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组诗系列5:杏花开了

杏花开了

杏花开了

又红又白

如胭脂万点

占尽春风

荡漾着富足与安康

每年这时

您都不约而至

看着这片杏林

我分明看到您站在枝头灿烂的笑脸

您看病从不收费

诊金是种一株或几株杏树

杏子熟了

行人随意采摘

自行留下谷子

于是乎——

有了粮食

天灾人祸之时

这里便是人间净土

杏林暖了春天

春天催开了杏花

天地无言

大医有爱

于是乎——

这片杏林成了药房

成了大山

成了大众的依靠

晋时您被诰封为太乙真人

宋徽宗称您升元真人

但您只愿意

做一名自在的道士

做一名行走江湖的郎中

您更愿意

化身为每一朵杏花

守护那一片杏林

在信阳福州庐山

处处有您的化身

有您的故事

您说——

南国有茶

深巷明朝卖杏花

噢——

杏花开了

注明:

董奉,又名董平,字君异(君平、昌),号拔墘,候官县董墘(董厝)村(今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人,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生于三国乱世。董奉少年学医,信奉道教。年青时,曾任候官县小吏,不久归隐,在其家村后山中,一面练功,一面行医。

董奉医术高明,与谯郡的华佗、南阳的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为杏林文化的开山鼻祖。据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记载:丙午四十年,汉后主禅建兴四年,吴孙权黄武五年,王(士燮)薨。初,王尝病。死三日,仙人董奉与药一丸,以水含服,捧其头摇捎之。少顷即开目动手,颜色渐平。复明日,旋能起坐。四日复能误。遂复常。董奉医德高尚,乐善好施。据东晋葛洪《神仙传・卷十》记载:“又君异居山间,为人治病,不取钱物。使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君异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消二万余斛,尚余甚多”。留下了“杏林春暖”的千古佳话。

(0)

相关推荐

  • 华县杏林李坡村的传说(附村景)

    立足今日华州  尽览风土人情 说百姓  聊历史  笑看传说 (部分文章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小编及时删除) 近日,  经渭南市文物旅游局初验,陕西省旅游局组织评定,决定授予渭南市华州杏林镇李坡村& ...

  • 名医组诗系列2:对话文林郎

    对话文林郎 学校药园的一草一木 都是中药 每次看到它们我想都会到<本草纲目> 都会想起您 它们身上的精灵 便是您的名字 今天是立春 看着盛开的曼陀花 我似乎又看到您的身影 您走过了漫长的冬 ...

  • 名医组诗系列3:梦见华元化

    梦见华元化 假如我能够穿越 我要回到三国时代 我要对即将行刑的刽子手说 刀下留人 你杀华佗一人 即是害千万条人命 你救华佗一人 可有无量无边功德 曹孟德对我冷笑 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我苦口婆心 我可以 ...

  • 名医组诗系列4:大医孙真人

    大医孙真人 我仔细端详墙壁上的画像 我在思索 您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您的年龄是个谜 一位在历史上讲不清年龄的百岁老人 您是太宗皇帝的座上宾 您是老百姓的及时雨 甚至老虎也找您看病 我猜-- 您是伏虎罗 ...

  • 名医组诗系列6:采访皇甫谧

    采访皇甫谧 我说 当年很多人称您是浪子 您苦笑-- 往事不堪回首 少不更事 游手好闲 心不入道 幸好叔母一言惊醒梦中人 我说 历史上会种田的读书人真不多 您微笑-- 带经而农 种田为吃饭 读书为信仰 ...

  • 名医组诗系列7:孩子王钱乙

    孩子王钱乙 钱乙先生,您是孩子的王 您的名字,是孩子们的保护神 您是儿科之圣,幼科之鼻祖 从宋仁宗到宋徽宗 从宋朝到今天 千千万万的孩子 上至王孙贵族 下至平民百姓 都得到您真挚的保护 您有个不幸的家 ...

  • 名医组诗系列8:有趣叶天士

    有趣叶天士 您常常出现在电视剧里 出现在说书人的故事中 出现在武侠小说之中 而昨天夜里 您悄悄地来到我的梦里 若远若近 似真如幻 我知道 我们的缘分来了 您出生在苏州 那是一个让无数文人骚客牵挂的地方 ...

  • 名医组诗系列9:全才徐大椿

    全才徐大椿 站在您的面前 我内心通透 我有勇气跨越任何一条河流 但您是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 我唯有敬仰 我不知道如何称呼您 因为您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您精通道家 注释的<道德经>被<四 ...

  • 名医组诗系列10:大侠傅青主

    大侠傅青主 大侠出西山,纵横云海间. 生为两朝人,始认一种恩. 自小好身手,笔墨更如刀. 一生终不仕,救国和救人. 十五即博士,二十为廪生. 三十执书院,门生若庭市. 自称尽可死,不死复何年. 四十为 ...

  • 脉气究竟是如何形成的?明代名医李时珍:离不开元气、胃气和宗气

    血液循环能够正常运行,靠什么?用中医的话说,需要脉气.脉气是怎么形成的?李时珍在<濒湖脉学>里是这样说的,"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