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春节的十个关键词(下)

2021年的春节即将来临,我们精选出解读春节的十个关键词,力图展现春节那些最具传统味道的细节,唤起人们对春节传统文化的记忆与热爱,也借此向全世界展示独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节庆精彩。

狂欢中国(下)

解读春节的十个关键词

策划/本刊编辑部

摄影/郭实 鲁忠民 徐学仕

祭    祖

光宗耀祖福文化年

    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尚书·舜典》记载:『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意思是:舜帝在正月初一到祖庙里祭祀祖先。祭祖的意义是慎终追远,更表现源远流长,有望于后裔的繁昌,所以行事之时,严肃、隆重、恭敬、诚挚,全发自中国传统的伦理思想。

■ 祭祖是春节习俗中最古老的内容之一。

源远流长的祭祖习俗

中华民族祭祖的习俗源远流长,代代相传,形成了完备的体系。同清明节、中元节(七月十五)、冥阴节(十月初一)这些怀念亡人的专门节日相比,春节对祖先的祭祀规模最为隆重,对象更为专一,目的更为明确。
后人对祖先的祭祀从广义上说有族亲祖先和共同祖先的分别。前者是具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家庭或家族的祖宗;后者是具有共同民族血统和文化血脉的社会祖先,包括以炎黄为代表的三皇五帝、历代有作为的帝王以及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重大贡献和影响的人物(如孔子),还有对区域发展和文化科技、行业发展具有特殊贡献的杰出人物(如妈祖、药王、鲁班)。这些祖先们在春节这个重大的节日里,都无一例外地接受后代虔诚的祭拜。
在云南、内蒙、广西等地发现的远古岩画、陶器上就出现过祭祖仪式的舞蹈画面。发展到夏、商、周,敬祖和祭祖形成了正式的国家规制,并且绵延不绝地传承下来。现代中国由于种种原因,祭祖的形式虽然一度中断了,但在民间和海外,以及所有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等国家都完整地传承下来。现在,随着改革开放和世界性的对传统文化的回归,中国各地对共同祖先的祭祀活动再度开展起来,并且成为一种文化、旅游现象而存在。而民间对族亲祖先的祭祀也作为传统的民俗(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得到恢复和传播。

■ 每年正月初一至十六,江西南丰县石邮村,有八位戴着面具的“傩神”,进入傩神庙、祠堂以及全村各家各户跳傩,十六夜晚还要举行盛大的“搜傩活动”,直至十七晨结束。

光宗耀祖的传统理念

远古祭祀祖先的场所是在部落最大的房子里进行,那里是部落会议、祭祀天神和祖先的一个共用场所,被称作“庙”,是一种前面带敞轩的大型建筑,也称作“堂”。这就是后来的宗庙、宗祠和祠堂的起源。百姓家庭一般设有祠堂,家族设有宗祠,诸侯设有宗庙,而国家最高的统治者——天子的宗祠被称为“太庙”,是至高无上的宗庙。成书于战国时代的《周礼》一书追记周代的规制,明确地记载了“左祖右社”的制度,即皇城的建筑格局,祖庙建在皇城的左前方,社稷坛建在皇城的右前方,诸侯宗庙也都遵循这一原则。而民间的宗祠,一般没有事先的规划设计,所以族亲的宗祠一般建在村镇的中心或显要的位置,是整个村镇最受尊崇的地方。
不论是民间还是皇家,最为隆重的祭祖活动是在春节。远在他乡的子孙,其他时候可以不回家,而春节一定要回家,一是和亲人团聚,二是要向祖先示敬。这其中包含着中国人光宗耀祖的理念,即要向祖宗和亲友展示自己在外面打拼所取得的成就。春节祭祖基本上是对祖先的理念进行追思,更多属于精神的范畴。
由于中国的民族众多、地域广阔,所以民间春节对祖先祭祀的时间会有所差别。但一般来讲,大年三十或大年初一是在家庭内祭祀父辈、祖辈等先人,初五全村镇的人要到宗祠祭祀家族的祖先。皇家到太庙祭祖,较为重大的祭祀活动每年有五次——每季的初一祭祀称作“时享”,年终的大祭称作“祭”,是把所有祖先的牌位都移至太庙大殿进行极为隆重的祭祀。具体时间是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如遇腊月30天,则在二十九进行,称为“大建”;如遇腊月29天,则在二十八进行,称作“小建”。
民间的祭祖和皇家的祭祖看似有着巨大的差异,这主要是政治和经济原因造成的。由于中国古代是“家天下”,所以太庙祭祖就成为国家的行为。而皇帝家族的祭祖在内廷专门设有奉先殿;在紫禁城内,同时还设有许多小型的祠堂,方便皇帝家人随时进行祭祀,可见皇家祭祖的频繁和虔诚。同时,在中国古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家具有极强的经济实力使祭祖繁细和精致,用以体现至高无上的皇权。但正因为如此,才形成和创造出祭祖文化的经典和规范,所用的器具、祭品和乐舞凝聚为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而民间祭祖就相对要简化朴实得多。但是,不论是皇家或民间的公祭,还是大型宗祠祭祖的程序基本上相同。大致过程是:斋戒、迎神、供奉祭品;献爵(福酒)、献馔(菜品)、献粢盛(五谷)、献帛(白色丝织品)、宣读祭文(祝版);行上香礼、行跪拜礼、焚烧祭文(祝版)和帛、送神。礼成后分食祭品、宴飨。通过这样的程序,一方面表达对祖先的追思和尊崇,另一方面祈求祖先在天之灵保佑赐福。

