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中药:认识一下山药,《本草纲目》说“健脾益肾、养肺止咳”
走近中药:认识山药,这几个特点要掌握。
山药是一味大名鼎鼎的药食两用中药,说它是中药也可以,说它是食物同样也没错。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它入药的记载。而在几千年的民族进化过程中,尤其在粮食匮乏的年代,山药更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食物。
早在《神农本草经》里,山药就已经以 “薯蓣”的名字出现,并被列为上品。正式使用“山药”这个名字,则是从《本草衍义》开始的。目前市面上入药的山药,根据加工方法不同,而有毛山药和光山药两种。
实际上,我们对山药的称呼,更常用的是怀山和怀山药两个。这是受中药“道地药材”的影响而得。
因为古代怀庆附近、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焦作附近的土壤,最适合山药生长,这里的山药便成为道地药材,同时也是四大怀药之一。
从植物属性来说,山药属于薯蓣科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是薯蓣去掉外皮的干燥块根。现在多为栽培家种,但也有少量野生的。
古代山药的原产地大概在山西平遥、介休一带,后来逐渐东移到了河南,也就是怀庆附近。
山药的最佳采集季节是冬季,待地上的苗枯萎后就可以采挖了。挖回山药的块根,切掉根头,去掉毛须,洗净泥土,用竹刀刮净外皮和残留的须根,放到熏炕里用硫磺熏8到11小时左右,这样做的目的使山药变软。
待到山药变软之后,取出烘晒,直到外皮收干时,再放入炕里熏蒸24小时,使山药内部的水分向外散发,山药又会回潮变软。
然后再次拿出去烘晒,待到外皮干硬就不再烘晒,而是把它们堆垛起来“发汗”。如此反复数次,直到全干,就成了毛山药。
选择粗大顺直的毛山药,用清水浸润透后,放在平板上,用木板压着山药搓揉,使其成圆柱形,两端切齐,趁潮湿再用硫磺熏一遍,晒干后稍微打磨,因为表面光洁而称为光山药。
光山药想要切片,又得再次浸润,注意不是浸泡,而是用湿毛巾覆盖,上面多次反复喷水,待到山药变软后切成斜片。
半干状态下的山药片放到竹盘内摇晃,这个过程叫做“撞粉”,晒干后的山药片表面就会有一层白粉。
外观上,毛山药是圆柱形,微弯曲稍扁,一般在10到25厘米左右长,直径在1到3厘米之间。表面白色,有的带纵沟皱,有的略平坦。
而光山药也是圆柱形,表面洁白光滑,两端平截。其它和毛山药一致。
这两种山药,都以条干均匀、质坚实、粉性足、色洁白者为佳。
现代科学发现,山药含有丰富的皂甙、黏液质、精氨酸、尿囊素、淀粉酶、胆碱等物质。而它的功用有如下三个方面:
益气补脾:与其所含的营养成分和黏液质、淀粉酶等有关,有滋补作用,能助消化、补虚劳、益气力、长肌肉;
止泻;
祛痰。
山药的炮制,直接切片生用为多,也有用麦麸炒黄的情况。其性味甘平,能入脾、肺、肾三经。主要是能健脾开胃,补气养阴,止泻涩精。
历代医家对于山药运用,主要在脾虚泄泻,虚劳久嗽,消渴遗精,带下尿频等症。
1、脾肾两虚:山药被当作一般的滋养补益药用。如属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体倦神疲,配白术、莲子肉、党参等;如属肾阴虚损,表现遗精、盗汗等症状,配熟地、山茱萸肉等。
山药还可以和红豆、薏米一起粉粹,作成代餐粉,不但保留了山药健脾益肾的好处,还能增加健脾祛湿的能力,热量很低,是很不错的代餐食物,吃了既不饿肚子,还能养生,算一举两得。
2、脾虚泄泻:大便稀溏、完谷不化,可与党参、白术、茯苓、薏苡仁等配伍,如参苓白术散;或配葛根、茯苓等,方如山药汤。古代儿医对小儿脾虚之消化不良出虚汗,则以山药配伍浮小麦、神曲、苡米。
3、培土生金:也就是肺脾两虚导致的慢性咳嗽,证见痰多清稀、食欲减退、身体消瘦、精神困倦等,常和党参、川贝、茯苓、杏仁等补气和止咳化痰药配伍。
4、消渴:常与黄芪、天花粉、麦冬、生地等配伍,方如山药消渴饮。
山药虽然是一味甘平的药食两用食物,但也有一些使用注意,诸如炎症腹泻、大便干结、脾虚而腹虚胀满闷者,应该避免使用。
此外,山药富含淀粉,不适宜和碱性药同煎。
最后,新鲜山药含有较多的黏液,一般不建议生吃。此外,光山药和毛山药在本质上差异不大,主要在外观形状上。所以,传统山药的炮制,制作光山药、山药上粉的过程,劳动力成本可能有点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