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能成为我自己
一
面对读书写作,或者说面对成长,许多教师有这样或那样的焦虑。尤其是看到别人发表了多少文章、做了多少课题、读了多少书,乃至“名利双收”实现所谓的成功时,这种焦虑就加强、加剧了。其实大可不必。
一个人一个活法。他人的成功之道未必适合自己。只有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才是最有效的。
或许有教师问,我怎么知道何种成长方式是适合自己的呢?这个问题问得好!但我的回答或许要让提问的教师失望了:我也不知道。
我连适合自己的成长方式都不知道在哪里,长什么样,我怎么可以指导别人呢?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探讨。
二
我以为,能够在较为年轻的时候就寻找到适合自己成长方式的人是很少很少的。多数人是边成长、边寻找。对这种情况,上濒教育创始人兰海女士作了非常精辟的阐述,她说:“了解世界很重要,通过对世界的探索,你才能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才能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能让你的内心如此满足,如此喜悦。通向幸福的道路,需要以下3个条件:首先,你要知道自己的内心需求。其次,你要知道自己的天赋。再其次,你需要在内心需求和天赋之间搭一座桥,而你就在这座桥上奔跑,坚持不懈。”
说得多好啊,“在内心需求和天赋之间搭一座桥”,然后心无旁骛地“在这座桥上奔跑”。然而我们对自己的“内心需求”了解透彻了吗?我们对自己的天赋有自知之明吗?把好奇当作兴趣,把冲动当作天赋,把朦胧的梦想当作奋斗的目标,这样的例子恐怕不胜枚举。
皮尔·卡丹从小喜欢舞蹈,但他的父母却将他送到一家缝纫店当学徒。绝望的皮尔·卡丹甚至想结束自己的生命。他给“芭蕾音乐之父”布德里写了一封信,表达了自己的痛苦,并希望能成为布德里的学生,布德里在回信中没有直接答复他的问题,而是说了这样一番话:“人生在世,现实与理想总是有一定的距离。在理想与现实生活中,首先要选择生存。只有好好地活下来,才能让理想之星闪闪发光。一个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的人,是不配谈艺术的。”布德里的回信让皮尔·卡丹猛然省悟。后来,他努力学习缝纫技术。从23岁那年起,他在巴黎开始了自己的时装事业,最终建立了自己的公司和服装品牌。后来,在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皮尔·卡丹说,其实自己并不具备舞蹈演员的素质,当舞蹈演员只不过是少年轻狂的一个梦而已。
较为可怜的是另一种人,即到了晚年依然在“寻寻觅觅”,依然没有搭好那座“桥”。而没有那样一座“桥”,常常奔跑得很茫然。
坦率地说,我就属于后一种人。
三
由于几十年都在“寻寻觅觅”,因此我彷徨过,也痛苦过。我从内心里羡慕那些“术业有专攻”的成功人士。但年过花甲之后,我顿悟:没有出国留学,我不可能“学贯中西”;没有系统接受国学教育,我不可能“博古通今”;没有读硕读博,我不可能成为“高精尖人才”。然而奋斗之勇尚存,理想之光犹在,“寻寻觅觅”在某种意义上就成为必然。换言之,适合我的成长方式恰恰是(也只能是)“寻寻觅觅”。
因为“寻寻觅觅”,我学习了会计、中文、教育管理、货币金融四个专业,还曾经一度想参加全国“司考”(感觉做律师也很酷)。不亦快哉!
因为“寻寻觅觅”,我学过几天笛子、小提琴,画过几天国画,练过几天颜体毛笔字,自学过几天作曲……。拉二胡算是时间比较长的,没有老师,自娱自乐。二胡,伴我度过两年多的知青生涯。不亦快哉!
因为“寻寻觅觅”,我始终没有放弃“文学梦”,因为文学,又不可避免地爱上了历史,钻进“文史”的丛林,常常乐不知返。不亦快哉!
因为“寻寻觅觅”,在职业教育的田野里我更是不敢懈怠,辛勤耕耘,也小有收获。不亦快哉!
当然,我没有成为教育家,也没有成为文学家、史学家,但是,用教育的眼光看待文学和历史,自然就多了几分穿透力;反之,以文学、历史的素养从事教育,视野自然会开阔一些,目光自然会深邃一些。不亦快哉!
由此可见,,“寻寻觅觅”也并非一无是处。
总之,“寻寻觅觅”是个人经历使然,或曰命中注定。经历无法重头来过,命运不由自己支配,我所能做的就是珍惜当下,赋予生活意义,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写下内心的真实感受,不亦快哉!
2020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