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脉法

​阴阳脉法

阅7744转1132016-01-22

分享保存

《伤寒论类编补遗师承课堂实录》上面说:

1、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脉有阴阳隐侧,以候表里虚实寒热错杂。复有五行经络,以候脏腑经络百骸。(斋主)
脉像反应了人体的阴阳状态,具有全息性,脉诊是求知体内疾病状态的一个重要辅助手段。
阴阳脉法,切脉以寸口为主,古时也有切人迎脉和跌阳脉的.古时也有切人迎脉和跌阳脉的.
寸口又称脉口、气口,位于腕后桡动脉搏动处。
分寸、关、尺三部。

图片的切脉部位,中指是关部,食指是寸部,无名指为尺部。
定位的时候以桡骨茎突(腕后高骨)处为关 ,桡骨茎突尺侧搏动处.
关之前(腕端)为寸,关之后(肘端)为尺。
《脉经》:“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最早的脉学著作,给明确指明了。
寸关尺就像人体的缩影,要根据人的高矮以及手的长短来定位寸关尺三部。
人矮的,手短的,下指寸关尺要紧缩,人高的,手长的,下指寸关尺要宽松。很小的小孩寸口短,只需一指定关位就行,不细分寸关尺。
又根据切脉时下指的力度分为浮取,中取,沉取。
用指轻轻搭上去皮肤,叫做浮取;
稍微用力去寻找脉像,叫中取。
用力按下去,达筋骨间,就叫沉取.
寸、关、尺三部的浮取,中取,沉取,三三而九,名为九候。
三部九候的脉象反映了人体表里寒热虚实的状况,都可以用阴阳而统之,故叫阴阳脉法。
既然是全息的,那么寸关尺各候身体的那些部位呢?
结合三焦分部,寸脉管辖上焦,包括头部,胸部,皮肤以及肩臂两手。
关脉管辖中焦,主心下和脐上这个部位,还有腰部。
尺脉管辖下焦,主小腹以下到脚部。
那一个部分出现了脉象异常,就是那个部位有病了。
《伤寒论类编补遗师承课堂实录》:凡病之所在,寸口,候在胸中;微出寸口,候在喉中;关上,候在脐旁;上关上,候在心下;微下关,候在少腹;尺中,候在气冲;下尺中,侯在胫足。脉出左,候在左;脉出右,候在右;脉两出,候在中央。各以其部处之。(斋主)
大家记住这个条文,脉象与解剖部位相应。
浮取为表(主太阳、少阴),中取为半表里(主少阳、厥阴),沉取为里(主阳明、太阴)。
三部九候就是一个立体的人体全息网。根据各部所主,我们也能知道所候脉象的指向。
接着简述一下各种脉象,先搞清楚正常的脉象,再说异常的。
正常的脉象是平和的,和缓有力,不快不慢,一息四-五至。
一息是指一呼一吸间的时间,也就是说一呼一吸间,脉跳四到五次为正常,
而正常情况下,人一分钟呼吸大致16次(16息),折合起来一分钟,正常的脉跳是60-80之间,不及为脉迟,过之为脉数。
这个是指成人的脉,儿童脉要比成人稍微快一点,不要认为是异常了。
这个是指成人的脉,儿童脉要比成人稍微快一点,不要认为是异常了。
越小的小孩,脉率越快.这是生理特点。
这个迟数衡量的准确与否,需要医者搭脉时气息平和,思想集中, 全神惯注的去体会,因此把脉时间不能短了,短了把不出来,古人说每次诊脉,必满“五十动”。
咱们实际诊脉,一般不止“五十动”,特别是初学者,经验不足的,一个“五十动”把不出来,就再把两至三个“五十动”,详细端详体会。
正常脉象,除了和缓有力,不快不慢外,还受气候影响表现出四季脉,所以大家要注意这个四季脉,不要把它认为异常了,春弦、夏洪、秋毛(浮)、冬石(沉),
这个四季脉出现在相应的季节及寸关尺三部整体都如此。
如果是某一部出现独立于其它部的脉象,或者是不对应季节的,那就是异常的了.这个正常脉象还要注意个体的差异情况。
凡诊脉,当视其人大小、长短及性气缓急。脉之迟速、大小、长短皆如其人形性者,则吉。反之者,则为逆也。脉三部大都欲等,只如小人、细人、妇人脉小软。小儿四、五岁,脉呼吸八至,细数者,吉。(脉经)
这脉经条文也说了,脉象和人的大小,高矮,以及脾气的缓急有一定关系,大人脉要比小孩长,同样手长的脉相对也比手短的长,脾气急的脉会稍数,脾气缓的脉会稍缓,脉如其人,都要考量到,相合就吉,不相合就逆(异常)。
《千金要方》云∶人大而脉细,人细而脉大,人乐而脉实,人苦而脉虚,性急而脉缓,性缓而脉躁,人壮而脉细,人羸而脉大,此皆为逆,逆则难治。反此为顺,顺则易治。凡妇人脉常欲濡弱于丈夫。小儿四、五岁者,脉自快疾,呼吸八至也。男左大为顺,女右大为顺。肥人脉沉,瘦人脉浮。孙思邈也说到这个.
正常的脉大致就这样,下面说异常的
这个异常脉比较多,我试着给总结一下,可能有失偏颇,遗漏之处,大家课后可以给补充一下,有不正之处也请指出。
异常脉象可分为整体脉和分部脉,先说整体的。
西晋王叔和所撰《脉经》上面记载了二十四种脉像,分别是:浮、芤、洪、滑、数、促、弦、紧、沉、伏、革、实、微、涩、细、软、弱、虚、散、缓、迟、结、代、动。
《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是后世的典范,
而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濒湖脉学》在《脉经》二十四脉的基础上增加了三种,分别是:长脉,短脉,牢脉。
恩师在给我们讲脉法的时候,给修正归整成一个表,我贴一下

