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幸福五件事,我们家创造的“微年俗”
一、睡个懒觉起来,放下事务,迎候三十。
二、小多洗澡,我和大多因为春联的一个“福”字出门去做鼠年的最后一次采购。一不小心又是一大袋吃的喝的。过节的开关一开启,我们都是那个冲动消费的人。
三、顺路去把她们的阿公阿婆接来一起过年。二老准备好过节的年菜都是经典,特别是那一碗筒子骨汤煮出的“长菜”,寓意好,味道更好,真的是长吃不厌。
我们完成春联张贴。之前夫人与小多已经完成了其他“张灯结彩”的工作。植绒材质立体灯笼是为张灯,牛卡通图案加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等新春祝福语串串挂起,是为结彩。从狗年到现在,这个仪式感的动作成了我们家的“年俗”。除此之外,还有某家蛋糕店的一个新年专属小蛋糕,替换了之前的一种“发糕”。这些都可以称作创造。细致观察,其实每个家庭都有自己大传承下的小创造,它们负载在某种仪式感的行动上,甚至某种糖果、水果、蔬菜、烟酒茶上。这里面,都藏着这家人之间彼此的故事、情感和记忆。
四、安顿好这边,去二姐家过年,爸妈被接过去了。有两三年没有和他们一起过三十了,而且今年那边一起过节的人也不多,那就过去吧。这就是一个家庭选择过节去向的理性与感性平衡。才组建家庭时,理想化地认为应该两边老人过来一起过。趁她俩小时实践过,事实证明,尊重才是最好的选择。所谓一起过,这是三个家庭的组合,没有长期的共同生活经历,一顿饭的时间也会很别扭,放在春节这种重要时刻。所以这是一道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互相尊重就是最好的答案。很多家庭痛苦的根源就是妄图把三个家庭“团结”如一,一旦不能就深感不幸福。这个被“施了法”似的执念里有孝道、亲情、夫妻感情、面子等多重包袱,背不动不用勉强。认真观察及反思,身处其中的每个人其实都可能无能为力。数学逻辑告诉我们,一道题的难易取决于其中的变量多寡。变量每增加一个,难度都将陡然提升。何必自寻无解之烦恼呢?
最近母亲状态不错,到二姐家也无任何状况,父亲高兴且放松。母亲抓着我的手说她的话,不管我听得懂与否。我们一起吃香蕉、车厘子,她还偏要喝我杯子里的茶水。我们不变的生活里总有一些极微小的细节表明,日子总是在翻新的。
吃完年饭,父亲母亲留在二姐家。父亲更加轻松地说笑起来。天下父母都应该明白,女儿才是父母真正的宝。
我差不多离开,回来接上岳父岳母回家,尊重他们的决定。
五、春晚电视只是一个伴听工具。我们四个展开了红包接龙游戏,抢到红包金额最多的人接着发。因为微信红包封面自制的缘故,今年的红包发放至少在我们家又掀起了新高潮。不仅找到了现成的封面,她俩还麻利地自制了自己专属的。一时间,发红包有了更多的意义。此外,我们都说大多成了“表情包”之王。
她的搞怪表情包还真是好玩,我们说,干脆去赚点钱吧。跨过十二点,吃下饺子。窗外的烟花爆竹声由密到疏,该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