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书法,为什么需要一点“旧气”? 2024-05-19 16:06:59 ▲中国美院书法系副教授、书法家戴家妙智永禅师传虞世南,虞传陆柬之者,家学是也。颜鲁公罢秩醴泉,特访东洛,问张长史笔法十二意,师授是也。古人学书如学艺,面授奥秘,心摹手追,然后能登堂入室。口耳相传,望影追风,终隔一层。智永千字文(局部)米南宫、董玄宰皆谓学书须从真迹中求用笔之法。今碑帖流行,层出不穷,然能从碑版中得真秘者实尟。盖以毛笔求石刻之痕,情理不通,往往造作生硬。所幸今日能于博物馆得睹稀世之真,审其笔势,以资领悟。若师心自创,鲁莽灭裂,岂能到古圣哲之墨妙境界?戴家妙临《中秋帖》书之源流,肇自卜文,而盛于晋唐。汉魏有锺、张之绝,晋末称羲、献之妙,唐传欧、虞、褚、薛、李、徐、颜、柳八家之楷式,通今会古,垂为永训。然史牒彰名,缥緗著姓者,代不乏人,难以罄言。古人书迹存世浩如烟海,若不能辨其源流,析其短长,则学出多歧,无由深入,安有一得之能?要在慎择明辨焉。余自度精力之不逮,乃择其合乎性情者习临之。初习《集王圣教序》,转临南宫《苕溪诗卷》。久之,知米出于褚,复摹《阴符经》《雁塔圣教序》。不能浑厚,又学颜之《麻姑》《多宝塔》,而不能跌宕。乃求篆隶之益,始则邓完白《白氏草堂记》、吴缶翁《临石鼓文》,继之汉隶,若《乙瑛》《礼器》《张迁》《曹全》之等,皆时时临模,折中古趣,求之绵密,处其厚而不居其薄,处其实而不居其华。魏晋平淡,心向往之,不知其能几之乎?戴家妙临李建中《土母帖》余临古人之书,先求其笔力。笔力在,而形势自生。古来书家传千载者,皆能笔力扛鼎,所谓“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是也。次求笔性自然,务存骨气。盖前贤用笔纯粹,无为一偏之蔽。后之学者,矜矜于“熔铸百家”之说,语虽豪迈,然多则惑,少则得矣。赵撝叔致魏稼孙书札云,日书篆书五百字。撝叔天资一等,尚勤勉如此,足令后辈肃然起敬。艺事之工,信乎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戴家妙临《随姜太沖志》孙过庭《书谱》“五乖五合”之论,极言写字得意之秘。然《祭侄藁》书于愤激之时,《黄州寒食诗帖》书于屋舟之内,超乎寻常之外也。盖无间心手,忘怀楷则,笔墨俱化,所谓“别峰相见”者也。孙过庭《书谱》云:“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今人学书率多从险绝始,不知平正,悬于空中,故无由体悟权变之道。凡书通即变,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归于平正矣。“平正”二字,书之至诀也。“二王”之后,米南宫、赵松雪、董玄宰、王觉斯四家,书出性成,余最折服。南宫火传唐太宗之玄秘,振迅天真;松雪独得李北海之法乳,功深精熟;董玄宰性懒笔淡,能虚中取气,幽情深致,自然流淌;王觉斯博采众长,能实中取势,解衣盘礴,元气淋漓。四家者,皆“二王”之的胤也。然各有脉络,各用其长,济成厥美,彪炳千秋。戴家妙临杨凝式《韭花帖》梦英自叙作篆,“落笔无滞,纵横得宜。大者缩其势而漏其白,小者均其势而伸其画”,此其经验之谈。观其所作《千字文》,展蹙自然,一任体势。北宋篆学之盛,书艺之高,恐后人难以梦到。以余拙见,功出阳冰之董理《说文》。虽有大小徐厘定,而字头篆书仍得而传焉。丁酉长夏,余仿梦英亦作《千字文》,字迹略粗,求其浑厚。书毕,众友笑曰:“此中铁线篆乎?”陆友仁《研北杂志》称“米元章始变其法……而笔法悉绝”,朱晦翁亦谓“字被苏、黄写坏”,沈寐叟题跋云“李斯亡篆以简直,中郎亡隶以波发”,此等语如棒喝。忆余二十余岁时,见米元章书最为沉着痛快,且易下笔,每一经眼,便欲临模。一旦学到动作,如影从形,随书即现。嗟乎!学力不及,难去其弊。书道之中庸,信乎过犹不及也。戴家妙书《归去来兮辞》余求学三十年,初知书道只在巧妙二字,刻意潇洒;后悟质朴大方,乃无等等咒。汉隶规整,晋书萧散,唐楷谨严,皆质朴大方也。然巧妙可以力为,而质朴不可勉强也。古来圣哲,依仁游艺,性情所适,挥洒笔墨,无意于嘉乃嘉。东坡道德文章,睥睨一世,照耀千古,而复留心翰墨,往往天机洋溢,无意求之,故恣肆超迈,神采之至,几于玄微,跌宕无方矣。文字乃经国之大业,不虚妄作也。故古人作书,皆有深意。文人落笔运思,翰不虚动,下必有由,所谓“工用多变,各有攸宜”也。况书之为妙,适韵度于心间,穷变态于毫端,合情调于纸上,始得“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戴家妙《大道至简》社会纷杂,习气难免。率尔应酬作字,此最是病。苟且害道,不苟且费神。古之书家作字从容而有雅气,今人作字矜能炫奇,故作刁疏姿态,大不可取,大不可取也。荀卿曰:“君子絜其辩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余不善辩,亦讷于言。