■ 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在每年春节前都会点灯祭祖。

传统礼仪的重要内容

中国古代有三句话:一是“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二是“敬天法祖”;三是被鄙弃的“数典忘祖”。这三句话,足以说明了祖先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至高无上的地位。祭祖活动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重要内容。在古代的“吉、凶、军、宾、嘉”的“五礼”中,祭祖列为“吉礼”。荀子说:“天地者生之本”,“先祖者类之本”,“君师者治之本”。礼仪是为了处理人与神、人与鬼、人与人的三大关系而制定出来的。祭祖是处理人与鬼、人与人的关系的,可见其在礼仪中的重要性。
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社会,以此为基础形成的礼仪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形成了稳定的社会秩序,并且以祭祖为核心内容和最高形式。祭祖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其核心是祈福,是中国福文化的核心。福文化就是吉祥文化,吉祥文化就是和谐文化,它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前进和发展。这就是在“四大文明古国”和“三大流域文化”中,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没有中断的根本原因。宗祠、百家姓,使我们每个人保持着清晰的血缘线索,并且和自己的姓氏相对应,这在世界上也是惟一的。特别是我们对中华民族共同祖先三皇五帝的崇拜,他们是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中做出重大贡献的民族英雄。
中国祭祖,既是尊崇,又是祈福,是后代子孙和祖先的精神交流,形成了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同时也是一种高级的审美活动、是礼仪教化的过程,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 云南思茅地区的拉祜族过大年之前,会用原始的方法祭祖。

春节祭祖习俗大观

台湾
从除夕转进春节,三更时分,第一件大事是祀神、祭祖。红烛高照,上供清茶、红豆等祭品,人们严肃诚敬。祀神后要叩拜祖先,这叫“开春”。迎接新正,也叫“开正”。祭典进行到最后,是烧金纸献给祖宗。
浙江宁波
正月初一,在祖先遗像前点燃香烛,供陈汤团、糕、饼、水果,家人依次跪拜。也有人家把祖先遗像供在祠堂里,家人们同去祠堂行祭祖礼仪。
广东东莞
正月初一,大多数人家先在历书上择一个吉利的时辰,举行祭祖典礼,祭品是茶、酒、白饭、攒盒、生果、如龙(年糕)、禄堆和斋菜。祭祖程序:焚香、点烛、烧元宝、放串炮,全家人依辈分、年龄的秩序拜祖先。家境中上的人家祭祖,都是灯火长明,香烟不绝。
河南开封
守岁到五更的时候,先行盥洗,穿着礼服礼帽,在供桌之上摆好祭品,香烛齐燃,爆竹争放,一家人依长幼辈分,连续向祖宗跪拜致祭,拜祝“年福”。
湖北罗田
初一早晨,到祠堂去祭祖拜年,看守祠堂的人早已准备好祭品供奉在祖宗神位之前,又准备一支长竿挂着鞭炮,等族人来到时,便点火燃放,表示欢迎前来祭祖,等到祭祖仪礼完毕,有果盒、茶点或丰盛的早餐相招待。
东北地区
初一的子时时分,所有人都换上新衣、新帽、新袜、新鞋去祭拜祖先。在供奉祖宗的神位前面,点烛、烧香、焚纸、放炮,子孙跪拜如仪,称为“发纸接种”。
粤桂地区:初一上午五六点钟,摆设丰盛酒菜在祖堂之前,全家男女老幼都穿上新衣,按尊长辈分向祖宗跪拜叩头。
豫东地区
初一早餐以后,全家大小都要祭祖,照辈分长次,先男后女,对着祖宗神位磕头跪拜。
川西地区
在祖宗神位前的香炉中,点燃长香、红烛,铜磬在一声声地敲着,弥漫出肃穆的气氛。长辈带领男女老幼,男左女右衣冠整齐地站立两旁,向祖宗神位,焚香点烛烧纸,按辈分长次,向祖宗跪拜、上酒、供饭、焚化纸钱。
北京
初一子时,即1点钟,家长率领全家老幼,男左女右站立两旁,衣冠整齐,向祖宗神位焚香烧纸,之后按辈分长次向祖宗跪拜,礼节非常隆重。

■ 满族祭祖仪式上朗诵的手抄祭文。

面    花

色活影香趣迎春

    『五颜六色粉儿团,将粉捏成好囡囡。面孔雪白发乌黑,红衣绿裤讨喜欢……』清代的这首《竹枝词》描述的是北方过春节时常见的喜庆食物,它颜色鲜活、气味喷香,一捏一粘、一挑一剪之间立现眼前,仿如女娲手中的生灵,这就是——面花。

■ 陕西面花:吉祥虎馍。

活灵活现的面塑艺术

“民间面花”也称“民间面塑”,是一种民间面食艺术,至今仍流行在我国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等黄河流域。面花的主要用料一般为小麦面、玉米面、豆面、荞麦面、大麦面等,还有枣、各种豆子、棉花等辅料;制作过程大致分为和面、揉面、捏塑、镶嵌、蒸制、点染。民间艺人们用菜刀、剪子、梳子、锥子、镊子、顶针等身边最常见的工具,一捏一粘、一挑一剪,就让一个生灵活现眼前,这倒与女娲抟土造人有许多相似。
民间面花可分为祭祀用的“花供”、民间节日用的面花、婚丧喜庆用的面花,以及给孩子们玩耍用的各种花馍、果实等;另一部分也叫“面人儿”,它纯粹用于玩赏,已从民间的面食艺术发展演变成为赏玩艺术品。