大家仔细看一下表,恩师把这二十几种脉分为两类,分别是阳脉和阴脉。
依据是:诸脉,有太过与不及,太过为阳,不及为阴。(斋主)
阴阳,分之以为六。三阳者,太阳、少阳、阳明。三阴者,少阴、厥阴、太阴,是为三阴三阳。(斋主)

阳脉主三阳病,阴脉主三阴病,进而归纳出三阴三阳六纲的典型脉象。
太阳病脉浮,少阳脉弦或弦细,阳明脉沉实或洪大,少阴脉微细,或浮或沉,太阴脉沉虚或浮弱,厥阴脉弦短而迟或沉细而迟或革,此阴阳六病总脉。(斋主)
这二十几种脉的具体脉像所主,大家课后自己去详细看书及临床体会。这里只说一下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几种脉象。分别是:“浮,沉,迟,数,虚,实,紧,弦,洪,代”这几种。
1.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循榆荚,如水漂木,如捻葱叶。李时珍的描述是”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轻轻搭上去就能感觉得到,用力按一下又减弱。
脉浮在表,主太阳病。我们看看相关条文: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宋1)
脉浮,故知汗当解。(病不可灸证篇)
浮缓为太阳中风,浮紧为太阳伤寒,浮而有力为表之卫气盛,浮而无力,为表之营血亏虚。
2.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如绵裹砂,如石投水。用力按下去,就是沉脉,再用力按到骨头是伏脉.沉脉在里,主阳明及太阴病。沉而有力,兼滑数,为里有热证属阳明,或沉而弦紧有力,寒结而系阳明。沉而无力,兼细、微、弱、迟为里虚寒,证属太阴。
3.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脉跳一分钟50次左右。迟脉主寒,迟而有力是寒凝结实冷痛,迟而无力为虚寒,浮迟表寒,沉迟里寒。
4.数脉:脉往来薄疾,一息六至。脉跳一分钟100次左右。数脉主阳热,滑数、洪数为实热,细数为虚热,浮数为表热,沉数为里热。
5.虚脉:虚脉,迟大而软,按之无力,按起来脉幅宽大,软而无力,偏慢。虚脉为卫气营血亏损虚弱的表现,为三阴病脉象。
6.实脉:实脉,浮沉皆得,应指有力,
浮取和沉取都是顶手有力的。新病得这个脉一般是邪热盛,病久后得这个脉一般是结实气滞。
7.紧脉:紧脉来往有力,左右弹人手,如切绳状.切起来像一条绷紧的绳,紧而有力。
紧脉主痛证,寒凝不通而痛,浮紧为太阳伤寒,周身肌肉痛,沉紧见太阴腹痛。
8.弦脉:弦脉举之无有,按之如弓弦状。弦脉多为表里居中,主少阳病,寒热错杂,应该说是寒热往来.疟脉自弦.
弦数多热,弦迟多寒。弦大主虚,弦细拘急。阳弦头痛,阴弦腹痛。单弦饮癖,双弦寒痼。浮弦支饮外溢,沉弦悬饮内痛。恩师经常说这个弦脉,很常见,
弦脉和紧脉相类似,弦脉要比紧脉松一点,像弓弦一样,还有弹力。
9.洪脉:洪脉,极大而浮于指下,按之如满指波涛。洪脉是阳热盛的表现,代表病邪在旺盛的时期,如果洪而急数,病邪入里传变。
10.代脉:来数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代脉脉率正常,停顿有规律,为营血亏虚,阴阳之气不相续的表现。出现这个脉像要注意了,病情比较严重。
这个代脉注意和结脉区别,结脉的停顿是没有规律的。室性早搏属于代脉.
脉按之来缓,时一止复来者,名曰结。又脉来动而中止,更来小数,中有还者反动,名曰结,阴(当为“阳”)也;脉来动而中止,不能自还,因而复动者,名曰代,阴也,得此脉者必难治。(宋178)有规律的停顿是代,没有规律的是结。

