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说 | 李文石:孙铭徽启蒙恩师,30年专注小篮球教学
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上还没有“篮球俱乐部”这个概念,我们的起步非常艰难。1992年7月28日,俱乐部开课第一天,只来了三个学员,其中两个还是我的亲属。
当时,我在一块室外土场地上教孩子打球,天一下雨就不能训练了。到了秋天太阳下山早,每天5点多就天黑了。我们的训练都是在孩子放学后,所以每次上课还不到一个小时,有时上课甚至要借助家长的汽车大灯进行照明。
入冬后我们找不到室内场地,只能周六、周日在室外训练,这时也只剩下8、9个学生了,最惨的一次只有一个学生来训练。后来,我租了一个汽车厂会议室改造的球馆,但由于租赁费用过高,我们只能在中午人家休息的时间训练,还不能使用照明设备。
开春后,这个场馆不再对外使用,我们就又只能回到室外进行训练,这样的状况一直持续到了2000年。这期间吉林市能找到的对外场地,我们几乎都使用过,当时被戏称为“流浪俱乐部”,即使这样,我对篮球的那份爱和情依然没有改变。
2000年后,我们终于租到了一个篮球馆作为固定的训练场所,俱乐部的训练系统完整起来了。训练环境改善的同时,孩子们也非常争气,很多人现在都成为了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或者教练员。
这其中,有9名学生效力于CBA各大俱乐部,包括浙江广厦队的孙铭徽、杜金伦,吉林东北虎的张彪,山西汾酒队的张涵均等。CUBA的代表学员包括华侨大学的刘恒驿、王鹏,东北师范大学的刘连,石舜戈等人。还有部分学员从事篮球教练员工作,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女篮教练李白金,浙江稠州青年男篮教练郑博文等。
这些孩子中,孙铭徽给我印象最深刻。他小学一年级就来到我们俱乐部,没有任何篮球基础,很瘦很小天赋一般。但是他对于篮球非常热爱,能吃苦,在俱乐部训练7年时间,几乎没有缺过课。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吉林市下大雪,一共就来了两个孩子,孙铭徽是其中之一。他家距离体育馆比较远,需要坐车一个多小时来上课。
30多年的青少年篮球教学生涯中,我感触最深的就是,在篮球技术训练的同时,还要注重对他们认知能力和意志品质的培养,尤其是人格教育。这样,他们在参加篮球训练中,不但身体健康得到发展,心理素质也得到提升,对他们今后的发展也大有益处。
2018、2019两年,我们俱乐部的孩子都参加了中国小篮球联赛,并进入大区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小篮球联赛给了我们这些篮球人一个崭新的平台,我们一定要借助这股东风,让更多热爱篮球运动的孩子实现他们的梦想,也为我热爱的事业奉献一份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