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理人欲辨

辜鸿铭曾讲了一个《随园诗话》的袁枚讲过的故事:“昔方望溪(有清桐城派古文家方苞)先生有弟子某,年逾商瞿(超过四十岁),戚戚然以无子为虑。先生曰:汝能学禽兽,则有子矣。先生素方严,忽作谩语,其人愕然问故。先生曰: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此处有人欲而无天理。今人年过四十,便有为祖宗绵血气意,将天理搀入人欲中,不特欲心不炽,难以成胎。而且以人夺天,遂为造物所忌。子不见牛羊豕乎,其交也,如养由基之射,一发一中,百发百中,是何故哉?盖禽兽无生子之心,为阴阳之所鼓荡,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遂生乎其所不得不生。”于是,辜鸿铭评论道:“余谓此无关乎天理人欲也,斯即《中庸》所谓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其为物不贰。不贰则诚,诚则有功。吾人当求学时,不可存有国家之念,犹如人欲生子不可存有祖宗之心。董仲舒曰: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余曰:正其谊不谋其利,则可生子;明其道不计其功,则可以得真学问。”

男硬、女湿、要交,究竟是天理?是人欲?还是如辜氏所谓无关乎天理人欲?且看宋儒朱子怎么说:“人生都是天理,人欲却是后来没巴鼻生底。”什么叫“没巴鼻”?这是宋朝的白话,没来由的意思。朱子说:“有个天理,便有个人欲。盖缘这个天理须有个安顿处。才安顿得不恰好,便有人欲出来。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天理人欲,正当于其交界处理会,不是两个”;朱子举例:“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试用唯物辩证法说明一下:天理不外乎人情,因此,“人生都是天理”。天理是人之共性,人欲是人之个性,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所以,“天理人欲,不是两个”。人欲是天理没“安顿”好,便生出来了。

比方:潘金莲配武大郎,若配武二郎,便安顿好了!郎才女貌尽得天理。潘金莲偷西门庆,这是人欲。但“人欲中自有天理”,原因是沒安顿好,怪不得的!其情可恕。但杀夫之罪当诛,天理人欲,两失其正。

因此,人生的法门,在于安顿好。“一枝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就十分危险。

男硬女湿要交,真正是“行乎其所不得不行,止乎其所不得不止,遂生乎其所不得不生”,这分明是活泼泼的天理。可是,五四大师们攻击宋儒“存天理、灭人欲”,说是不准男硬女湿要交,完全是张冠李戴。于是,一帮知识青年,争取恋爱自由,反对包办婚姻,到处插队干革命,整出些《伤逝》来!殊不知,真正的宋儒,都是牡丹亭里的杜丽娘,“一生爱好是天然”,早将男女关系诗化了。

(以下删除186?个字,知乎上有全文。二十年前,网易鲁迅论坛首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