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三:中国动画片为何不好看?
最近一直装修与搬家,偶尔抽些时间在公号里闲聊几句。今天在群里看见大家讨论余光中的去世、诗歌与人品争议,最后又延伸到其他艺术门类,比如电影与动画片的制作。有人特别指出中国动画片很差,甚至有中国人因此而移民:因为中国禁止了很多外国动画片进口,只能看很差的中国动画片。
哈,艺术与政治的关联真的是很大,并且最近的北京许多事其实与艺术也有关,因为我们要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天际线。美的神经就拉动了社会神经线。
我把话题拉远一些,从我了解的一个行业角度谈谈我的看法。
大约11年前后可能由于长期看电脑,我眼睛出了问题,连书都不能读了,不得不休息眼睛。我平时不交朋友,孤家寡人,也没有其他爱好,除了读书写字什么也不会,不能读书就如同一个死人了。怎么办?我感觉学绘画是我最好的选择,这部需要抠一个个小字,不费眼。但最终我挑选了与绘画很接近的一门科学:色彩学。
色彩学不是艺术,属于科学,主要涉及数学,但应用于艺术。
色彩在人类社会中无处不在,眼睛所及都是色彩的世界。
色彩既然是一门科学,就与人类文明层次有直接联系。所以,在群里回答群友的相关问题时,我简单的说:动画片的好坏直接与一个社会的文明水平相关,因为动画主要就是色彩呈现。
许多人知道文明学是宏观的,其实我特别注重微观的研究,宏观研究必须建立在微观之上,有位读者将文明学研究的微观和宏观关系解释为“波粒二相性”。宏观与微观之间不是隔离关系,是统一体,是一体两面。
色彩学这个看似与文明无关的微观学科,正是一个让我观察到整体文明发展的一个通道。色彩学的起源、发展乃至应用领域无不体现了文明的波动,所以它与整体宏观文明息息相关。
色彩学的研究牵涉生物学、物理学、数学,当然通过逻辑进行整合研究,最终工业时代发展的大量应用需要促使色彩学再次跃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并且我还注意到,色彩学的兴盛预示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层次,色彩学不发达的国家肯定是落后国家。中国的色彩学不进不发达,甚至色彩应用史是畸形的,因为皇家垄断了其中一色,明黄,导致整个的色彩闭环缺断,所以中国人的全色设计很差,比如在绘画领域被迫歪向水墨黑白画——而中国的彩色画距离现实一般很远。西方则是天然的,所以在艺术领域内很明显色彩斑斓的油画大家只能出现在西方,最终在近现代中国在许多工业设计领域也逐渐没落都与色彩研究的落后有关,比如丝绸与陶瓷,因为他们的高端产品终究是一种奢侈审美,是色彩的呈现。
早在上世纪我已经注意到一种社会文明的整体共振现象。换而言之
,文明只能是整体性发展,单项凸出成就不了大文明,色彩学的发展最为典型。
在色彩学的发展过程中,我还发现到,其最初的发展与传播路径实际上就是一般的文明高峰转移路径。在历史时期从希腊到西欧再到美国,再到日本,这个传播路径与时间表非常清晰,与大文明的传播是一致的。中国初期的色彩学教学资源几乎全是来自日本,很多色彩学的教师直接就是日本人。
中国的色彩学有规模的发育是在本世纪,也就是我进入色彩学课堂的前后。我是第一批中国色彩学研究生学历获得者。
色彩学涉及面非常广泛,从家装、服饰到城市色彩与工业设计,不一而足,甚至还有一门色彩心理学。在这个课堂上我肤浅地了解到色彩学的应用奥秘,尤其是中国人还不太熟悉也不太接受的一个分科:城市色彩规划——对城市外观有总体色彩规划立法,严格的国家地区甚至会对不听劝阻的色彩设计的建筑进行强拆,发达国家很多城市如此,所以你才会在发达国家感觉到他们的城市为何很美 中国的则很丑,因为人家是经过设计的,中国的是农民们想当然的。
(荷兰)
无论是天际线,还是广告标牌,都属于城市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的管理行为,是对于色彩管理的一个实施。发达国家都进行过大规模的城市拆迁管理。美丽行动,这是人类文明发展到“吃饱了”之后的必然行动,但具体实施是否合适,我就不知道了。城市大规模行动,肯定是一刀切,肯定会伤及许多人的利益,并且很多具体行为未必合适。我看到许多标牌都近乎成为文物,是否都需要清理我不清楚。但转而一想,假如成立一个委员会来区分哪些课拆哪些不可拆,“艺术”标准谁拎得清?会不会又引发新一轮说情腐败?
总之,在以往的城市色彩规划清理行动中,我看到的也未必尽善尽美,比如很多标牌确实很难看,但偶尔也有三二个好看的,全部统一之后也很呆板。但是有了一定的规章之后,最丑陋的广告标牌行为已经可以暂时止住了,这也算是一得,但肯定也有损害。总之吧,情况太复杂,没有完全之策。
中国的色彩学依然很不发达,因为许多治理过的局面也不算完美 。实话说,文明发展,是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并且,是个整体性工程,绝非一个色彩师就可以立即扭转的局面。
总之,从一个文明学研究者的角度看,无论是哪个领域里的革命,都不能一下解决中国的普遍问题,反而可能解决一个大问题跑出来二个小问题。一个社会的美丽和“文明”,需要慢慢逐步积累。无论是对于治理者还是被治理者,都应该反思。请大家耐心、再耐心。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