■ 逢年过节,村子里的大街小巷中的老婆、姑娘、媳妇们就会依照传统动手淘麦磨面蒸花馍(面花)了。

面花儿过春

民间面花是随着人类面食风俗而产生的,世代相传,流传至今。现在我们常说的“馒头”一词,应该讲也是民间面花的滥觞。据宋代高承《事物纪原》一书中记载:诸葛武侯之征孟获时,有人说,蛮人多邪术,须用人头祭神,可借阴兵相助。诸葛武候则用面包着牛、羊、猪肉做成人头形状,用以祭神,从此有馒头之说。
宋代,民间面花已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成为岁时民俗的必备之物。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载:七夕“以油面蜜糖造为笑靥儿,谓之果实。”庞元英《文昌杂录》载:人日有煎饼,二月二有迎富果子,三月三有镂人,寒食则有子推蒸饼,七月七有巧果子。明清时期的岁时礼俗中,面花制作已蔚然成风。而且,其中的“捏面人”已脱胎成为雅俗共赏的艺术品。建国后,人们生活习俗改变,民间面花逐渐远离了百姓的生活,只有部分古风尚存之乡仍有做面花风俗,如山东莱州、冠县郎庄、菏泽,山西,陕西合阳等地。

■ 陕西面花:吉祥虎馍。

春节喜庆之时,家家祭天地、神灵、祖先,案头上自然少不了民间面花。旧时春节将近之际,各家各户就要及早动手淘麦磨面,准备过年。从腊月二十三送灶君上天后,便开始蒸花馍了。村子里大街小巷、左邻右舍的老婆、媳妇、姑娘都结伙捏花馍,做成石榴、桃、莲花、菊花等各种形状,有的花馍里外都有红枣,既美观又好吃。
在甘肃庆阳,山西沂州、吕梁、霍州一带,人们将供奉天地的面塑叫“枣山”,祭供灶神的叫“饭山”。其形制都较大,有“米面成山”的意思,以显示祭品之丰厚、敬神之虔诚。这种枣山在制作方面是颇为讲究的:先把发好的面擀成大三角形,上面铺一层红枣,再用面做成盘云、盘龙、盘兔、如意纹样,间或点缀以连理、元宝、钱龙、下山虎、回头鹿、瓜果之类,以五谷杂粮点睛镶鼻,蒸出锅来绵颖憨实,然后再修饰着色,洁白的面与深红的枣、五彩的粮、豆形成色彩上整体的对比效果。

■ 逢年过节,村子里的大街小巷中的老婆、姑娘、媳妇们就会依照传统,动手淘麦磨面蒸花馍(面花)了。

庆阳一带,从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开始,各家就迎请灶神,敬供枣山面塑。除夕之夜,除在灶神前重新换上新枣山供品外,还要用未发酵的“死面”(荞麦面)做成12盏或8盏不等的面灯,12盏面灯代表12个月和十二生肖。有的根据年龄定数量,小孩从降生挂锁子起,年龄每增加一岁添一盏灯,有的则根据家人属相捏塑生肖面灯。粮食囤上要塑一个仓神,颇有趣味。夜深人静时分,乡民将这些形态各异的面灯放在灶前向灶爷灶奶祈福,睡觉时要将属于自己生肖的那个面灯放在坑头,添满油,通宵达旦,象征生命之火永不熄灭。
山西吕梁中阳县,每年春节期间敲锣打鼓祭枣山,家家把抓髻娃娃剪纸贴在重达15斤的枣山面花上,供在院里,全家祭拜,叫“拜天地”。此外,按照当地习俗,春节前晋北一带乡村妇女还要用家庭自磨的精粉,捏制小猫、小狗、小虎、玉兔、鸡、鸭、鱼蛙、葡萄、石榴、莲花、桃子、菊花、茄子、佛手以及“满堂红”“巧公巧母”“五子登科”“万事如意”等面塑制品,通称之为“花馍”,以象征万事如意、多福多寿、发家致富、和睦友爱,一些地方还要在旺火上燃点柏柴,烤食花馍,谓之避邪馍馍,保一年无灾无病,平安吉利。

■ 山西面花上装饰了各式花朵、动物,预兆来年吉祥如意、福寿临门。

山东胶东一带,每当农历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在忙着做大枣饽饽之外,还要制作一批团圆饼、寿桃等面塑,表示全家大团圆,日子过得年年有余。另外还有放在水缸上的鱼、蟾,放在窗台上的猴子、宝葫芦,放在面缸里的小圣虫等。鱼表示年年有余,猴子保佑家里的大人小孩身体健康,宝葫芦表示招财进宝,小圣虫祝愿家里的粮食吃不完。莱州则时兴在春节期间以牛、羊、猪等动物面塑供奉祭祀祖先,在大年三十则以“枣馍馍”上供。所谓“枣馍馍”,就是在白花花的大馒头上嵌入7颗大枣,如人之七窍,据说这起源于古时以人头作供的习俗。
正月十五上元时节,山东各地,特别是胶东一带素来有捏面灯的风俗。所谓“清明燕,端午蛋,正月十五捏豆面”。按照民间的说法,“灯”通“丁”,是生命繁衍的象征,因此这天要在屋内院外统统放上面灯。如在粮囤里放“圣虫灯”,水缸里放“鲤鱼灯”,屋内角落放“鸡灯”。在大门口,放上守门的狗灯和猴灯;新媳妇房间的面灯则要雕上枣和桂花,希望“早生贵子”;老人住处的面灯上雕着寿字和蝙蝠,以祝愿老人多福多寿。场院上也要送灯,连渔船上也都要点灯,有鱼灯、蟹灯、虾灯、龙灯、乌龟灯等,祝愿出海平安。边放还要边哼哼:“照照锅台,蝎子不螫老娘烧饭;照照炕头,蝎子不螫老头;照照窗台,蝎子不螫小孩。”
位于黄土高原腹部的山西中阳一带,人们将春节期间制作的、用于供奉天地的“枣山”面塑,留存到正月十五烤食。当地人认为这将有利于后世子孙的繁衍兴旺,并流传着这样的说法:“正月十五烤枣山,生男养女踩肩肩。”“天地牌,枣山花,后辈儿孙美活法。”
藏传佛教流行的西藏、青海、云南、甘南、川西等地,在藏历新年也要精心制作酥油花。酥油花以木料、铁丝等按需要搭出架子,然后用酥油和上糌粑,加以各种颜料,如面塑般地捏成各种佛像、祖师佛本生故事、文成公主入藏及祥云山海、珍贵花草、神树仙禽等奇景,是藏传佛教艺术中最具特色的一部分,其中最为精彩的酥油花在青海塔尔寺,是塔尔寺“三绝”(酥油花、木刻、堆绣)之一。

