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邑小镇,“阿细跳月”的发源地
可邑小镇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弥勒市西三镇,距弥勒市区21公里,海拔1930千米,森林覆盖率80%,属封闭的岩溶发育高山地貌区。可邑,是彝族阿细语的音译,意为吉祥之地的意思。阿细是彝族的一个支系,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弥勒市等地区,可邑小镇就是一个彝族阿细人聚居的村庄。
“阿细跳月”是彝族阿细人最具艺术神韵与民族精神的民间舞蹈,是中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经典。“阿细跳月”阿细语称“嘎斯比”,即“欢乐跳”的意思。1946年,西南联大部份师生到弥勒西山地区采风时,见阿细的“嘎斯比”多在月夜进行,故将其称为“阿细跳月”。“阿细跳月”流传于弥勒市西山一带阿细人聚居的村寨,可邑小镇是其发源地之一,后日渐辐射影响到云南的石林、泸西、陆良等地区。
“阿细跳月”与阿细人的历史一样亘古、久远。在阿细彝区流传着诸多关于跳月的美丽传说,有源于射日、狩猎、崇火敬火、劳动、爱情等说,它的萌生、发展和形成经历了上千年的历史进程。“阿细跳月”节奏明快,舞姿粗犷奔放。分为老人舞和青年舞,老人舞弹的是小三弦,舞步轻缓稳重。青年舞中男青年弹着大三弦,舞蹈热情奔放,是男女青年沟通感情、选择对象的自娱活动。自古以来,阿细山寨就流传着“活着不跳乐,白在世上活”,“大三弦一响,脚底板就痒”等谚语。新中国成立后,“阿细跳月”正式搬上文艺舞台。多次出省、进京演出。1954年,“阿细跳月”作为中国的优秀民间舞蹈,到波兰华沙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引起轰动。八十年代,“阿细跳月”乐曲被列为世界名曲之一。2008年“阿细跳月”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可邑小镇是弥勒阿细文化最具代表的古村落。可邑集喀斯特地貌风光、彝族文化、民俗风情于一体,是国家AAAA级景区,景区内有密枝仙境、虎啸山林、可邑古村、彝族博物馆等多个景点。先后荣获”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全国森林旅游示范村”、“民族团结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因为时间关系,我们只游了可邑古村。下面的图片有一部分是用华为的荣耀手机拍的。
密支山中的可邑小镇。
可邑虽是一个古村落,但2013年可邑村被农业部作为1000个“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之一,已经被建设成了一个现代化的美丽乡村。
走进可邑小镇,感觉就像走进公园一样。
可邑小镇作为4A旅游景区,旅游业也是他们的一大支柱产业,村里许多阿细人都开有商店、餐馆、民宿等。左边的招牌是“阿细家里”民宿广告。右边墙上贴着“景区WIFI全覆盖”的牌子。
壁画是可邑小镇的一大特色。我发现,我国许多少数民族村寨都喜欢壁画,我在吉林延边一个朝鲜族村庄和贵州威宁一个彝族村庄都看到类似的大型壁画。
(以上部分文字资料来自网络)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