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24|推己和及人

今天,我们讲一句:“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
这一句的意思是:对待父母的平辈,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自己同堂的兄长,要像对待自己的亲兄长一样。这一句主要是讲孝悌的拓展。
有句话,讲得很好,“严以律己,宽以待人”。不过我认为只有少数人能做得到,因为“律己”和“待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律己”往往涉及到一种比较严谨的生活方式。尽管今天不提倡“苦行僧”一类的严谨生活,但富贵的时候似乎更难“律己”。而“待人”,主要讲如何同别人相处的问题。大部分人都说要善待自己,意思是要对自己好一些。不过真正对自己好的人,能否也对别人好呢?而且怎样才算对自己好呢?
简单地说,“推己及人”就是用对待自己的态度来对待别人,不过这样能行吗?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比如在饮食上,怎么样才算吃得好呢?我想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有人觉得简简单单就是对自己好;有人一定要有酒有肉;有人吃饭喜欢下馆子,也有人吃饭喜欢自己动手;有人要求吃得精致,有人追求重口味。所谓对自己好,很明显是一个比较主观的问题。但从健康饮食的角度来说,《黄帝内经》的说法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并且要求在饮食上努力做到“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黄帝内经》认为在饮食上所谓的“好”,就是要努力做到营养均衡,把握好分寸。对于那些习惯大鱼大肉、大吃大喝的人,他们应该是认为那样的饮食就是对自己好。在我看来,“认为那样的吃法才是正确饮食”的人是做不到推己及人的。所以,我们在说“推己及人”要特别注意,因为所谓的“好”带有主观的判断,但是“过犹不及”,过了就一定不好。
《论语》中也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换一个角度,“己所欲”能够“施于人”吗?这又引出一个新的问题。事实告诉我们,“己所欲”不一定可以“施于人”这个问题很值得家长和教师思考。教师说,我是过来人,这样做才适合学生,听老师的话才有前途;家长说,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还多,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所以孩子要听父母的安排。有些家长认为“那个学校好,那个专业好”,所以常常是有意无意地引导孩子往某个方向发展,这是典型的“己所欲,施于人”。当年初三的时候,我记得班主任曾说过,是高考改变了他的命运,所以他希望我们都应该努力考上高中,然后上大学。但我们班有个同学偏偏不听,去读中师,三年后做了一名小学老师,现在是一名中学教师;而我读了三年高中,再读了4年本科,现在也是普通的一名教师。现在我们两人相差并不算很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正确的;“己所欲,施于人”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是必要的,而且问题的关键还是“自我觉醒”,也就是只有真切地明白“我是谁”“我要去哪里”等问题,才能知道自己的“欲”,以及如何“施”。
“律己”与“待人”,“欲”与“施”的问题都应该围绕一个中心,那就是认识自己。也只有认识了自己,才能做到如同《弟子规》说的“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那样。对待自己的父亲,和对待与父亲同辈的兄弟;对待自己的亲兄弟,和对待堂兄弟在一定范围内是有区别的,但从广泛的角度来说又是没有区别的。儒家讲的“爱有亲疏”和道家讲的“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都是对的,但前提是你的观念得正确。无论是从纵向来看自己的人生,还是从横向来看待身边的人和事,前提是你正确了,世界才会正确
推己是修身,及人是行善,这都不是容易做得到的事情,但只要你真心去做,亦并非难事。当然也只有真正把“推己”的事情做好了才能“及人”,这是一个由自己到他人,由自己到众生的过程。只有懂得“及人”才能真正明白“推己”就是修身,并且这是修身的重要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