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狂傲的一首词,开篇7个字大气磅礴
苏轼最狂傲的一首词,开篇7个字大气磅礴,最后一句霸道无比文人一向都有傲骨,尤其是才华绝伦的文人,恃才傲物的性格无可厚非,比如大名鼎鼎的李太白。苏轼,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他的才华可以与李太白相提并论,两人性格也非常相似,潇洒、乐观和放荡不羁。李白的狂,在很多作品里都有体现,“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如此。
大图模式“十步一杀人,千里不留行”,也能看出李白到底有多狂,毕竟他有这个资本,不用刻意低调,否则就配不上谪仙人之称号了。比李白小三百多岁的苏轼,虽然没有李白身上的侠者风范,但内心的坚强与狂傲,丝毫不逊于李白,可谓伯仲之间。苏轼曾写下一首最狂傲的词,开篇7个字大气磅礴,最后一句霸道无比。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大图模式这首词非常经典,选入中学课本,几乎人人会背诵,同时也是苏轼最具代表的词作之一。神宗熙宁八年,虚岁三十九的苏轼,担任密州知州,其权力等同于隋唐时期的刺史,即一个州的行政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市长。了解苏轼平生经历的读者,应该清楚他的仕途情况,充满坎坷艰辛,确实走得很艰难。 苏轼作为一介文人,却拥有远大志向,梦想着建功立业,何况此时的他正值中年,这种想法越来越强烈。有一天,苏轼处理完公务,带着属下到城外打猎,一方面是为了散心,劳逸结合才能走得更远;另一方面,可以借此机会试试自己的弓箭技术,与以前相比,有没有退步。这首词描写的就是打猎的过程,以及苏轼的感想。大图模式开篇的“老夫聊发少年狂”,短短七个字,却让人读起来顿时感到大气磅礴,充满豪情壮志,一般人写不出来。不到四十的苏轼,自称“老夫”也没太大问题,给人一种老当益壮的感觉,而且人老心不老,内心仍然跟少年那般轻狂,不减当年之勇。 紧接着“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左手牵着猎犬,右边肩膀上端坐着猎鹰,浩浩荡荡的人群像疾风一样席卷山岗。可见这次外出打猎,苏轼准备充足,该带的东西都带了,并非要获得很多猎物,而是享受这种乐趣,最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大图模式“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既然大家都跟着我打猎,不能辜负你们的期望,用实际行动回报,且看我如何射杀猛虎,与三国孙权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上阙着重描述打猎的盛况,对细节也把握到位,连服饰都没有忽略。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打猎结束后,众人就地做饭,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苏轼畅快淋漓喝了几大碗,简直太痛快,心胸也更加开阔,豪气冲天。即使鬓角已有白发,暗示他不再年轻,但这又有什么呢?“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此处使用了典故,汉文帝派遣冯唐赦免镇守边关的魏尚。
大图模式苏轼想成为魏尚那样的人物,镇守在大宋边疆,承担起守家卫国之重任,虽死无憾。最后一句“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直抒胸臆,不拖泥带水,假如朝廷能让苏轼镇守边疆,他一定会尽全力拉开弓箭,奋勇杀敌,绝不让西夏士兵踏上大宋领土。 苏轼一生留下很多首词作,若论狂傲,莫过于《江城子·密州出猎》,不愧为豪放派的代表。只可惜,苏轼没有机会上阵杀敌,仕途屡遭磨难,心中抱负无处施展,令人惋惜哀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译文我姑且抒发一下少年的豪情壮志,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托起苍鹰,头戴华美鲜艳的帽子,身穿貂鼠皮衣,带着浩浩荡荡的大部队像疾风一样,席卷平坦的山冈。为我报知全城百姓,使随我出猎,我要像孙权一样,亲自射杀猛虎。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两鬓微微发白,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一样信任我呢?那时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就像满月一样,瞄准西北,射向西夏军队。注释江城子:词牌名。密州:今山东诸城。老夫:作者自称,时年三十八岁。聊:姑且,暂且。狂:豪情。左牵黄,右擎苍: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擎着苍鹰,形容围猎时用以追捕猎物的架势。黄:黄犬。苍:苍鹰。锦帽貂裘:名词作动词使用,头戴着华美鲜艳的帽子。貂裘,身穿貂鼠皮衣。是汉羽林军穿的服装。千骑卷平冈:形容马多尘土飞扬,把山冈像卷席子一般掠过。千骑:形容随从乘骑之多。倾城: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太守:指作者自己。看孙郎:孙郎,孙权。这里借以自喻。酒酣胸胆尚开张:极兴畅饮,胸怀开阔,胆气横生。尚:更。微霜:稍白。节:兵符,传达命令的符节。持节:是奉有朝廷重大使命。云中:汉时郡名,今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一带,包括山西省西北一部分地区。