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独特的剪纸艺术,浅析壮族的图腾文化
古代“百越人”是壮族的先祖,清代的史料笔记《广东新语》中记载:“越人祈子,必于花王父母,有祝词云,白花男,红花女,故婚夕亲戚皆往送花。” 花王,也叫花母、花婆、花婆神,是壮族的生育之神。广西的壮族、仫佬族、瑶族都有大同小异的神话传说,且都与花婆神有关。
壮族在婚仪和年俗都有祈子仪式的民俗,届时要剪花婆神,剪求子符,剪七子团圆等剪纸,祈子仪式活动中还要剪花楼、花枝、花轿等图案。广西中南、西南一带的壮族剪纸,有“出骑打猎”或“击鼓高歌”等为题材的剪纸,壮族剪纸形象简洁生动,多为形态各异的小红纸人,从中可以看出“花山崖壁画”的风格特征。
壮族的剪纸艺术与巫术紧密相连
巫是指一种原始的宗教信仰,巫术是指巫师作法所用的手段,这些手段发展成人类最早的文化形式。当时的人类对自己周围的种种自然现象无法理解,从而幻想自己拥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万物有灵”概念即是这种观念的产物。人们不仅认为世界上所有存在的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并且每类事物都还有一个统治神在驾驭它们。
例如自然界发生雷电下雨的现象解释不了就认为是有雷神在掌管、火有火神在掌管,生育有花婆神在掌管,等等。原始人群还相信自己是某一种动物或幻化物的后裔,并且认为它们就是自己这个氏族的守护神,因而有了图腾崇拜,从而形成了图腾文化。
壮族居于长江中下游的楚地,是古代百越中路越民族的后裔,优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楚人能够用最简单的农耕渔猎方式获得自己所需的衣食,所以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神的赐予。
自古以来,楚人尚巫,“信巫鬼,重淫祀”,各种禁忌、英雄传说、神话故事得以流传,祭祀鬼神的仪式及名目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得丰富多彩,他们传承的占卜以及祭祀方法形成了一整套具有地方特色的内容,这些也就产生了灿烂的巫术文化。
人们相信通过巫师剪制的图案,在仪式中使用对应的事达到预定的效应,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同时它们的使用也体现了壮族人民的本土信仰文化。剪纸图案作为巫的符号,是巫师仪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有其特殊的寓意和重要的作用。
巫师和剪纸民间艺人都是剪纸艺术家,剪制的剪纸图案不仅是巫术的符号,具有驱邪祭神的功能,它还是剪纸艺术家创造性劳动的产物,具有一定的审美性。
壮族剪纸艺术的颜色崇拜,以红色、绿色、白色最为经典
大自然本身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人类生活赋予了色彩太多的联想空间。壮族的巫术和民间剪纸艺术利用色彩来表达思想、宣泄感情、祛除恶魔、显示身份、传递信息、象征吉凶等。
作为族徽和保护神的图腾剪纸,各种色彩语言之间就有许多内在的联系,这种作用就跟原始的血崇拜、植物崇拜、灰崇拜联系起来。
血崇拜、植物崇拜、灰崇拜的色彩代言者是红色、绿色、白色。
壮族受其影响,认为血可避邪,红色可以代表红血,这就是红色剪纸的形象在壮族巫术中使用的原因。古时有记载,“血乃己身,溅之敌身,则己命亦附敌身,则当其不祥” ,其他少数民族也有不少以血吓鬼驱邪的例子,他们将血抽象为红色,认为红色具有避邪驱魔的功能。
再看剪纸艺术中的绿色,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对生命的生生不息的祈愿,是植物生命力最直接的表象,被认为是大自然的精华。红和绿就成了生命力的象征,人们把红色、绿色看成是动植物生命力的体现。绿色色彩象征植物的旺盛,在相信万物皆有灵的前提下,绿色是植物将生命力注入自身以及自己的族人的象征,它代表人类能够像植物那样长青不死。
白色既是纯洁的象征,同时也是死亡的象征。白色有一个由“灰”到“白”的驱邪功能的过程。万物一经火烧,便化成灰烬,给人一种死寂的感觉,但是灰色又有一种奇异的复活力,犹如火烧收割过的庄稼地,残留的庄稼叶化为灰烬,但第二年会使得庄稼的长势更好,灰色的驱邪作用犹如凤凰涅槃之意。
壮族剪纸艺术多用暖色、纯色,以红、黄、橙等暖色相组合的搭配,表达温暖、活跃、吉祥的意义;以蓝、绿等冷色组合,给人清爽、明朗、生命力的感觉。壮族各色剪纸色彩具有祈愿保护人们生命安全、驱邪祈佑、祈求各种神灵保佑等的作用。
壮族的剪纸艺术跟图腾崇拜密切相关,人们信仰图腾也就是希望图腾能够保佑自己,起到驱邪祈佑的作用。由此可见,壮族剪纸不仅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而且成为内容丰富、含义广泛的民俗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