就说这几个,下面简单说一下分部脉。
寸主射上焦,出头及皮毛竟手。关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脉经)
浮为在表,沉为在里。迟为多寒,数为病热。虚为不足,实为有余。弦为表里居中,当有错杂。(斋主)
阳者实热,阴者虚寒。其中者,为杂候。(斋主)
这些条文是脉法的纲领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导下,我们来看分部脉,简单说吧,要不不好消化。
A\先看寸脉,寸脉主上焦,同时寸也主表。寸部浮脉,更是太阳表证了。
寸口脉浮,中风,发热,头痛。(脉经)
寸口脉紧,苦头痛,骨肉疼,是伤寒。(脉经)
寸脉浮不一定是中风,要辨证看,只是代表了表证,风易侵蚀表嘛
寸脉浮缓才是中风,浮紧是伤寒,
寸口脉微弱,则上焦阳气亏虚,会有汗出,短气,胸闷等。
寸口脉滑数,则上焦有热,熏胸中,甚则雍满而结实.
寸口脉弦寒饮留上焦.
寸口脉缓则血痹虚劳,寸口脉芤则亡血,一般吐血衄血多见。
寸口脉迟而且弦紧,则上焦有寒,头痛耳鸣眩晕。
B\关脉:关脉浮而无力 则中焦腹满虚胀不欲食。
关脉紧,心下苦满腹痛,紧数为阳明结实,迟紧为太阴系阳明。
关脉滑数,为胃中有热,烦躁口渴,甚则胀满不通。
关脉沉伏则中焦虚寒水饮盛,腹泻拉肚胃肠胀满。
关脉实则胃中痛。关脉芤则膈腧伤故,大出血。
胃肠道大出血,关脉一定是芤的

关脉细,虚,中焦虚寒不足。
关脉动,则为痞结,证属厥阴。
如果动如豆,又硬又结实的,就要考虑是肿瘤结石类了。
恶性肿瘤还有个脉象就是“刀刃脉”,又细又尖,摸起来割手。
C\尺脉:尺脉浮,偏滑数,下焦风邪侵蚀,水热互结,泌尿系感染常见。
尺脉紧则脐下痛,紧数阳明,紧迟太阴。
尺脉缓弱,则下焦真阳不足,气化不利,水饮盛。
尺脉芤,尿血或崩漏下血。
尺脉沉,腰背痛,沉弦迟主寒,沉弦数则寒热夹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05保存分享
来自:勇敢的芯2  > 《脉学

举报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