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访大觉寺桥

  □周思梅

  一访

  五月的一个傍晚,古玩行同道小陈和小王临时邀我和阿边,去附近水八仙基地的农家小酌。坐在农家的小院子里,听着此起彼落的虫鸣蛙声,我感慨仿佛时光倒流,回到了儿时。席间,谈到甪直(古称甫里)历史上的文化名人,从陆龟蒙、杨惠之、倪云林,到许自昌的梅花墅,陈继儒的梅花诗,白阳山人陈道复……

  小王说,陈道复故居就在附近的大姚村大觉寺桥边,那里环境幽静,犹如世外桃源。我一听喜出望外,顿时来了兴致,提议带上手电筒,立即夜访陈白阳,寻找九百多年前的大觉寺桥。

  晚上九点多,我们一行四人来到大觉寺桥边。夜色朦胧中,成片的竹林更显幽静。少有人走动的青砖小道,布满青苔,脚下有点滑。我和阿边跟着小王和小陈一步步小心行走。

  借着手电筒的光,看到大觉寺桥的西南侧立有一块石碑,上书:大觉寺桥。落款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江苏省人民政府,一九九五年四月十九日公布。大觉寺桥的桥面由五块略带拱势的长石条组成,中间三块较宽,两侧各有一块略高,组成沿口。沿口石侧面雕饰精美图案,东侧为二龙戏珠,西侧为宝珠、蝙蝠、仙人、天马等。梁头雕捧钵金刚力士,形象十分古朴。我查了查资料,这才确切知道,大觉寺桥始建于北宋庆历七年(1047),元至正十一年(1351)重建。梁式石桥,宽2.70米,长5.15米。面为武康石,基础为青石,其金刚墙以块石错缝垒叠而成。

  那天深夜,我们穿过竹林小道,走到小河对岸的村落。路灯下,望着这座被竹林覆盖成像山一样的土墩,想象着往昔的辉煌和繁华。

  二访

  第二天,雨后闷热,下午画到头昏眼花,于是一个人驱车再访大觉寺桥,去寻找陈白阳留下的气息……

  陈白阳即陈道复,初名淳,字道复,号白阳山人。明代苏州府长洲县大姚村人(今吴中区车坊大姚村),出生于成化二十年(1484)六月二十八日,卒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十月二十一日。祖父陈璚,官至南京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与王鏊、吴宽、沈周交往甚密;父亲陈钥,又与文徵明私交极厚,故陈白阳自小师从文徵明学书画。陈白阳是个天资聪颖的人,凡经学、诗词、书法无不通晓,画更是落笔不凡。他的传世作品《山茶水仙图》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秋葵图》藏于故宫博物院。我曾有幸观摩他的原作,见其作品淡墨浅色,用笔疏间,将草书笔法入画,游戏于水墨之间。陈白阳的《古诗十九首》《白阳山诗》用笔率意,气势浑厚,在宋元传统基础上,自出机杼,开创一代新貌。彼时,陈白阳与徐渭并称“青藤白阳”。四百多年后,齐白石发出“愿做青藤白阳门下狗”的心声。我亦为之深深折服。

  十几分钟车程,即到大觉寺桥。虽是下午,却是空无一人,周遭寂静。偶尔,竹林里传来野鸽子的叫声。我站在大觉寺桥上,望着那棵五百年的老银杏,思绪穿越时空,想文徵明坐船去甫里绕道澄湖,在大姚村和白阳山人父子相会,白阳山人一定在大觉寺桥上等候多时,应该就站在我站的这个位置上吧?心想,下次再来我要带上茶点,带上好酒,与白阳山人与文徵明一起喝一杯。

  这时,一个遥远的声音传来:“一杯不够,一醉方休!”我不由出声:一醉方休!想着想着,心里已是一片欢喜,似乎和先贤约了个会……

  穿过竹林,沿着昨夜走过的小道走了一圈,离开时见来了四位年轻小伙子,该也是来寻访陈白阳的吧。

  三访

  两天后,潘敏过访梅花草堂,闲聊间说到大觉寺桥和陈白阳出生的大姚村就在我家附近,这勾起了潘敏的兴致,于是促成了我的三访大觉寺桥。

  这次,我熟门熟路,直接把车停在大觉寺桥边,下车即见那块刻着“大觉寺桥”的石碑。潘敏走到桥边拍照,惊叹桥沿上那些精美的图案和古朴的纹饰,感慨宋人审美的极致。这次我们没有直接去找大觉寺遗址,而是沿着依然潮湿的竹林小道小心行走,穿过竹林后,顺着环绕大觉寺遗址的一条小河,走向旁边的村落。

  村边一株老枇杷树下,坐着一位老太,一手扶着手杖,望着大觉寺方向出神。我和潘敏上前向老人问安并向她打听关于大觉寺的前世今生……顿时,老人漠然的眼神现出光芒,老人告诉我们,她出生在大姚村,嫁在村上,今年已经89岁。相传大觉寺鼎盛时有5048间房,上百名僧人,不知从什么时候慢慢地衰落了。她说在她小时候还见过一些僧人、几间房子。近年,村民自发募资,在那五百年的老银杏树边建了三间平房。

  我们告别老人,返身沿着竹林小道往长着古银杏树的高处走去。一大片桃树和竹林中,两棵老银杏,一棵360岁,一棵500岁。老树旁,三间黄色平房,大门的东侧挂着一幅书写的《心经》……

  回家的路上,我告诉潘敏,我一定会再到这里来。我越来越喜欢甪直了,因为甫里先生陆龟蒙,因为杨惠之的保圣寺,因为这里有倪云林的足迹,因为许自昌的梅花墅,因为陈眉公的梅花诗,更有近在咫尺的白阳山人陈道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