■ 广东潮州的红祭模子。

花    灯

正月十五雪打灯

    除夕、元宵、婚庆、寿诞是它的舞台,竹木、绫绢、丝穗、羽毛是它的材料,彩扎、裱糊、编结、雕刻是它的工艺,剪纸、书画、诗词是它的装饰,灯彩、彩灯、灯笼是它的名称。春节的花灯为人们传达着喜悦,寄托着祝愿。

■ 除夕、元宵、婚庆、寿诞,都是是花灯的舞台。

点缀千年夜空

花灯通常分为吊灯、座灯、壁灯、提灯几大类,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相传汉武帝于农历正月十五日在皇宫设坛祭祀当时天神中最尊贵的太一神,由于彻夜举行,必须终夜点灯照明,此为元宵节点灯的开端。在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土后,由于道教神仙术与佛教燃灯礼佛的虔诚互相结合,每到正月十五夜,城乡灯火通明,士族庶民一律挂灯,形成一个中西合璧的独特景象。
隋朝炀帝时,元宵节期间的赏灯活动已是“热闹磙磙,夜夜笙歌,通宵达旦”。唐开元年间,因经济富庶,花灯更是大放异彩,盛极一时。观灯活动的规模也是相当浩大、人头攒动,上至王公贵族、下至贩夫走卒,无不出外赏灯。人们“庆祝国泰民安,乃扎结花灯,借着闪烁不定的灯光,象征‘彩龙兆祥,民富国强’”。花灯至此广为流行,成为元宵节的标志。玄宗时亦延续西汉弛禁制度,京师长安更在元宵节前后三夜取消宵禁,扩大实施“放夜”,方便人们赏灯游乐。
两宋时期国势虽然积弱,但元宵节赏花灯文化却得到了皇室的大力倡行,益加发扬光大。宋朝成为花灯发展的另一重要历史阶段,形成了一定的花灯生产中心,并有了典型的花灯品种。朱元璋建都南京时,曾于秦淮河上燃放水灯万支。明代宫廷长期以“安鳌山灯,扎烟火,驾陛座,伺候花炮”的方式庆祝新年,而花灯在民间的流行也使东华门外出现了热闹“灯市”,更有“灯市口”这一引人遐想的路标名称沿用至今。中国古代灯彩艺术发展的巅峰在明代出现了。
著名工匠也相继在明清两代出现:明代有潘凤、王玄、赵萼、王新建、赵虎、赵瞻云、顾后山、张九眼和包壮行等,清代则有钮元卿、徐廷锟、沈宇宸、徐致祥、沈则庵等。除技艺高超的匠人之外,又出现了一批痴迷的花灯收藏者。

■ 南京夫子庙春节灯会,夜空在大红灯笼映衬下分外灿烂。

闪耀万般光彩

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后,花灯形成了种类繁多、样式不一、各地流行的局面。
按造型分,花灯有拟形灯和几何形灯:拟形灯如鱼灯、虎灯、荷花灯、牌楼灯、花瓶灯、字灯、八仙灯;几何形灯如圆纱灯、四方灯、五角灯。按组合方式分,有单体灯、子母灯和集合灯,集合灯中又有灯山、灯树、灯楼、珠囤几种。按工艺材料分,有布帛灯、纸灯、琉璃灯、料丝灯、玉栅灯、珠子灯、羊角灯、牛角灯、麦丝灯、竹灯等。按样式分,有带穗的挂灯、美观的座灯、秀丽的壁灯、精巧的提灯、玲珑的走马灯等。提到走马灯,也叫转灯,它是最受民间欢迎的灯种之一。其构造是在一根立轴上部横装一个斜翼系统和叶轮,立轴下端附近则装一盏灯或一支烛, 点燃后, 上方空气受热膨胀, 密度降低, 热空气即上升, 而冷空气由下方进入补充,产生空气流动, 从而推动叶轮旋转, 并带动与立轴相联的各种图像(偶)转动。
民间灯笼以一面是姓氏、神的名字或吉祥话,另一面是吉祥图案的一般型灯笼最为常见;而官灯的灯上所绘的字和一般灯相同,不过底是黑色,字是金色。只有得到皇帝御赐,才能悬挂这种灯笼。

