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瓦新品|你相信谁?(1997年)


“旧瓦新品”系列包括了作者以往发表的和未发表的文章、习作等。品评数十年前写下的旧文不亦乐乎,而且今天读来更富有某种新的意境。在此与读者分享,欢迎反馈。


《社会》杂志,1997年02期,作者:孙嘉明,ISSN:1004-8804 中文核心期刊

交往与信任作为社会生活的要素之一,它表現在家庭、工作单位以及社会活动领域等多方面。在此,我们把一次较有权威的社会调查中涉及这方面的若干访谈资料和问卷调查的数据资料(参见:《观念代差--转型社会的背景(1991-1994)》),结合我们的社会学分析,作一番评论。

亲戚交往何以弱化?

亲戚交往一般是指除了家庭成员之外的同源血亲亲属或姻亲亲属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的对象之间相互关系比较明确。一般用称谓来指称。因此,交往的内容和手段往往受到既定关系的制约,即使相互不予互动,这种关系依然存在。这是亲戚交往区别于其他朋友交往的特点。

亲戚交往在不同的年龄段以及在城乡之间有看明显的区別。一般来说,儿童时期接触较多的除了家庭成员之外,就是亲戚。小孩子往往跟随大人、长辈走亲串门,特別是同龄亲戚之间,在孩童时期的相互交往和影响更甚。这种情况到了中学时期开始有了改变。因为这一时期的中学生已经形成自己的同伴团体,形成新的交往对象的圈子。而且交往的手段和内容往往比亲戚之间的串门走访更有吸引力。

由于在这一时期正是人生重要的阶段,人的自我意识已初步形成。他们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观念和行为方式。不愿意随大人们的安排来进行生活。于是与亲戚的交往则转而变成一年一度或几次的节日期间的拜见。这种交往至少在青少年眼里仅仅是一种形式而已。成年后人们成家立业,以往的同学关系,亲朋好友等大都因为家务琐事缠身而暂时中断联系,然而,在忙于营造小家庭的同时,忙里偷闲地与比较稳固的近亲亲属之间的交往仍在发展着。这时的亲戚圈,实际上大都是兄弟姐妹间或同龄的堂、表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而到了老年时期,亲戚交往则成了他们社会关系中的重要部分。他们的交往往往是共同回忆人生之路以及年少时的生活场景和感情,不啻也是人生的一大乐趣。

城市生活的人际次属关系性质,以及亲戚居住地相对分散的特点,决定了亲戚之间的交往的弱化;  而农村的人际首属关系的性质,以及亲戚朋友居住地的相对集中,则亲戚交往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内容。

从总体上看,亲戚交往的弱化,也正是社会交往开放度的一种表现。现代社会交往是不受任何血缘,地缘、业缘等关系制约的。从这层意义上去理解,亲属关系的相对弱化恰恰是一种现代性的体现。

首先想到的是谁?

在社会交往对象中最信任谁? 是一个很重要的测试指标。它往往折射出人们社交观的根本差异。比较不同年龄段的信任对象,将会留给我们一些意味深长的问号。

调查表明,人们在生活中或工作中遇到重大问题时,首先与要好朋友商量的人数最多,为36.00%; 其次是父母,为24.15%。对“上级领导”和”党组织”的选项,仅为2.65%和3.25%。对”老师”的选项更低,仅0.25%。

在调查中我们还可以发现,在生活和工作中遇到重大问题时,少年人首先同“父母”商量,青年人首先同“要好朋友”商量,中年人也首先同“要好朋友”商量,老年人则首先同“其他”(指配偶)商量。这里反映出青年人和中年人是相同的,而少年人和老年人相似的。青年人和中年人重视朋友,少年人和老年人依靠亲人。

王先生(24岁,职员)说,“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最信任的也是自己。也有几个自己信任的朋友,有时遇到问题也会找他们谈谈,但并不指望他们来解决困难。一切都得靠自己。”

张女士(56岁,图书管理员)在回答"当你生活中遇到困难时首先想到的是谁? 最信任谁?" 时说: “以前是老伴,不过他现在已经去世了,现在主要是和儿子商量。我有两个孩子,都已经成年了。也和好朋友商量。"

生活中遇到困难时,二、三十岁的青年人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最信任的也是自己,他们或者是出于自尊,或者是出于考验自己的能力,总是喜欢自己来处理所遇到的麻烦;  老年人比较多的想到老伴。当然,也会想到自己的孩子,因为孩子是他们的依靠;  中年人显然是从功利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谁最有利于困难的解决,就会想到谁,这是个最圆滑,也是最实在的回答;  未成家的青少年们,会想到的当然是他们的父母,想到他们能依靠的人。

如何看待对单位领导的信任度偏低? 

