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教师怎样提出好问题?


  一位好老师绝对不是照本宣科地讲课,而是在授课过程中经常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有研究表明,教师35%~50%的教学时间都用于提问。但是不同的问题,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不同,课堂效果也千差万别。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思考在教学中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怎样提问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我们应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我们可以把提问按照不同的维度进行分类,但大多数问题的目的都在于检测知识掌握的程度和学生的理解程度。比起相对低认知的问题(封闭性、以事实为基础的问题),教师会更多地提出一些高认知的问题(开放式结尾、可评估的以及具有推理性的问题)。
  1991年,威廉·维纶提供了很多项针对教师提问的研究总结以论证该论点,1998年科顿的文学评论更进一步地证实了这一观点。起初,这项统计数据得出的这个结论——为开发学生高阶思考能力与深度理解能力提出高认知问题非常重要,让教师们倍感压力,但是,科顿也总结说在激励能力更高的学生反馈或者提升学生学习所得上,高认知问题并不是绝对优于那些低认知问题的。


  尽管高认知问题被认为更有价值,但在课堂上融入低认知问题对于教学而言同样重要。

  因此,我们可以首先利用低认知问题了解学生的理解程度,然后再走向高认知问题,也就是说,按照布鲁姆分类法层层递进:
   你怎么看?
   你为什么这么看?
   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们都赞成吗?
   你有理由吗?
   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
   你确定吗?
   你的证据是什么?
  二、我们应该如何提问?
  目前,课堂上最常见的还是让学生举手回答,但这种方式有着明显的缺陷。比起那些自己选择坐在角落里做白日梦的学生,更令人沮丧的是那些在角落里静静地举着手等待老师点名的学生。更直接的提问方式,比如随意挑选学生回答,只是解决诸多问题的其中一个方法,课堂实践证明用单一的提问方式提出很多问题很容易就让学生走神。
  提问方式要多样化,并能让所有学生都参与其中。
  三、回答问题前,我们应该给孩子留多少思考时间?
  根据统计数据,征询问题答案之前大多数教师平均会给学生1秒甚至更少的思考时间。科顿建议比较科学合理的等候时间应该在3秒左右,越是高认知的问题,给学生的思考时间应该越长。
  四、学生不知道答案或者回答不正确时,我们该怎么做?
  我们希望给每一个孩子建立积极向上且让他们感到安全的学习氛围,“更高的挑战,更少的恐惧”是一位校长大卫·哈德森总结的一句箴言。遗憾的是,当一个学生因为他们不知道问题的答案而看起来很失败的时候(另一个原因是我们可能又退回到举手提问的教学模式),我们的努力就会随之土崩瓦解。
  对于教师来说,处理错误答案的方法绝对是一门艺术,不同的处理方式可能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或者完全将他们击垮。我们欢迎那些错误的答案,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了解学生们的知识差距,为我们提供教学的另一种思路。
  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机制,让学生思考、恰当地参与以及多层次解剖问题,并减少他们对于答错问题的恐惧。
  当学生们举手想回答问题时,请眼神示意你接收到了他们的要求,再稍等一会儿,等到更多学生举手,以营造出一个紧张的氛围,就好像说你正在挑选那名知道答案而又最值得表扬的学生。然而,举手回答的本意在于提出一个问题,而不是回答问题。对于教师来说,延长等候时间相对容易的做法是停下来倒数3、2、1,绝不要在抛出问题之前就点出回答者的名字,这样会给其他学生这个信号——此问题与我无关。你的问题同样可以通过“不举手技巧”或“流动的问题”得到进一步提升,先前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引出后续的问题并让新学生参与其中。
  等候时间可以融入各种具体方法中,比如,让学生思考、讨论、互相商量,这些方法让他们分享自己的知识、想法和观点,从而增加自信以及答对问题的可能性。一个简单的变化可以使一个观点变成一个问题,让学生们更加容易地告诉你他们知道什么——也许是一个他们为什么支持这个观点的原因,而不是一个总结性的正确答案。
  当学生感到无法给出一个答案或他们给出的是一个错误答案时,教师需要给予他们进一步了解这个问题的相应支持。像这种情况,你可能并不希望学生放弃回答,这就要给予他们更多的时间,你可以这样说,“没问题,你先想想,一会儿我再过来问你”,让学生有一些时间可以翻查资料或询问他的同桌,或者这么说:“好吧,那你告诉我关于这个问题,你都知道些什么呢?”这便为他们创造了一个可能给出部分答案的机会,然后课堂可以继续针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当学生提出了一个错误答案时,教师应该说:“我知道为什么你会这样说。”错误的答案往往源于对概念理解有误,所以也恰恰提供了去进一步探索它的机会。事实上,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错误答案的原因,而不是犯错这一事实。
(0)

相关推荐

  • 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课堂提问,需要掌握这五大环节

    作者:韩琴        编辑:王璐 教师要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必须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掌握课堂提问的策略. 宏观层面上的策略即课堂提问设计,通过设计一节课的提问框架确保各个问题相 ...

  • 龙岗教师涂丹妮获省赛冠军,把教育教学的内功修炼在课堂上

    来源:读特 4月21日至23日,广东省中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大赛在东莞松山湖实验中学举行,来自全省二十多个地市.省直属学校的93名初.高中语文教师同台竞技,龙岗外国语学校语文教师涂丹妮脱颖而出. ...

  • 课堂上,教师千万别触这16个“雷区”

    很多老师应该掌握的课堂技巧和不该犯教学错误往往只有一个概念的区别,要是可以拿捏好分寸和尺度的话,对于老师们的教学效果和班级的整体形象都会有很大的提高. 1.只管讲课,不管组织教学 这样的教师或个性过于 ...

  • 上好课是教师的立身之本

    上星期,学校组织了期中考试,这周,针对考试情况,各学科.学校都进行了质量分析.我参加了两所学校的质量分析会,听了老师的分析,感觉无论是学校,还是老师,对于考试和分析都很认真,他们所阐述的报告有数据,有 ...

  • 能够上出真正金课的教师,必定是真正的学者【一点资讯】

    当前,我国各高校正在殚精竭虑.勇往直前地贯彻教育部大力"打造金课,消灭水课"的指示精神,开发与建设大学金课. 在此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或矛盾.为了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必须通过理论 ...

  • 课堂上“学生能学的老师不教”

    课堂上"学生能学的老师不教" "学生能学的老师不教"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容易. 我们要分清学生哪些自己是能学会的,就要对学情了如指掌. 了解学情,一是建立 ...

  • 课堂上“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做”

    课堂上"学生能做的老师不做" 在霍尔果斯市,缪建平有幸参与到幼儿园的研讨中.在给小朋友上课时,缪建平请一个小朋友帮缪建平去搬一张小椅子.同班的老师赶紧起身想去帮忙,缪建平也连忙摇手 ...

  • 课堂上“学生进一步,老师退一步”

    课堂上"学生进一步,老师退一步" 缪建平认为:坚是一种挺拔,而守却是一种柔情.坚是坚执,坚执住生命中所不愿放弃也不能放弃的.守则有一种思往古之悠情的情怀,一种古道热肠的衷情. 所以 ...

  • 课堂上“学生问老师,你去问他(她)”

    课堂上"学生问老师,你去问他(她)" 在课堂听课时,缪建平很关注课堂上学生有没有疑问,课堂环节中老师有没有时间让学生质疑或提问.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学得轻松,没有任何疑问,缪建平评 ...

  • 程红兵:课堂上,你注意这3个细节了吗?

    程红兵:课堂上,你注意这3个细节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