■ 流光溢彩、年味浓郁的贵阳市南明河畔甲秀楼景区。

在南方,人们也常以泉州式灯笼、福州式灯笼和台湾花灯等产地类别来对花式繁多的灯笼进行整理。台湾灯笼俗称“鼓仔灯”,因早期制作时多形似锣鼓而得名。字姓灯和吉祥灯也很有特色:字姓灯一面是姓氏,另一面是祖先曾经担任过的官名,如姓“谢”,是太子少保,姓“郑”是延平邵王等,以此来纪念祖先,向后代宣扬功绩,激励族人向其学习;吉祥灯的一面是姓氏或神的名字,另一面是八仙,吕洞宾、何仙姑等或是福禄寿三星等吉祥图案,表达期盼神灵佑护、平安吉祥的心愿。
说到北方,受气候条件影响而产生的特殊观赏灯——冰灯是北方灯彩艺术的独特景观。正月十五前后,是北方气温最低的时候,此时结冰作灯,可持续数十日不化,利用寒冰晶莹剔透之特性,辅以光烛,造成既天然朴素又光彩斑斓的效果。

■ 元宵夜,福建莆田的村民们在进行传统的转灯仪式。

灯彩民生

花灯与中国人的生活,尤其是节庆生活息息相关,庙宇中、客厅里,处处都有灯笼。中国人挂灯笼,不仅仅用以照明,往往作为一种象征。新娘灯(即宫灯)代表婚礼喜庆,竹篾灯告知丧葬伤悲;字姓灯,意味人丁兴旺。所以,过去每家的屋檐下、客厅中都会悬挂字姓灯。现在的迎神赛会上,神明的阵头前仍会挂两盏大灯笼,就是此习俗的延续。灯笼谐音“添丁”蕴含祈求生子之意。
古时候有种“开灯”的仪式,即每年正月,在私塾开学时,家长会为子女准备一盏灯笼,由老师点亮,象征学生的前途一片光明,相传后来就此演变成元宵节提灯笼的习俗。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敌占区的爱国志士在灯笼上绘制民间故事,教导子孙认识自己的文化,所以灯笼又具有薪火相传的意义。不过,象征意思最丰富、最能引起中国人遐思的灯笼恐怕还是元宵节上的花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灯笼是中国人喜庆的象征。
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目前花灯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中国的花灯综合了绘画、剪纸、纸扎、刺缝等技术工艺,利用了各个地区出产的竹、木、藤、麦秆、兽角、金属、绫绢等传统素材和塑胶、玻璃纸、压克力等现代材料,甚至连水果、废弃纸盒、铝罐等材料我们也在使用中,所以花灯的变化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这门古老又年轻的技艺正是民众智慧的象征。

■ 在陕西省陇县县城的灯笼摊上,灯笼艺人用纸扎的孙悟空灯笼很受欢迎。

舞    龙

九州处处中国龙

    春节时期,九州处处可见『中国龙』舞动九天,『龙』游弋、起伏、翻腾、穿越,或如游龙戏云,又如飞龙入海。人们相信,龙具有神力,龙舞到哪里,就会给哪里带来吉祥……

■ 『龙』游弋、起伏、翻腾、穿越,或如游龙戏云,又如飞龙入海。

龙的文化意象

龙,集兽虫之灵,中国舞龙活动的繁盛,源于人们对龙的崇拜信仰。人们以舞蹈的形式完成了对龙的诠释,是对龙的神性和灵气认识的表达。人们认为龙是灵物,具有除秽纳福的力量。人们相信,龙具有神力,龙舞动到哪里,这种力量也就会散布到哪里。
关于舞龙来历的说法有很多种,其中有这样一个传说:龙王腰痛难忍,神药吃了俱不见效,遂求助人间大夫。大夫使龙王变回原形,从腰间的鳞甲中捉出一条蜈蚣。经过拨毒、敷药,龙王即完全康复。为了答谢治疗之恩,龙王告诉大夫:只要照我的样子扎龙舞耍,就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件事传出后,人们便以为龙能兴云布雨,每逢干旱便舞龙祈雨,并有春舞青龙、夏舞赤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的规矩。
当然,这只是数种传说中之一种。中国的舞龙从来不拘于求雨。人们把龙视为吉祥化身,每逢喜庆节日,俱可见有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龙舞在九州方圆欢腾。舞龙与民族的传统节日的结合,最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元宵节了。元宵节,因其为新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宵,又称上元节。龙与灯的结合出自灯会,西汉文帝刘恒为庆祝勘平“诸吕之乱”,张灯结彩,出宫与民同乐。后龙灯随各式彩灯而出,龙灯并盛,遂在民间广为流传。元宵之夜,城乡花炮烟火不断、锣鼓声震四野。踩高跷、舞龙灯、耍狮子、打腰鼓、扭秧歌,以及百戏社火,众人成群结队观灯赏灯、猜谜看戏,欢闹之声不绝于耳,堪称中国民间的狂欢节。

■ 狮龙同戏,为节日的夜晚更添吉祥瑞气。

舞龙活动的历史传承

古时的元宵佳节,舞龙的形式多样、制作精美、色彩鲜艳,场面和规模都十分壮观。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就有记载:“元宵之夜……草缚成龙,用青幕遮草上,密置灯烛万盏,望之蜿蜒如双之状。”四川现存的府县志《蓬溪县志》(清道光二十五年)有书,“上元……(各种灯舞)伯什成队,簇龙游市衢,踏百巷”;《广安州新志》(1927年重印)载:“十五日为‘上元节’。前数夕放灯,曰‘出灯’……五采龙形,灵中纳火,长数丈,节次续之,人持一节,屈蟠天矫,星流电掣。”从宋元至明清,舞龙表演的规模益加盛大。清代《沪城岁事》记述,元宵节舞龙的形状是:“环竹箔作龙状,蒙以(希),绘龙鳞于上,有首有尾,下承以木柄旋舞,街巷前导为灯牌,必书‘五谷丰登、宫清民乐’。”慈禧太后是个喜欢玩乐的女人,据清史记载:慈禧太后每年元宵节都要在颐和园举行舞龙灯会,参加舞龙的艺人多达3000人。可想当时舞龙活动场面是相当宏大的。
除了上元灯节,社火等活动中也保留了一些传统舞龙活动的遗迹。社火起源于古老的土地崇拜,祭祀土地神之时,舞龙往往最振奋人心,并之的还有舞狮、跳大秧歌、划旱船等等,也都是活动的主角。

