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秦书day151:观看《天工苏作》,感受美,感受非遗传承~

今天,7月25日,依然是一个闷热的下午,我与她还有一位朋友一块去影院观看纪录电影《天工苏作》。

几周前,当得知圆桌读书会又举办了这个专场点映活动后,我就无比期待。这部关于苏州非遗传承的影片,在目前商业片大潮下,显得格外小众,这不能说不是一种遗憾。但是呢,即使小众,它终究该有它的一席之地。

影片中所提到的核雕、明式家具、宋锦、船点、缂丝、玉雕等工艺,每一样工艺传承背后的故事,无不是唤醒了我们在场观影之人的那种内心崇敬感。作为一名历史爱好者,历史、文物,是我的一大业余乐趣。因为这个缘故,在博物馆里,在国家宝藏节目里,又通过相关书籍,我逐渐了解了一些我们国家关于非遗文化的东西。下面简单谈谈影片中给我印象深刻的几项非遗工艺:

首先是核雕。我知道这项工艺,最早可以追溯到读书时的那篇《核舟记》。记得那会儿,我就很惊叹古人竟然能在那么小的核上雕那么精细的构造,太了不起了。在影片里,我再一次感受到了,这项核雕工艺传承的伟大。

OLIVE NUT CARVING

那些匠人们,将“百炼钢”练成了绕指柔,“风吹衣袂,眉目传神”,他们的那些手上工艺尽显了苏工的力与巧,还有无限的艺术美。正如下面这个视频片段说的:

其次是船点。苏式船点这项非遗工艺,作为江苏地区传统名点,曾被中央电视台专门采访过。那些普通的面粉经过“神奇之手”变为了美食工艺品,看纪录片的时候,我就在想,面点做得这样好看,我肯定舍不得吃呀,哈哈哈。片中让我深为感动的是,船点师傅为了表达对小孙女的爱,用他颤抖的手重拾搁置了八年的手艺,熬了个通宵,终于完成了“壮举”。这是一份什么样的情感?我们可想而知。

第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宋锦。古人在织锦技术方面,几千年前就已玩至了化境。他们设计的那台织锦机,就好比是一台装有预设程序的计算机,经过精密运算,最终织出了精美图案。看到这个地方的时候,我想起来国家宝藏里提到过的蜀锦提花机。说起这蜀锦提花机,真可谓是一台神机。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从西汉开始,色彩斑斓、温润富庶的成都就拥有了别称:锦官城。如同瓷器之于中国,蜀锦之于成都是毫无争议的“代言人”。2000多年前,蜀锦织锦技术如何高超?锦缎如何精美?纵观整个中国,到2012年之前,也没有实物佐证,只有一片片残美的织物,让世人窥得那繁华的一隅。

在2012年那个夏天,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了竹木质地织机模型,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完整的西汉时期织机模型。又经过了三年时间,研究人员修复了织机模型,破译了模型中蕴含的“织锦”密码。后来,他们用这复原的织机现场织出了精美的锦缎,震撼世人。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就说,这台提花织机,实乃填补了中国乃至世界科技史和纺织史上的空白。

后来在看国家宝藏第二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那期,一件名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的锦护搏,再一次引出蜀锦提花机。节目里,邀请的专家就比喻说,这蜀锦提花机伟大之处就在于它内部所预设的“程序”,它好比是今天计算机系统里的二进制代码。那件锦护搏,后来研究人员根据提花机“代码”织出了完整语句。

所以,当我在《天工苏作》里看到介绍这宋锦工艺时,我的内心是非常非常激动的

第四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明式家具。说实话,我知道明式家具的不一般还得益于马亲王的小说《古董局中局》。后来在国家宝藏节目里,经专家介绍,我才稍微了解了一些知识。说起我们古代的家具,真的很了不起。那时候古人不用如今的各种各样的零件,仅凭着榫卯结构就可以设计并做成精美又实用的生活物件,明代家具可以说是这方面代表以及古人这方面智慧的缩影。

最后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玉雕。看着屏幕上那些温润而有光泽的玉,在手艺人那里成为一件件工艺品,心里真是好喜欢。玉,在我们中国文化有着不一般的存在,在它的身上有着人们强烈的精神寄托。我们关于关于玉的成语有很多,我们说一个人温润如玉,可以说是对这个人莫大的夸奖。

从我们的祖辈将玉雕成的样子来看,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实际上是将内心那隐秘的想法全寄托在了玉身上,所以,我们与其说是他们在雕玉,不如说是在雕琢他们的内心。幸甚至哉,我们今人还能看到这样的雕刻工艺。

上面几点说了让我印象较为深刻的部分,其实影片中关于苏绣、缂丝、灯彩、香山帮的部分也很让我内心颇为感动。

因此呢,观看完这部影片,我想借这篇小文表达一下我对那些非遗传承人的无比崇高的敬意。我看到豆瓣上有人不喜欢,其实也正常得很,众口难调嘛。在我看来,这部纪录电影的重要意义在于给了那些手艺人讲述传承背后的故事。在他们的故事里,他们自己就是主角。

如何坚守住传统?如何对待创新?这是目下摆在所有非遗手艺人面前的难题。是难题,也是挑战,但也没什么可怕的,因为我们已经走在了保护非遗的路上,胜利肯定是属于我们的。

就说到这,感谢阅读~

(0)

相关推荐

  • 纹明|成都老官山汉墓勾综式提花机

    千年来,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对占星学及天文历法高度重视,'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古人以五星合聚为最吉,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记载"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积于西方, ...

