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北鲁南的乡村民俗——送火神
文:江宪武
图:来自网络
我小时候常听老人说,一进腊月,天上的各路神仙都到人间享受香火,四指长的草棒都有神。过完大年初一,到了初七要把火神送到天上去,初七是正日,要初八初九连三天,这个仪式很隆重。
火神是民间最古老的神之一,远古时代燧人氏教人钻木取火,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岁月,人们为了纪念他,把他称为'火德真君',建庙供奉。並把他的出生日正月初七定为火神节。那时家家都是低矮的茅草房,收获的庄稼秸杆存放在院子里外,烧的是柴草,处处是可燃物,一不小心烧个倾家荡产。重则火烧连营祸及四邻,因此人们对火神极为敬畏,送火神的仪式很隆重。
如果说正月十五闹花灯是儿童及姑娘们的节日,那么送火神则是我们这些男孩子的狂欢节。每年到初五初六日,我们这些半大小子就做着准备,首先找来柴草做火把,与其说找来不如说偷来更准确,因为那时家家缺吃少穿,自然烧柴也不足,大人要我们自己拾柴做火把,没处拾,只好偷来。
火把的形式很单一,弄来秫楷作骨架,挷上细软柴草,做成大约一米半长,碗口粗的圆柱体,太长了挥舞着不方便,太小了燃烧时间短没面子。每隔大约二十公分用细绳扎牢,有时还放入爆竹。
送火神要到火神庙,我们村就是供奉火神的火神庙村,虽然早已没有了庙宇,当然也没有了火神像,只有半米高的遗址,碎石烂瓦,但名气还在,周边村民都称为'庙台子',是方圆几个村子送火神的目的地。
正好我家住在离庙台子一百多米的地方,近水楼台,每年的这时我比他们还高兴,过了年初就盼望着,准备着。好不容易初七到了,盼到了天黑,我们从家里拿来早已扎好的火神把子,来到庙台子开始点燃,周围村庄的送火神的人纷纷向我们这里集中,迫不及待的点燃了火把。
或大或小的火苗舞动着,四周都是火光,像夜空的繁星。但大都不到地方就烧完,扫兴的打道回府。最热闹的是我们的庙台子附近。大家发狂似的边跑边舞动火把,那火迎风飞舞,越跑火越旺,呼呼有声,有时还劈叭作响。
我们有时舞成圆圈,黑夜中只见火光不见人形,有时舞成上下或左右的直线,像戏台上武将挥动的长矛,一也是只见火光分不清人面。从远处看,那挥动的火把有的像飞奔的火龙,有的像奔跑的银蛇。
还有的技高者故意显露,把火把舞成各种形状。如有大姑娘去看热闹,坏小子故意往她身边舞,做着各种怪动作,呼呼的火声吓得她们如飞地跑开。这时如果正好有捆在火把中的爆竹炸响,更是吓得一大群看热闹的人惊叫着跑开。
众多的火把挥舞着,照亮了黑暗中的半边天。人们欢呼着,奔跑着,跳跃着,着实是一个狂欢的节日夜晚。
舞动那火把不但要技巧还是力气活,刚吃了几天年饭,有的是力气,更是表现的时候,谁也不怕累。尽管天寒地冻,有的年份还是冰天雪地,不到一会就一身大汗,小掛能湿透,头上直冒热气,脚穿的毛窝子灌满了雪,但是真不觉冷。
这时手中的火把也烧得差不多了,这时才恋恋不舍地丢下余下的一小段火把喘息一会,身上的汗水还在流,感到凉凉的,头上的热气还在冒,汗水往下滴,但绝少有人得感冒。
天明起来一看,庙台子周围一片狼藉,烧成半截的火把到处都是,一会能拾一大堆,大多是作火把手柄的秫楷,那年头极好的烧柴。但谁也不敢拾回家,大人说那是给火神爷的供物,谁拾了火神爷准生气,他一生气就发火,烧你个一干二净,能是闹着玩的?
所以那些柴火就在我家极近的地方,也不敢拾回家。初八日初九日虽然照旧是火神节,要放火把,但远不如初七热闹,年集末会,柴草有限,扎不起更多的火把。
六七十年过去了,少年时饿着肚子送火神放火把己成了遥远的记忆,家家住砖瓦房,住楼房,不见烧火的柴草,现在农村也很少见火神爷发脾气,送火神这个节日恐怕也要淹没在历史中了。
以前盼过年是为了吃几顿饱饭,现在生活好了,每天比过年吃得还好,年味淡了也在情理之中,但是让孩子们了解些过去的年俗也是很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