■ 浙江的板凳龙,一节一灯,夜间舞动起来如傲游云天的火龙,层层圈圈,变幻无穷。

龙有多种,以制作材料来分,有布龙、纸龙、草把龙、板凳龙、花木龙、泼水龙等;以形态来称谓,有鳅龙、头龙、麒麟龙、狮子龙、蜈蚣龙等;以结构来分,有缩龙、节龙、串龙、篇龙、筒子龙等,色彩上还有黄、白、青、红、黑多种,其中以黄龙最尊贵。舞龙者在行进中完成“龙”的游弋、起伏、翻腾、穿越、盘绕,还有穿火、滚地等动作,利用人体多种姿态将力度、幅度、速度、耐力等糅于舞龙技巧之中,或动或静,组成优美形象的龙的雕塑,展现龙的精气神韵。龙动起来翻滚腾挪,有如游龙戏云,又或飞龙入海,姿态万千。如板凳龙就是“前为‘龙头’,后接‘桥灯’,都以竹篾为骨,棉纸为皮,扎在一丈多长的板灯上。灯板两端各有一孔,以便板板相接,接成长长一列板灯,形如长桥,所以叫桥灯。相传旧时灯板都用长凳代替,一物两用,所以民间又称之为‘板凳龙’。”
中国的舞龙与华夏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千系万联。由自然崇拜发展出精灵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等,与舞龙应有着莫大关联,尤其是图腾崇拜。地域的不同,舞龙运动也有着不同的寓意。如浙江奉化一带的“盘龙灯”,为了祈求丰产,还祈望“姑娘新年见龙头,今年能招如意君;学生新年见龙头,读书定能考头名;后生新年见龙头,全年会交好财运。下海海势好,上山山货多。好相娘子也会来看中侬”。耍“盘龙灯”时,还可放“百子炮”。当龙灯队盘进某宅,若院内住户多,则放“百子炮”,手提起来放,子孙便可能一步登天。最有趣的是,当龙灯去新建的房屋的人家盘灯时,常常还有让新屋家的孩子“钻龙门”、妇女“摸龙须”与“龙角”的节目。
还有如贵州苗族有一种“拉龙节”,实际是一场祭龙仪式。该族为了风调雨顺、农业丰收,每年春旱季节都举行拉龙仪式:在祭坛上做二木龙或扎一草龙,但要先敬白虎,因为白虎干扰龙兴风作雨,把白虎安抚好了,才上山请龙。直引到祭坛,进而杀猪、鸡,向龙献牺牲,广大妇女则从龙身上取草叶、棉球,佩戴在身,认为这样她们才能生育。

■ 湖北汉阳高龙的舞龙活动中,众持龙者“嘿嘿”互相呼应。

在民间舞龙活动中,从舞龙器材的扎制、舞前的祭拜,到舞龙结束后的送龙仪式等等每一个细节都带有典型的宗教仪式。一般来说,龙开始舞动前,人们为表达对龙的崇敬,并使舞动的龙具有龙的全部神力,舞龙队全体成员,先要聚集在寺庙或会首家的堂屋内,在神的牌位前虔诚地举行“开龙”仪式,设祭拜神,为扎制好的舞龙龙具“开光”“开喉”“挂红”。这一仪式赋予了舞龙龙具以龙的力量,完成了舞具向神的过渡,人们才能持着它舞动出游。四川的“雨坛彩龙”第一次出游表演,还要举行隆重的“拜街”仪式。只见场街上沿街的两边香案并排摆开,彩龙边游边舞,从场口直到街尾挨门致贺,所到之处,主家均要鸣放鞭炮,敬礼迎宾,将备好的红绸挂在龙角上,以求新的一年大吉大利。这一蔚为壮观的场景,拉开了贺年活动的序幕。
一般来说,元宵夜的高潮后,春节的活动也就结束了。但是舞龙活动还要完成最后一个程序“送龙”。在夜幕中,舞龙队全体成员,举着舞了整个春节的舞龙龙具,来到江河水边,布衣龙将龙衣脱下,有的地方将龙头骨架留下,然后把竹蔑编扎的龙体、龙节一起火化烧掉,恭敬虔诚地将龙送回大海。“送龙”仪式虽然简单,但是从“开龙”到“送龙”是人们对龙崇敬的完整体现,人们相信“开龙”赋予舞龙龙具的神力,经过“送龙”还给了神,明年的舞龙才能再具有神力。

■ 竹篾编扎的龙体最后被火化烧掉,完成最终的“送龙”仪式,整个舞龙活动也在熊熊火焰中落幕。

社    火

千年一社人火腾

    春节期间,几乎每个地方都要举行热闹而隆重的『社火』,它是中国乡村普通民众的狂欢,如同西方国家圣诞节的盛装游行。在『社火』令人眼花缭乱的狂欢形式里,积淀着自上古以来的深厚文化韵味。

■ 在『社火』令人眼花缭乱的狂欢形式里,积淀着自上古以来的深厚文化韵味。

热土情深闹“社火”

