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咽喉病常用的内治法有哪些?

因为咽喉仅属人体的一部分,其疾病的发生大多亦是整体功能失调在局部的反映,故内治法是治疗咽喉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内治法的应用,是以辨证为前提的。即在辨证的基础上,首先制定与其证候相适应的治法,然后在治法的指导下选择对证合法的方药。并使这种方药通过内服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因此。正确的辨证是正确治疗的前提,只有证准确,方能论治无误。

由于内治法的制定是以辨证为依据的,但疾病是千变万化,证候错综复杂,多种多样的,故治法亦是随证多变,很难将其概括全而完备。本文仅是根据咽喉病变规律、病理特点,将常用的、带有普遍性、规律性、指导性的内治诸法做一概要介绍,以便为临证的治疗参考。

①疏风解表法——咽喉病外邪初受,尚在肌表,当用疏风解表。若证见咽喉红肿微痛,兼有发热恶风,头痛咳嗽,脉浮数等风热证候者,宜用辛凉解表。常用方剂如疏风清热汤。若证见咽喉淡红,微肿或不肿,异物感,兼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舌苔薄白,脉象浮缓等风寒之证,宜用辛温解表,方用六味汤或荆防败毒散。

②清热解毒法——热毒壅盛,咽部红肿更甚,疼痛较剧,高热,口渴,舌红苔黄,脉洪大,治宜清热泻火利咽,方用黄连解毒汤。若热毒炽盛不散者宜用五味消毒饮治之;若高热不退,烦躁,神昏谵语等,为热入营分,宜清热凉血解毒,方选犀角地黄汤或清瘟败毒饮。

③利膈通便法——用于胃脏热盛,邪热内困,咽部红肿痛加剧,身壮热,大便秘结,苔黄干厚,脉洪数之证,常用方如大承气汤等。

④散瘀排脓法——用于热毒壅盛,气血瘀积,久灼血肉成脓,咽喉痛肿等,常用方如仙方活命饮。成脓前可与清热解毒药物同用,以促其消散或溃破,溃破后未清宜配合清热利湿药,酌减穿山甲,皂角刺等排脓药,若久病脓不净,多是气血不足,宜用托里消毒散。

⑤解郁散结法——适用于郁怒伤肝,肝气不舒以致气结痰凝咽喉,喉中如有梅核,吐之不出,咽之不下,饮食无妨,甚时胸闷不舒,两胁作胀,咽中无特殊变化者,宜疏肝解郁,健脾行气,化痰散法,方用半夏厚朴汤或逍遥散。

⑥滋阴养液法——适用于肺肾阴损的咽喉疾患。肺阴亏损,阴虚肺燥,咽喉干燥不适,微痛,痒咳或兼口咽干燥,精神疲乏,讲话时自觉涩痛等,治宜养阴滋肺,生津润燥,方用甘露饮成养阴清肺汤。若为肾阴虚,虚火发炎,见咽喉淡红微肿微痛,朝轻暮重,或有腰酸,耳聋耳鸣等阴虚火旺之证,治宜滋养肾阴,潜降虚火,可用六味地黄汤,甚则用知柏地黄丸。

⑦温补元气法——用于咽部疾患属虚寒之症者。如咽喉微痛,吞咽不利,不红不肿或淡白色,疼痛多在午前,面苍白,唇淡,手足冷,溲清便溏等,治宜温补之剂,用桂附八味丸。

⑧健脾益气法——久病伤气者,咽喉淡白干痛,声音细弱,纳差乏力,自汗心悸,懒言,动则气喘,治宜健脾益气,方用补中益气汤。

⑨清咽化痰法——用于咽喉病,火热炼津成痰,阻遏气机,结于咽喉,症见痰多咳嗽,咽肿,气促,治宜清热化痰,常用药物如贝母、瓜蒌、竹茹、射干、葶苈、前胡等。

⑩开音法——当属治标法,适用于病邪袭滞喉门,致使喉门开合不利所导致的以声音不扬或嘶哑为主要表现的喉部疾患。肺为声音之门,肺气宣发肃降协调,则喉门开合舒利,声音畅亮,若肺气壅滞,宣降失常,则易致喉门开合不利而导致声音不扬或嘶哑等。因此,开音离不开宜肺,而开音方药大都亦多有宣开肺气,或散结开音之能。常用方如发声散、清音汤、诃子清音汤等。常用药物如蝉衣、桔梗、薄荷、玉蝴蝶、诃子、胖大海、凤凰衣、竹内衣,枇杷叶、僵蚕等。

以上这些法则在实际运用时,可根据病位、病情、病性、所病脏腑、病邪轻重,以及证候的寒热虚实等的不同情况又可派生出众多的具体治法,做到因病、因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则其治法备矣。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