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国的战略,曹魏国力最强为何却总是防御?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风云激荡的一个时代,这个时代为中国诞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历史故事。而且三国时期的人物,都有着极其鲜明的个性,这也是人们喜欢三国的原因。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许多人喜欢蜀汉,但是三国最终的结局却有些令人惋惜。蜀汉没能完成匡扶汉室、还于旧都的大愿,东吴同样偏安一隅,未能北上建立大一统王朝。就连国力最强盛的曹魏,最终也被司马家族篡夺了江山。
那么,为什么三国会以这样的悲剧结尾呢?魏蜀吴三国各自的战略为何都没能成功?今天我们就来谈谈三国各自的战略。
从《三国演义》来看,三国似乎是个很漫长的时期,但其实三国开始于公元220年,那时曹操已死,三年之后,刘备也死了。官渡大战、赤壁之战这些著名战役的发生时期,准确来说都是东汉时期。而三国的对峙,基本都发生在魏明帝时期。
曹魏的战略
自公元226年,魏明帝曹睿即位之后,三国的征伐进入了白热化阶段,蜀汉有六出祁山,东吴有三征合肥。基本的战略是:吴蜀联手进攻,曹魏竭力在两线作战。
早在曹丕在位时期,他就听从了谋臣贾诩的建言,首要之事是恢复经济,同时建立防御体系,等待时机,以静制动。可以说,曹魏的战略就是在拖,准备在国力上拖垮吴蜀。因为彼时生产力最发达的中原地区,都是由曹魏控制的。
但曹魏也并非一味防守,基本上是西守东攻,其前沿重镇,共有三个:襄阳,祁山,合肥。祁山用来防蜀,襄阳、合肥用来防吴。
而且合肥战略地位重要,针对东吴都城建业,因此是重点防御,历来都是由曹魏名将镇守,比如大名鼎鼎的张辽。
曹魏的防御线特点可以总结为:防区大,兵力多,主次明确,名将守险。因此即使是东吴孙权和蜀汉诸葛亮亲征,曹魏也能防御的了。
吴国防御体系
吴国的防御体系基本都是沿江构筑,由于双方国力差距大,东吴的战略是以防御为主,即使是和曹魏相持,也是在长江上进行拉锯战,作战不利立马退回长江以南。
长江历来是中国古代的南北对峙时,难以逾越的天堑。东吴构建的江防体系,更是堪称古代 依长江防守的典型。吴国之所以能比蜀汉还多坚持17年,很大程度上是依靠着长江防线。
吴蜀通好后,吴国无后顾之忧,将防御重点放在了长江下游,其长江防线,西起三峡,东到长江口,东西绵延两千余里,有战船数千艘,水、陆兵近二十万。
在两千多里的长江防线上,东吴一共拥有十九座军事重镇。最重要的有江陵,护长江中游;濡须口,护长江下游;夏口、建业、京口屏障江南。
孙权建立的江防体系,挡住了曹魏南下江南,锁住了魏文帝的临江脚步,有力地维护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使孙吴政权屹立江南,促进了江南的开发。
蜀国的战略
蜀国的战略应该是大家最有兴趣的,毕竟这是由诸葛亮一手构建起来的。蜀国所处的益州,位于四川一带,物产也是十分丰富的。其前沿阵地汉中,地势险要,交通四达,进可以攻魏国雍州、凉州,退可以固守。
汉中是蜀汉的北大门。汉中位于关中正南面,中间横着一道秦岭。从汉中北出秦岭,兵下秦川可夺取关中,汉高祖刘邦当年正是从汉中出兵,夺取的天下。
而由汉中向西北迂回祁山可断陇右,从汉中东出可直向宛、洛,或循汉水南下攻襄阳,或迂回武关取长安。
但由于汉中东面被广袤的豫鄂山地所阻,道路险远,必须占领西城、上庸、房陵等汉水中上游的重镇作为前进的基地,才有可能继续深入。而蜀国丢失了荆州,又丧失了上庸,自然就没有了北伐成功的可能性。
从汉中北入关中,跨越秦岭,主要有三条谷道,最著名的就是子午道。子午道有六百六十里的高山险谷,虽然险远,但可出其不意,直插长安。
诸葛亮北伐时,大将魏延建议,自己领兵万人由子午谷直抵长安,诸葛亮率大军出斜谷,趋长安会师。这样可以一举平定长安以西。
但诸葛亮认为这样不稳妥,决定稳扎稳打先占领陇右,再取关中。于是诸葛亮声东击西,扬言由斜谷取眉,而实际西出祁山,想一举夺取陇右。但是由于马谡丢掉了街亭,诸葛亮无奈班师。
诸葛亮之所以不用魏延之策,是因为蜀国以弱抗强,不敢深入,只能蚕食雍凉。而且,第一次北伐失败,蜀国丧失了仅有的一次出奇制胜的机会,此后的北伐也都劳而无功。
总的来说,三国的战略各有得失。蜀军蚕食雍凉,兵指祁山,东西悬隔数千里,起不到急迫的呼应作用。而吴国控制荆州,不能北出襄阳配合蜀军作战,双方都没法北伐成功。
而曹魏在沿边以逸待劳,凭借强大国力消耗吴蜀。早在曹操执政时期,曹魏就在广大防区之内大开屯田,囤积粮食,饲养马匹。魏国境内,水利、农业都发展迅速,时间越长越有优势,因此诸葛亮才急于北伐,就是因为越拖越不利,可惜壮志未酬身先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