会:定将。挽:拉。雕弓:弓背上有雕花的弓。满月:圆月。天狼:星名,又称犬星,旧说指侵掠,这里隐指西夏。词中以之隐喻侵犯北宋边境的辽国与西夏。▲中心这首词通过描写一次出猎的壮观场面,借历史典故抒发了作者杀敌为国的雄心壮志,体现了为了效力抗击侵略的豪情壮志,并委婉地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赏析苏轼因此词有别于“柳七郎(柳永)风味”而颇为得意。他曾致书信于子骏表达这种自喜:“近却颇作小词,虽无柳七郎风味,亦自是一家,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此词开篇“老夫聊发少年狂”,出手不凡。用一“狂”字笼罩全篇,藉以抒写胸中雄健豪放的一腔磊落之气。接下去的四句写出猎的雄壮场面,表现了猎者威武豪迈的气概:词人左手牵黄犬,右臂驾苍鹰,好一副出猎的雄姿!随从武士个个也是“锦帽貂裘”,打猎装束。千骑奔驰,腾空越野!全城的百姓也来了,来看他们的太守行猎,万人空巷。这是怎样一幅声势浩大的行猎图啊,作者倍受鼓舞,气冲斗牛,为了报答百姓随行出猎的厚意,决心亲自射杀老虎,让大家看看孙权当年搏虎的雄姿。作者以少年英主孙权自比,更是显出东坡“狂”劲和豪兴来。以上主要写“出猎”这一特殊场合下表现出来的词人举止神态之“狂”,下片更由实而虚。“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下片前三句是说,我痛饮美酒,心胸开阔,胆气更为豪壮,虽然两鬓微微发白,但这又何妨?东坡为人本来就豪放不羁,再加上酒酣,就更加豪情洋溢了。“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两句是说,什么时候皇帝会派人下来,就像汉文帝派遣冯唐去云中赦免魏尚的罪名(一样信任我)呢?此时东坡才四十岁,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自请外任。此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西夏大举进军环、庆二州,四年占抚宁诸城。东坡因这次打猎,小试身手,进而便想带兵征讨西夏了。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抗击匈奴有功,但因报功不实,获罪削职。后来文帝听了冯唐的话,派冯唐持节去赦免魏尚,仍叫他当云中太守。这是东坡借以表示希望朝廷委以边任,到边疆抗敌。一个文人要求带兵打仗,并不奇怪,宋代诗人多有此志。“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末三句是说,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如满月一样,朝着西北瞄望,射向西夏军队。词人最后为自己勾勒了一个挽弓劲射的英雄形象,英武豪迈,气概非凡。此作是千古传诵的东坡豪放词代表作之一。词中写出猎之行,抒兴国安邦之志,拓展了词境,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为词的创作开创了崭新的道路。后又作出利箭射向敌人这种出人意料的结局,利用巧妙的艺术构思,把记叙出猎的笔锋一转,自然地表现出了他志在杀敌卫国的政治热情和英雄气概。作品融叙事、言志、用典为一体,调动各种艺术手段形成豪放风格,多角度、多层次地从行动和心理上表现了作者宝刀未老、志在千里的英风与豪气。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公元1075年(神宗熙宁八年),作者在密州(今山东诸城)任知州。这是宋人较早抒发爱国情怀的一首豪放词,在题材和意境方面都具有开拓意义。词的上阕叙事,下阕抒情,气势雄豪,淋淳酣畅,一洗绮罗香泽之态,读之令人耳目一新。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过片以后,叙述猎后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起卫国守边的重任。结尾直抒胸臆,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总有一天,要把弓弦拉得像满月一样,射掉那贪残成性的“天狼星”,将西北边境上的敌人统统一扫而光。这首词在偎红倚翠、浅斟低唱之风盛行的北宋词坛可谓别具一格,自成一体,对南宋爱国词有直接影响。作者对此阕也颇感自豪,在《与鲜于子骏书》中,他曾说此词“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自是一家”。可见这首词可能是作者第一次作豪放词的尝试,可见作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颇具文学底蕴。点评出猎对于苏轼这样的文人来说,或许是偶然的一时豪兴,但他平素报国立功的信念却因这次小试身手而得到鼓舞,以至信心十足地要求前赴西北疆场弯弓杀敌了。苏轼任密州知州刚四十岁。他是四年前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自愿请求外任,自杭州来至这北方边郡的。除了他在各地任上致力于地方政绩外,一直要求大用于世。当时西北边事紧张。熙宁三年(1070),西夏大举进攻环、庆二州。四年,陷抚宁诸城。“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就是指宋与西夏的战事。这首词上片出猎,下片请战,不但场面热烈,音节嘹亮,而且情豪志壮,顾盼自雄,精神百倍。同苏轼其他豪放词相比,它是一首豪而能壮的壮词。把词中历来软媚展开阅读全文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3368篇诗文► 3449条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