“社火”产生的年代相当久远,它来源于古老的土地与火的崇拜。社,即土地神;火,即火祖,是传说中的火神。在以农业文化为主的中国,土是立足之本,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火是熟食和取暖之源,也是生存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古人类凭借原始思维认为火也有“灵”,并视之为具有特殊含义的神物,加以崇拜,于是形成了尚火的观念。后来,宫廷里逐鬼驱邪的祭祀仪式传入民间,逐渐演变为祭神、娱神、迎神的赛会,后来又慢慢地加进了原始歌舞、杂戏表演等诸多因素,经过几千年的沿袭传承,就演变成了如今春节期间的“社火”活动。

■ 关公在为孩子“点红”,据说能够免去一年的灾难。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改变,“社火”仪式中敬神的意味被削弱了很多,而更多增加了娱人的成分,并且逐渐成为规模盛大、内容繁复的民间娱乐活动。如今每到春节的正月初一到十五,陕西、山西、甘肃、东北等地都要举行丰富多彩、名目繁多的“社火”活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陕西陇县和山西潞城县的民间“社火”,两地的“社火”已被评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据考证,陇县“社火”是我国保留最完整的原生态民间文化历史遗存。
除了单纯的敬神和祈福,从族群层面来讲“社火”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血缘——族”是中国农民社会关系的纽带,在“社火”中 ,“社”超越了血缘,以村社结为纽带。最典型的就是陕西关中一带,在那一带的古乡俗中,大年三十至正月初一,阖家欢聚(凝聚以“家”为单位的直系血缘关系)。从正月初二开始走亲戚,由近亲至远亲(凝聚五服以内的旁系血缘关系)。大约初八前后,以“族”为纽带的交流逐渐结束,以“社”为纽带的社交活动逐渐活跃起来,至正月十五达到高潮,其典型仪式就是“社火”,“族”与“社”在春节民俗活动中分阶段显示出其重要性。一年365天,一年一度的“社火”活动是统一全村意志、凝聚一社心力、图求新年“一社人火腾”最热烈有效的形式。每逢村里耍社火,所有人不分贵贱贫富,一律平等;“箱子”“响器”全部公有;凡“社火”所需的人、马、车、钱,无须摊派,以奉献为荣。几位有德有识、足智多谋、懂戏的老者出任社火会长,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村社与村社之间的社火是要比赛的,叫做“斗社火”。你扮龙王,我就演哪吒;本村多曹姓,邻村偏要出一个“火烧曹营”,以压倒对方而后快。所以民间把出什么节目叫“谋故事”,所谋内容皆属机密,只由社火会的核心人物掌握。参斗双方的阵容,打的脸子(脸谱),穿的蟒靠(服饰),拿的把子(道具),耍的奇招,旗、炮、锣鼓、车马乃至于社火队伍出村先后都是比高下的内容,借以炫耀本村社的财力、人力、心力。赢了,预示一社人全年火腾吉祥;输了,一社人全年晦气。如果某村斗输了,往往会派下探马向对方下战书,约定某日再比高下,在这时“社”就超越了“族”。社火艺术也在欢腾与比斗的过程中越发红火精进了。

■ 社火队出发前的化妆工作大都由村民们自己完成。

延续千年的上古奇葩

“社火”的种类很多,各个地区也多有不同,但中原地带的社火仍以其独具特色和种类丰富而独占鳌头:角色骑骡马扮装如古代将士者,叫“马社火”;以钢筋作骨,将角色凌空巧妙悬扎者,叫“高芯社火”;踩高跷者,叫“高跷社火”;以马车、牛车(今已改用汽车、拖拉机)载角色,如古时战车状者,叫“车社火”;单人列队步行者,叫“地社火”;脸上化妆贴有疙瘩的,名为“疙瘩社火”;一人背一至数人的“背社火”和以方桌、大车轮或木板搭架成高台,多人或数十人将扮饰的角色抬着游行的“抬社火”现在已经极少看到了;最壮观的是“山社火”,属“抬社火”与“高芯社火”的综合体,规模特大,分上、中、下数层,悬扎内容也多,由数百大汉抬起如山状,但是现在也消失了;以反派角色扮成被刀砍斧劈、抽肠剖肚者,是恐怖的“血社火”,“血社火”的内容恐怖血腥且十分逼真,故叫“血社火”,又叫“快活”。随着“社火”娱乐色彩的浓厚,如今我们所说的“社火”已经不仅仅包括这些形式了,踩高跷、跑旱船、舞龙舞狮等活动也都被包括在内。可以这样说,现在在很多地区,我们所说的“社火”其实就是一个欢庆活动,是一个人人可以参与的狂欢节。

■ 用钢筋做架隐藏于服饰中,将角色凌空巧妙悬扎者叫“高芯社火”。

正是因为“社火”种类多,且多存在角色扮演,所以就诞生了“社火”脸谱。脸谱是从古代“假面”“涂脸”发展而来的,因而堪称我国最古老的脸谱之一。据民间艺人介绍,周朝时,周武王率兵伐纣,大军行至麒麟山下,被驻守山下的闻太师挡住去路。姜子牙计上心头,让士兵戴上了神兵天将的面具上阵叫骂,个个威武凶煞,好似天兵下凡。闻太师不知真假,以为天意,拔寨而逃。此事传入民间后便产生了画脸谱逐鬼的民间习俗,并逐渐融入到了“社火”中。陕西是周朝的发源地,有些社火脸谱还残存着周文化“大傩”涂脸的遗痕,从殷商青铜器上的饕餮、夔龙、夔凤等图案看,社火脸谱也不乏带有商代的遗风。社火脸谱人物众多、古朴无华、开脸严谨、用色讲究,艺人们编了一整套用色的口诀,以颜色来标志忠奸、善恶、美丑。民间艺人还根据自己编的画眼、画眉、画口、挂髯等口诀,对不同人物进行不同的脸谱设计,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加进象征性、寓意性的纹样,使人物的身份、性格一目了然。

