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红柑与小青柑该选哪种?
甜口选红,爱清爽选青,慢性子选红,急性子选青!
柑普,好喝、易泡,集美貌与品饮为一身的茶界新宠。
以柑皮为容器,用普洱做内里,当两者邂逅,碰撞出醇厚芳浓的独特滋味。加之,其便捷的品饮方式,更是成为现代都市人办公室里的轻奢生活美学。
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一颗小小的柑普,早已牢牢占据近年来茶叶品饮话语权。它的存在,同时席卷了几乎所有的普洱茶商家。
时至今日,柑普已然演变成了普洱茶的一个种类。
目前市面上售卖的柑普茶产品有小青柑(也称青柑仔)、青柑(也称大青柑)、二红柑及大红柑陈皮普洱,如果采用熟茶原料相同,加工方式一致,这几种柑普茶产品还是会有所差别的,因为新会茶枝柑不同的生长阶段,柑皮形态大小及内含物质还是有所不同的。
但如果问:小青柑与大红柑两者之间,到底有何区别?相信仍旧有部分茶友一头雾水。今天,我们将为大家做一次小青柑与大红柑的差异解读。
区别一:采摘时间
柑仔的采摘时间早于青柑,尚处于幼果阶段,皮厚生硬,加工工艺难度较高,油室密布且细小,味苦涩香馥郁。故润元昌柑仔普洱所用柑仔7月末就开始采摘生产,必须在9月前完成采摘生产,保证了柑皮原料丰富的果酸含量与其他营养物质。²青柑一般默认为采摘于农历立秋至寒露期间(即10月左右)所加工的皮,此时果皮尚未着色,外表色泽青褐色甚至青黑色,油室点微凹且密,不显皱缩,质硬皮稍厚,味辛气香;二红柑指采摘于农历寒露到小雪期间(即11月左右)所加工的皮,介于青果与熟果之间,故表皮褐绿中有微红,皮质稍薄带软,油室凹孔较大,味辛苦中稍带微甜;到这里大家肯定能明白大红柑了:采摘于小雪至小寒期间(即12月左右)所加工的成熟柑皮,皮薄质软,表皮油孔较粗糙。
区别二:柑皮差异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小青柑、大红柑,其实说的都是柑普茶的分类。
因其所选不同时期的柑皮差异,制作柑普时沿用了柑皮分类,将柑普大致分为青皮普洱及红皮普洱。其中,完全成熟的大红柑与“青少年”状态的小青柑最具代表性。
写到这里,我们不得不对柑皮分类做几个纯粹概念上的解释:
根据《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规定,柑皮根据采收时期可分为柑青皮(青皮)、微红皮(黄皮)及大红皮(红皮)。
柑青皮(青皮):指果皮未着色,生理未成熟时(通常指农历立秋至寒露)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这个时段的柑果称之为青柑。
外表色泽青褐色至青黑色,有无数微凹入的油室,不显皱缩。内表紧密光洁,雪白、淡黄白至棕红色。质硬皮薄,味辛苦、气芳香。青皮的油酮类物质丰富,所以成品青皮含有丰富的挥发芳香油,泡水时更耐泡。
青皮普洱:用青皮和普洱茶制作而成的柑普。
微红皮(黄皮):指果皮开始着色,但未完全着色,生理仍未充分成熟时(通常指农历寒露至小雪)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介于青果与熟果之间,也叫二红皮、黄皮。这个时段的柑果叫二红柑。
外表色泽褐黄色至棕黄褐,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较明显。质较硬,皮较厚,味辛带苦略甜。苦涩中略带有清甜之味。
二红皮普洱:用微红皮制作而成的柑普。
大红皮(红皮):指果皮已基本着色,生理已基本成熟时(通常指农历小雪至小寒)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也称为红皮。这个时段的柑果称为大红柑。
外表色泽棕红色至红黑色,有无数大而凹入的油室,皱缩十分明显。内表雪白、淡黄白至棕红色,海绵浮松状明显。质软皮厚,味辛带甜香。冲泡后滋味温和甘甜。
大红皮普洱:是指用大红皮与普洱茶制作而成的柑普。
区别二:口感滋味
实际上,因所选用不同生长程度的柑皮,青皮柑普与红皮柑普在口感滋味上也有着各自分明且独特的差异。
小青柑,处于“生长”期,质硬且皮薄,味辛气香。
所以用小青柑制作的柑普茶,通常风格清新。
一款品质较高的小青柑,茶汤橙红透亮,香气纯净馥郁,以柑皮的果香为主,熟茶的甜香为辅,香气饱满圆融,相得益彰。茶汤入口稠厚爽利,果甜香四溢,口腔内有非常明显的清凉感。尾水糯滑,果香依旧。
大红柑,已然成熟,质软皮厚,味辛带甜香。
而用大红柑皮制作的柑普茶,口感较为甜润醇厚。
一款品质较高的大红柑,茶汤红浓透亮,第一泡熟果的甜香较为浓郁,第二泡开始茶香渐起,果香与茶香交融尽数沉于汤水中,入口细腻绵滑。果香的甜美与普洱熟茶的醇厚处于一个很好的平衡点,甜度好,饱满而又醇厚。
此外,还有几点比较直观的:
外形,柑普茶的大小一般为小青柑<大青柑<二红柑/大红柑(果子的大小到二红柑阶段基本就定型啦,所以与完全成熟的大红柑相差无几);
内含物质方面,果酸含量小青柑>大青柑>二红柑>大红柑,这也是为什么小青柑香气比后者浓郁的原因,而糖分则相反,小青柑<大青柑<二红柑<大红柑。
口感方面,小青柑柑味浓郁,刺激较大,而越往后生长成熟的大红柑因糖分较多,口感较为温和醇口。
收藏方面来看,小青柑、大青柑等糖分较少,防虫效果最好,较好收藏,而二红柑、大红柑含糖分较高,储存收藏可要多加注意防虫了。
实际上,因为小青柑采摘时尚未成熟,具有一定的涩味以及果皮辛味。相比选用“成年”红皮制作的大红柑而言,前者多了一份果的辛香,在口感上更加清爽,后者则甜度更佳。
因此,这也使得小青柑需要更多的时间存放,与熟普的融合效果也会更佳。
关于柑普的存放转化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购买后柑普后,往往不太注意其存放。但相比普通茶叶来说,柑普存放的风险相比更高。在其容易吸收水分的前提下,存放需谨慎!
专家建议:柑普的日常存放一定要控制温湿度,保存在洁净环境中,防止因二次返潮造成发霉。尤其在梅雨以及容易回潮的南方地区,置于通风透气的室内存放。储存前还要仔细查看,确认容器的彻底干燥。
特别注意以下存放要点:
一、远离湿度大、温度高的地方;
二、请勿与有杂味、异味的物品同放;
三、请勿放入冰箱(柜)内存放。
结束语
事实上,击中大众需求点,成为柑普类产品走红的理由。无论怎样,柑普的品质一定是最重要的因素。而对于一款优质的柑普茶,不同茶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感喜好与功效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柑普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