  • 蜀·光·锦·绣

    "锦" 寓意"前程似锦.锦上添花",是以染色和素色的丝线制成的提花丝织物. 四川,古称"蜀"."蚕丛之国",是我国丝绸文 ...

  • 一场多是复(仿)制品的展览为什么值得一看?

    11月20日,成都博物馆<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在一场梦幻走秀中拉开序幕.点亮丝绸之路的蜀锦,色泽华丽.质地坚柔的宋锦,图案精美.锦纹绚丽的云锦,和色彩斑斓.极具特色的壮锦,无不昭示 ...

  • 我在华阳这栋居民楼里,找到珍贵的古蜀锦技术

    小天曾发布一篇<从抖音上发现了天府新区的秘密>,让大家一睹获奖的天府新区非遗抖音作品.实际上,天府新区不仅仅是"新的",在这片土地上,还保留了许多被时光沉淀过的天府文化 ...

  • 纹明| 经纬天地 云汉天章

    文字 ▎蜀江锦院 中国蚕桑丝织技艺起源很早,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手工纺织时期(公元前22世纪及以前)和手工机器纺织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1870).手工纺织时期为夏之前的原始社会,即传说中的&quo ...

  • 天工织机

    天 工 织 机 据<说文解字>中释意,机,木也.机通"积","几"即数量,意取累积,积木生机.宋代诗人白玉蟾诗曰:" 天地山河作织机,百花 ...

  • 今日秦书day142:在北京最后一天的感受

    今天是在北京的最后一天,按昨晚我的原定计划,今天上午八点出了门,坐地铁去国家图书馆.这其中有一些波折,说来话长,简单来讲,就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当我到达国家图书馆的时候,已经中午十分时分了.更糟糕的,我 ...

  • 今日秦书day12:说“蛰”

    今天是惊蛰,第三个节气,来说一下这个"蛰"字吧. 我们看这个"蟄",上面是"執",下面是"虫",按<说文解字> ...

  • 今日秦书day14:温暖

    今天周日,在学校待了一天,迎来了我的那帮可爱的零零后们--不过,因为他们的到来,烦累的日子又要来了,但是呢心里还是挺开心的.说今天另一个事,我的一位上一届学生过来找我领取证书.她来找我的时候,让我感动 ...

  • 今日秦书day15:不经意间

    在每天的生活中,"不经意间"会遇到一些人,也会遇到一些事,说机缘巧合也是可以的.机缘,似乎就是机会与缘分的混合体.一般来说,它的出现具有不可预料性,也正因此,它的出现往往颇有惊喜之 ...

  • 今日秦书day17:我与冒菜的故事

    在我还没认识冒菜的时候,大概零几年的时候,我印象里只有麻辣烫.当我接触到冒菜的时候,我才知道,麻辣烫根本不可与冒菜同日而语.在重庆,在四川,在攀枝花,我一次又一次地与不同的冒菜馆相遇,那些店名至今未忘 ...

  • 今日秦书day19:说一说植树节吧

    3月12日,每年的植树节.植树节的设立,说来也有四十多年的历史了,这个节日的由来也是与四十年前人们对环境遭受破坏情况反思的结果.当年邓小平同志为荒山绿化这事与万里同志的谈话中提到:"是否可以 ...

  • 今日秦书day20:漫谈一番

    转眼来到了农历二月,二月的春风,最容易让人想起那句有名的诗句--二月春风似剪刀.即便是似"剪刀"的风吹着,也不比冬日的寒风了.二月的春风,她更轻抚,抚摸着万物,催生着万物复苏.道路 ...

  • 今日秦书day21:春日踏青

    3月14日,周日,这天有什么特殊的呢?这天让我想起了数学上的圆周率π,说起这个π,它的应用真的很广,可谓是宝藏π.犹记得小时候背圆周率的样子,3.1415926/3.1415927--一转眼,很多年没 ...

  • 今日秦书day22:“北京沙尘暴”居然又上热搜了

    今天微博,北京的沙尘暴"光荣"上榜了.这次北京沙尘暴的来源,据说是我们北边的蒙古国,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大批航班因此延误,北京街头黄沙漫天的照片一下火遍社交网站,成为了今天的一大奇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