一日,过知来山馆,众人皆赞余“敏于行”,余百口莫辩,惟赧颜赤颈耳。画师造化,书依性情。然皆须师古人,上下数千年,入乎法理之中,超乎迹象之外,“达其性情,形其哀乐”也。戊辰夏,余自永嘉乡里负笈湖上。一日读报,称某某画家“解衣盘礴,旁若无人”,心为之荡漾。再读,称某某书家“一气呵成,酣畅淋漓”,心为之折服。久之,乃知学艺者要当抱道自重,不可虚为声势。此等境界默存脑海,久蓄心府,难以撼动。技近乎道,可不勉哉!一日,小女思群问:“学生常拟你语气云云,何为‘书法旧气’?”答曰:“以文譬之,不近时风,方可称得上‘旧气’。”再问:“何为‘时风’?”答曰:“网红之语乎?” 赞 (0) 相关推荐 浅谈蔡邕《笔论》,让你了解书法是什么? 原文: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任情恣性,然后书之.若迫于事,虽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书,先默坐静思,随意所适,言不出口,气不盈息,沉密神彩,如对至尊,则无不善矣. 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 ... 书法用墨要论 想写这篇文章已经很久了,但醖酿再三,仍觉心慌气短,有无从下笔之感! 古人论书者多矣,论用笔结构者比比皆是.而关于用墨之论却是寥寥,即使有也是三言两句,一点即过.可见论用墨之难,想要说出个一二三来,确属 ... 黄宾虹先生山水课徒稿|用笔五法 用笔之法有五 一曰平 古称执笔必贵悬腕.三指撮管,不高不低,指与腕平,腕与肘平,肘与臂平,全身之力,运用于臂,由臂使指,用力平均,书法所谓如锥画沙是也.起讫分明,笔笔送到,无柔弱处,才可为平.平非板实 ... 1400年前的刻经书法,非楷非隶“杂糅体”,却写出一片雍容之气 将佛经镌刻于摩崖之上,以视觉艺术形式参与宗教环境的建构,这是中国佛教环境艺术的特色.虽说佛教产生于印度,后遍及其他国家,但至今我们还没有发现其他国家的摩崖刻经. 散落山间的摩崖刻石 在北朝时期,佛教昌 ... 写书法,请正经一点好吗? 学书痛点你占几条? ▽▽▽ 身边没有好老师,自学临帖太难悟. 书画视频看再多,眼睛会了手照残. 左右搜罗咋选课,报完才觉全选错. 技法临创好飘渺,努力几年进步小. 书法写这些词,绝对霸气! 书法超市 2016-08-13 有朝一日龙得水,必让长江水倒流! 如若东山能在起,定要天下我为尊!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 我本仁慈,却屠戮苍生: 我本痴心 ... 晚年的文徵明书风为之一变,开始明白“二王”书法的不足,那就是无法写大字,这一点是赵子昂所未能突破的局面,文徵明在大字的创作当中吸取了黄庭坚用笔和结字的体势,并且以他对于“二王”书风的独到领域,在大字创 中国从宋代科举制度成熟之后,在奉行儒家治国理念的思想影响之下,每一个读书人都将考取功名当做人生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目标.这种习惯沿袭到了今天,于是"高考"成为了许多人绕不过去的一个人 ... 写书法,“气”不能断! 在中国气论哲学看来,气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人因得天地之气而生,这种生命之气就必然要表现到艺术作品之中去,成为艺术作品的生命.美与艺术的形式,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的合乎规律的.同时又是自由自在的运动形 ... 写书法,“气”不能断 在中国气论哲学看来,气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人因得天地之气而生,这种生命之气就必然要表现到艺术作品之中去,成为艺术作品的生命.美与艺术的形式,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的合乎规律的.同时又是自由自在的运动形 ... 适合喝茶、写书法时静听的20首经典曲子(建议马上收藏) 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一二知己,品茗聊天更是人生乐事.只喝茶.写书法难免枯燥,配上优雅的音乐,加上清新的茶香和墨香,才算臻于完美.推荐20首适合喝茶时播放的经典乐曲,偷得浮生半日闲,一边品茗.写书法一 ... 不懂点历史文字学别好意思说自己写书法!(全文干货满满) 大家都知道,书法脱胎于汉字,是汉字书写的艺术.但是呢,两者的关系又没这么简单,书法其实还是汉字书写的一门学问.所以,对于练字的我们来讲,了解一点文字学对我们写书法还是很有帮助的. 比如,大家看下面两个 ... 书法名家用简体字写书法,也这么惊艳 周慧珺楷书古诗字帖(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