■ 社火中的脸谱可以让人对其身份一目了然。

历史悠久、内涵深邃的“社火”既古老淳朴,又绚丽斑斓;既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又浪漫神奇,它是我国珍贵的民族文化瑰宝。经历了几十代的发展和艺术风格的确立,社火艺术也日臻完美。“小初一,大十五”,人们通过耍“社火”,看“社火”来诉说一年的丰收喜悦,祈求祝愿来年的风调雨顺、幸福安泰。不论“社火”过去是怎样的,现在又如何,用民间老艺人的一句话来阐释“社火”是最合适不过了,那就是“一社人火腾”。

■ “转九曲”属于一种民间风俗性祭奠活动,人们为的是祈求神灵保佑,在一年内驱逐邪魔,消灾免难。

团团圆圆 过新年

>>> End <<<

精彩版式呈现

本文原刊载于《文明》杂志2008年02期

微信号 :dameimv2017


(0)

相关推荐

  • 甘溪灯会

     甘溪灯会 龙灯又称龙舞,是一种古老的中国民俗舞蹈.反映了古代中国人民对龙的崇拜.板凳龙又称梅竹灯, 是起源于江浙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之一,在集体所有制以前普遍存在于我国南方各省市的年度盛大活动.这一元 ...

  • 散文||花灯的记忆【征文】

    花灯的记忆 大人盼挣钱,细娃儿盼过年.提起年味年俗,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压岁钱.贴春联以及年夜饭.但如今长辈给晚辈发压岁钱,晚辈一改过去那种磕头捣蒜的礼仪,长辈手机上轻轻一点,晚辈便收到微信红包,说来说去 ...

  • 【散文】木春‖闹春

    散文|闹春 文/木春 说到"闹春",总是那么热烈喧嚣,那么生机勃勃,那么气象万千,那么光彩夺目! 不等寒风转暖,不知什么时候绒雪覆盖的枝头上绽出了黄色的花,腊梅以傲寒的风骨传递着春 ...

  • 【翁昕鹏】有趣的元宵节

    有趣的元宵节 福清实验小学  三年一班  翁昕鹏 指导老师: 何娟玲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也叫"元夕节"."灯节"."灯夕 ...

  • 解读春节的十个关键词(上)

    2021年的春节即将来临,我们精选出春节的十个关键词,力图展现春节那些最具传统味道的细节,唤起人们对春节传统文化的记忆与热爱,也借此向全世界展示独属于我们中华民族的精彩. 狂欢中国(上) 解读春节的十 ...

  • 京东集团(JD.O/9618.HK)年报解读:“成长性”为关键词,如何抢滩下一个十年?|净利润

    原标题:京东集团(JD.O/9618.HK)年报解读:"成长性"为关键词,如何抢滩下一个十年? 来源:格隆汇 "流水不争先,争的是滔滔不绝",用这句话来形容京东 ...

  • 老照片 | 风雨沧桑六渡桥 解读1931年老照片(下)

    永大布店与武汉交通公司 肖家院前面的一栋两层楼房为三民路7号,是租绸布公会的地基.1930年,永大布店承租该地基,由杨汉昌营造厂建造4层钢骨水泥楼房,地租按一般标准减半,约定15年后房地无偿交还业主. ...

  • 解读政策百股涨停下的新经济概念

    大盘在美股大涨及贸易战态势得到缓和的刺激下大幅高开 1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2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3.航空航天装备,4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5先进轨道交通装备6,节能与新能源汽车,7.电力装备(深 ...

  • 《红海行动》超越《唐人街探案2》成春节档冠军,下一站《美人鱼》!

    看过很多电影,也经历了不少春节档,但是像今年这样精彩的,确实是头回! 众所周知,一到黄金档期,都是电影扎堆上映的日子,更何况是春节档这种黄金档期中的黄金,更是大家不容错过的好机会,而今年的春节档,相比 ...

  • 污水厂实战篇二---春节难消停(下)

    A污水厂,工艺为卡鲁赛尔2000型氧化沟和改良型氧化沟工艺,日处理水量为35000~40000吨,冬季的污泥浓度一直控制在25000~3000mg/L,日常三套卧螺式离心机24小时脱泥,每日脱出去的剩 ...

  • 安筱鹏:十个关键词勾勒数字化转型

    编者按: 在安筱鹏博士看来,太多的数字化转型的概念造成了"新概念雾霾",遮蔽了数字化转型的本质. 如何理解和认识企业数字化转型?十个关键词也许可以勾勒出数字化转型的本质. 导语 今 ...

  • 解读:金融机构数字化发展趋势下,BIV金融科技沙盒的作用

    近几年,在数字人民币背景下,金融科技创新以不可抵挡之势席卷全球,众多金融机构的数字化转型也已迫在眉睫.然而,转型创新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且耗时.耗力.耗资.英属维尔京群岛于2020年最新推出金融科技 ...

  • 十个关键词讲透数字化转型的本质

    [导读]2019年4月28日,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举办的高教论坛上,阿里研究院安筱鹏博士围绕"数字化转型2.0"进行了主题发言,以下是发言主要内容. 今天,我们业界关于企业数字化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