调査资料表明,人们对“上级领导"、"党组织"的选项偏低。对此,我们可以作一些介析。由于社会信任度与人们的交往互动有关,因此,我们可以从互动这一角度来看,社会互动理论告诉我们,人际关系之间的互动频率是受到交往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所制约的。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比较接近,容易展开频繁地互动;  双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相差较大,则不易建立频繁地互动。

因此,“上级领导"和"党组织”,都是作为一个具体的、有地位的、有权力的角色与职工或下属之间发生交往的,这种交显然是受到限制的。当然不能排除某些领导与某些下属之间的交往甚密,但这种交往可能是建立在曾经有过的那段“同事交往”基础上的。因此,交往频率不高,则不可能达到较高的倾心程度,也就不能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度。

“代间紧张"与"代际认同"

有一则案例是这样的:我家隔壁的一户人家,住着婆婆公公和儿子媳妇两代人。儿子刚结婚时,婆媳俩倒还相敬如宾,和和睦睦,日子过得不错。但时间一长,问题便发生了。媳妇是一家百货公司的业务员。由于工作关系平时非常忙,天天是早出晚归,家务事往往要搁到休息天,甚至两周一次才能做。婆婆干家务是很巴结的,她看不惯媳妇如此不顾家,里里外外也不收拾。因此,平时虽有些微词也就算了,不去提了,而且主动把许多家务揽过来自己干。有一天是星期天,婆婆见媳妇抱了一大堆衣服、床单出去,就向她干什么。她笑着说:  “来不及洗,又不好意思让你麻烦,拿到洗衣店去洗。花几个钱可图个省力。” 婆婆一听,当下就沉下脸来,说:  为什么要花这个冤枉钱呢!  莫名其妙,明明知道自己可以洗,为什么要浪费钱呢?  你不想洗就是了,犯不着用如此的借口。” 媳妇一听也来气了。于是两个人就吵起来了。吵来吵去就是为了洗衣服这件小事。可见,图省力和节约时间的新观念与勤劳节俭的传统观念在家里也会常常有些碰撞。这也就是“代沟"的一种表现吧。

社会生活中,特別是家庭生活中,存在代与代之间的关系及其互动,这是任何社会都存在的一种现象。代与代的互动而产生代与代之间的信任度问题,以及对代际差异的看法问题。一般情况下,生活中的代间互动主要体现在“家系代”内,也就是父、子、孙几代之间的互动。这种互动是日常生活中具体行为的相互作用,由于家庭血缘之间的亲情关系,因此,“家系代"成员之间的互动往往更多地体现为长辈与下輩之间的相互体贴和关怀,小辈对长辈的孝顺以及长辈对小辈的扶持。因此,二代人或三代人之间的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也就让这种亲情关系所掩盖。而事实上,生活中的代间差异是显然的。

抽样调查表明,年轻人比老年人更能感觉到代之间的观念不同。对调查中回答“每一代人的生活观念不同,不应过分苛求一律”的问题时,持“完全赞成”的态度的年轻人占53.80%,持“基本赞成”态度的年轻人占41.26%。

当问及“现在的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共同语言很少”时,青年人与老年人的看法不相上下。“完全赞成”青年人为14.90%,老年人为19.05%; “基本赞成”青年人为51.77%,而老年人为58.97%。

这种情况的产生,与整个社会转型过程中年轻人和老年人分别处于不同的亚文化圈有关系。这种亚文化圈是由他们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既得利益,以及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不同认同而造成的。于是处于不同亚文化圈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对话,要比处于同一亚文化圈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对话来得困难,共同语言少也就必然。

编辑/陆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