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候,有一次,家教孩子的爸爸,某市的高干,温文尔雅的大叔,开车送我回学校。在沉默许久之后,说,真羡慕你们大学生,可以自由安排自己的时间,看自己想看的书,做自己想做的事。我真想能把手机关上,去一个谁都不认识我的地方,安静呆一段时间。我没有说话。也许觉得他并没有需要我回应什么,只是喃喃自语,而碰巧我做了个听众而已。也许十八九岁的我,少年不知愁滋味。甚至觉得一个成功人士这般的感叹,有些做作的嫌疑。现在回首那些被挥霍殆尽的自由时光,除去年轻时,在某些情感关系中得到的珍贵陪伴,自己确实享受过很多独处的片段:大块的静谧,悠长的安宁。自觉或被迫地沉浸其中,体验意识流恣意流淌,经年累月,才慢慢沉淀出一个反白羊座的平静气场。有个学生,毕业后走上生意场,一段时间会回来见我一次,我却只能“施舍”他喝一杯咖啡的时间。他说,这些年,越来越浮躁,唯利是图的惯性一直推着他靠近越来越陌生的地方,他不喜欢,却享受着成功带来的膨胀。而每一次回来,见到我,哪怕不说几句话,内心都可以沉静下来。我对他来说的一成不变,成了医治他浮躁的“鸡汤”。当然,这种沉静是极其短暂的。我对此却心虚不已。因为这些年,我慢慢地失去了独处的自由。在生活上,我的低能远不能承担多角色和零散事务的交错挤压,白羊座原生的暴躁被我生生控制成了躁郁,那种自己不能与自己和解,不动声色的内心争斗,蚕食着我多年经营起来的宁静能量。喧嚣像耳鸣一样,挥之不去,内心却生出倔强的寂寞,它不似年少时候的孤独,它给身边人带来生硬的伤害,而不是自由的空间。不愿和平地交流,把持着所谓的原则,与世界为敌,总是争得头破血流。
上周去南屏,在网上订了一间叫“花田集”的民宿。只是看到了几张图片,觉得是自己喜欢的风格,所以,即便它贵得超过我的预期,还是选择它而非其他“也很干净”的客栈。提前二十分钟打电话给老板巴彦,我们却在景区门口等了许久,也许是开了很久的山路,有些疲惫,舟爸在十来分钟的等待中,越来越烦躁。我也被带动出了一些内疚感,其实,当时景区的周围就有田有水,远处有画画的学生,开阔的视野终结在水墨一般的远山处,我们大可以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等待。可是,当怨气升腾的时候,世界就变成了一团火焰。微微发福的巴彦老板终于出现了,不紧不慢地地骑着山地车,撒拉着人字拖,停好车,跟我们打了个招呼,笑眯眯地进入了售票口,给我们买票,然后又是漫长的等待,此时,青已经不耐烦,我赶紧去看看状况,巴彦老板舒服地趴在售票处的玻璃桌上,笑着对我说:“前面有个团,再等一下。”手续办妥,他便领我们去他的大宅子“畲经堂”,一路跟超市老板,洗衣农妇,赶马车的农夫们热情地打着招呼,给我们介绍这个村子的历史,有特色的房子和它们的主人们。后来的聊天中,我知道,这是个和我老公一样学地理出身的理科生,地道北京人,在浙江工作,却在黄山的一个村落里,买了栋靠山的大宅子,慢慢地修着它,妹妹画画,他写字摄影看书,上山采木耳和野菜,这样过着慢到极致的人生。我看青的气也慢慢消解了,觉得他应该懂了巴彦老板这种人的慢,不是故意的拖沓,只是他刻进骨子里的步伐。
我和舟在三楼舒适的客厅里看卡梅拉农场的故事,从推开的窗子看到庭院里的巴彦老板盯着地面看了许久,便让舟问他在干什么,他说在拔草,他还在天井的大缸里养了螃蟹和蜗牛,从山上采的野花放在竹编的破篮子里,随意摆放,便是一道风景。他还能有一搭没一搭地跟我说说话,那个画画的妹妹,几乎很少听到她的声音。他跟我说,这宅子还有一半没有修好,一边经营,一边投入改造吧。俩人为了省钱,还自己动手做木匠活。清晨,老公和舟还没有起床,我悄悄地爬上天台,这里可以看到雾气环绕的山丘,整个村子青灰色的屋顶,我深深吸了一口气,一股清新妥妥地充盈着被雾霾侵扰许久的肺叶里。各种鸟叫的声音,隔壁邻居家饱满的大桂树,居然在这个季节也开了花,与秋桂的浓郁不同,氤氲着淡淡的香气。我很想写点什么,但是我知道,这美好的宁静,是极为短暂的。我就只做好呼吸这一件事情就好了,不能贪心。回来以后,我一直在思考,内心的和平,如何在琐碎的大环境里获取。独处和孤独,是被手机捆绑,各种关系缠绕之后,变得无比奢侈和珍贵的东西。
所以,我要慢慢改变心浮气躁的自己。不随便打断正在做事的别人,包括我的孩子。不用自己的意愿去侵占他独处的时间,他可以看书,玩玩具,可以不那么着急去做我想让他做的事情,给他沉浸在某一件事里的自由,如果必须打断,比如该吃饭了,该上学了,那我会给他六十秒的缓冲时间,我在缓缓数数的时候,他被抽离的过程会变得不那么生硬,减少被催促的不安感。当我的老公在看电视,或者发呆的时候,我不因为他的袜子乱放,被子没叠,或者电脑某个程序需要他处理,而反复催促。让自己的声音不再急躁,平和能生出不一样的力量。家庭里没有输赢胜负,和平而温柔的环境,会让每个成员受益。很久以来,我都抱怨自由的时光不再,生活里满是喧闹的不得已,我忽略了自己具有改变情形的能量。难得的独处和珍贵的孤独,从不再放大自私的愿望开始,从不挤压身边人的空间开始,从内心生出温暖柔软的爱开始。
作者:周艳,高校英语教师。著作《密码日记》,人民日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