力。
龙文坊是海口历史最悠久的街坊之一,两条小巷分别向东西方向拐弯,因其状似两条龙须,被认为是龙的家乡。龙文坊的舞龙活动得到民众的认可,从清代开始,龙文坊的龙队组织逐渐形成。每年春节前后,当年的庙会首家(轮流担任)会邀集村中有名望的商家和热心乡村公益事业的乡绅、父老,商议出龙、装军等活动,舞龙队伍由几名舞龙头的骨干和村中二十多位中青年组成,重大活动或庆典时人手不够,就到邻近村庄邀请人马支援。
正月十一是龙文坊的公期,这也是村里最隆重的节日,亲戚朋友们都回村里聚餐祭拜庙堂,而神奇的“行符” 方式也在这一天举行。“行符”就是人们舞着龙,抬着“公祖”到家家户户去,把美好和祝福带到家家户户,是海口很隆重的民俗。每当舞龙队伍或公祖被抬到各家门口时,这家人早就在门口摆设香烛,祭品等物品,亲戚们列队祭拜,并排着队往龙身或祖公底下穿过,这种形式,海南方言叫“穿屁股”。据说“穿屁股”能镇灾辟邪,保佑平安,送福送禄,添丁添财,海南人也乐此不疲,更是小孩子的“最爱”。
举行“行符”仪式的那天早上,舞龙队先把龙从庙里请出来,然后装龙——给龙做一些清洗,然后穿上龙服。如果是新龙,还要给他开眼,就是我们常说的“画龙点睛”。开眼需要“三爹公”来主持。“三爹公”是海南方言,类似内陆的道士,他们把龙引到大海里祭拜海龙王,然后才上岸开始舞动。只有通过画龙点睛和祭拜后,这时的龙才是具有灵性的,有了生命力的。当长者做完一系列的祭祀仪式后,把装好的龙正式交给舞龙队的人,于是神奇的“行符”仪式就正式开始了。
龙,一路舞着,高高兴兴地一家一户挨个舞过去,从早到晚,一般要舞到晚上十点,才能把所有龙文坊的民居一户户舞完。因为体力问题,舞龙头的人要更换好几个,舞龙身和龙尾的人,也不断地轮换。各位公祖和婆祖坐在鸾轿上,被推到各家各户的时候,人们逐个拜祭。舞龙舞到事主家,就会送去平安,送去福禄,也送去长寿。到达户主门口的时候,龙先是扣三个头,然后接受户主的拜祭。户主拜完后,龙也“有情有礼”再扣三个头才离去。有时户主会事先准备好香烟、红包、青菜,从二楼垂挂下来,让龙去采青。有时还会逗龙,故意不让其容易采到青,好事多磨,逗来逗去,最后才如愿以偿,增添了舞龙的情趣和观赏性。有时舞龙头的人采青采来采去,采不到,就干脆用龙口接着,用手从龙嘴往外面拉,或用剪刀剪掉,最终就采到青了,于是观众一片喝彩。
龙舞技艺在海口龙文坊能传承下来,主要是本村民众对它的热爱和喜好。这些年海口的城区面临着改造,很多地方都拆迁了,可是据该村的村民们说,哪怕有一天龙文坊也被拆迁了,我们的龙舞技艺也会传承下去的,因为我们的庙一定会再建设起来,只要关张庙在,人心就在。
舞龙运动由于具有活动民间性、组织的自发性、目的的娱乐性和动作的随意性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经过很多年的文化的洗礼和发展,形式种类繁多,风格、流派异彩纷呈。海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享有“东方夏威夷”的美称。我们相信,随着海南大发展大繁荣的时期的到来,海南的龙舞明天也会更加美好!
作者简介
曾万紫,女,中国作协会员,海南作协理事,海口作协副主席。祖籍文昌,生长在海口,现任教于海口四中。从小舞文弄墨,业余笔耕不辍,致力于海南本土文化的挖掘,笔端触及各地风俗人情,世态百生。曾经出版长篇小说、长篇励志书籍和散文随笔集等个人专著十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