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扯鸡蛋:中秋节后蛋价,或将“淡季不淡”?!!
自七月中下旬以来,在长达近两个月的时间内,鸡蛋期货一直跌跌不休(下图)!
在传统每年的鸡蛋需求旺季,如此长时间,超强度的下跌,过去是没有过的!
鸡蛋现货市场,套用当前最时髦的一句话,即使是今年夏季每年传统的价格高峰期被“按在地板上反复摩擦”!
但是,有句话叫做“利空出尽即是利好”!
鸡蛋期货近期的走势表明,触底反弹的迹象越来越明显!
周三到周五,期货主力2011合约尽管在交易中上蹿下跳,大幅度的波动,交易中几度直线跳水!
但最终每天仍在收盘时,顽强的以小幅上涨收阳线!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yLzE5MTMvMjE1NzIxMTM5XzNfMjAyMTAyMTkwMTU4MTY5NzQ=.jpg)
粗通蛋价规律的朋友都知道,蛋价每年在阳历3、6、11月份多是价格低谷!
按说今年有新冠疫情这个巨大的不确定因素,中秋节后鸡蛋行情严重不看好才是!
而且,中秋节后,鸡蛋行业还要面临猪肉价格下跌的利空因素!
中秋节前的蛋价尚且在3.5-3.8元/斤波动!而需求淡季的11月,2011合约,周五最高涨至3629元/千斤,超过了3.6元/斤的价格!
是谁给了资本市场众多投资人,看多11月蛋价的底气?
有人说,资本市场也有失误的时候,当初2006合约也是被看多,为啥最终今年6月蛋价没有涨起来、仍在低位徘徊呢?
其实,大家都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一般情况下,一个决策做的好不好,和决策带来的结果没关系。
未来是不确定的,所以判断一个决策的好坏,只能是根据决策的这一刻来判断,而不是等结果出来了再判断。
说白了,我们只能控制决策过程,不能控制决策成果。
虽然在今年清明节前后,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看好2006合约,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其后疫情世界范围内不断恶化!
尤其是国内六月上旬,北京新发地新冠疫情突发,对全国消费市场影响非常巨大。
六月初北京新发地新冠疫情突发,不在于感染了多少人,而是,包括中国最权威传染病学专家,曾经预言的“天热后病毒感染就会下降”的预言,让人高度存疑了!
所以,鸡蛋期货资本市场投资人,看好2011合约,自然有其背后重要的逻辑支撑!
那么,在当前在栏蛋鸡并没有出现超淘,11月蛋鸡“淡季不淡”的依据是什么呢?
请看下图: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上图我们可以看出,今年的六七月份,一日龄蛋雏鸡入栏,处于空前的低位(应该知道近期中小码鸡蛋,为何稀缺了吧)!
特别是7月的蛋苗鸡入栏量,甚至还不如受到新冠疫情冲击,交通被严重管制的2月份!
老井在过去的推文中,曾经跟大家讲过,让养殖户在有利可图的时候,果断淘汰低龄高产蛋鸡,无异于与虎谋皮!
最好的减栏办法就是:前推了4-5个月(蛋苗鸡育雏育成时间),蛋价低迷时期,蛋雏鸡入栏大降!
投资者看好11月蛋价的另一个逻辑是,按照惯例,中秋节后蛋价有个下跌期!
在今年饲料价格高涨的情况下,养殖户可能会因为鸡蛋达不到饲料成本价格,而大量淘卖低产蛋鸡!
加上节后虽然下跌,但价格仍远高于往年同期猪肉价格的消费替代效应,中秋节后的11月鸡蛋行情,完全有“淡季不淡”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