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亩心田种清欢(外一篇)
半亩心田种清欢
王玉洁
花田
半亩
都说每一次相遇都是久别重逢,那上一世里她肯定以一朵傲梅的风姿从我的身旁走过,唯留下淡淡的余香,却足以让我铭记。
坐在落满阳光的窗前,托着下巴,我在想如果没有遇见她,我是不是还是那个平淡无奇的少女,走路的时候总是低着头,很少笑,总是抱着“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都没有”的愁绪,想来,便觉得很幸运,很庆幸没有放弃,没有放弃每一次的相遇,因为你在每一次的相遇总会收获不同的惊喜。世事便是这样,就如同她,因为相遇,一种美好迸发得不可收拾,就像此刻这窗前的阳光,在这深秋里是多么的被人需要。
我发现了她极喜欢红色,红色的长裙,红色的大衣,红色的唇脂,是那种热烈的红,妖娆极了。在校园的小道上,有时总幸运的与她相遇,羞怯地打一个招呼,待她走后,总能对她的背影驻足呆望,我想我是迷上她了,却不敢靠近,怕跟不上她的脚步,所以我只是远远地观望她。而让我敬佩之情满溢的一大部分原因是她的风采。
此风采谓之有二。一乃风姿绰约,“腹有诗书气自华”“所有才华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说的便是她吧。内外兼修,才是真的美。二乃文采斐然,初相识的便是她的文章,无论是《与蕲艾相逢》还是《拜谒》亦或是十几年的坚守,都无不透露着大家风范, 她交给我心灵的独步,为人处世的风度,自己对生活的态度,受益无穷。
万花丛中,我独爱矢车菊,不仅是因为它的花语是“遇见”,更是因为它的人生态度,不骄不躁,傲然独立,正如同她,留有半亩心田种清欢。
王玉洁,00后大学生。蕲春人。曾任李时珍职校胡风文学社社长。师从刘彩燕。作品散见《高校文学》《帅作文》等国家级刊物。曾获冰心文学大赛二等奖,牡丹文学奖散文奖,湖北省教育厅年度征文特等奖等。
两地书 一世情
汤小羽
孤独时光
这天,我正漫无心绪地漫步在校园一隅。抬眸只见,周围的树桠清冷干枯,毫无生气。极目望去,芳草凄然。我心中不免一阵愀然,已是冬天了吗?这个肃冷清寒的季节,似乎来得太早。
我淡漠地回头,向教室方向走去。一路上,偶有三两人影自我身边匆匆掠过。我能看出他们的忙碌,无用且无力的忙碌。我默然前行,感到冬天的风,冰凉刺骨,吹得人再不敢去调动任何情感。
回到教室,抚额在桌上,我静静观察着周遭。忽而,一个清丽的身影走了进来,我心思一触。她的目光,似乎投向了我,我有一点慌乱,一点小心翼翼的欣喜倏然而生。这个人,只是来到班长桌前,温声嘱咐几句,笑靥飘然地就离开了。
后来才知,她就是我们学校胡风文学社的刘彩燕老师,是她在李时珍职校一手创办了胡风文学社,让我们这些做着文学梦的人有了一个温暖的去处。偌大的校园里,我只是听说过,有这样一位让人敬仰的老师,刚入校时,也曾想过,如她一样拾起自己的文学梦。但后来,还是被可笑的自尊拖住了脚步。没有想到,我这么幸运,盼来了她来上我们的语文课,我有一种特别的期待与惊喜。但随即又把自己湮没在了长久的孤独中了,我早已习惯的孤独。
摆渡人
今天,我伏案在办公桌上写了一上午的教案,一口气把这一个星期的课程安排都做好了。揉了揉酸痛的眉骨,起身,去给自己泡杯红枣枸杞茶。
手捧着玻璃保温杯,我踱步到窗前。水汽氤氲,迷蒙了我的视线。我长长地吐出一口气,似乎缓解了些残余的疲惫感。
我端详起窗外,冬天的校园很美,虽然泛起了少许衰败之色,但仍然处处流动着青春的气息。我怔了片刻,青春真好,青春才是最无价的财富啊,我不禁感叹着。
我侧过脸,看到了校园的北园,一个单薄矮小的身影投入了我的眼帘。我一眼就认出了她——汤小羽。印象里,她是个胆小拘谨的孩子,不爱与人说话。但从她的作文中,又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多么有思想有见解的孩子啊。
我打量起这个似弱柳扶风的女生来,她穿得实在太少了,这是我的第一感觉。已是三九寒冬了,我们都早已穿上了厚厚的羽绒服,而她身上,只不过罩了一件薄薄的外套,甚至没穿毛衣,当风呼呼地拍打在她身上,好似在推阻她前行的脚步,我的心瞬间疼了起来,为这个平凡自闭的孩子。
来到教室,我一进门,就看见了坐在教室的角落里,托着腮,弓着身子,一脸阴翳的汤小羽,她沉思的样子和曾经的我何其相似。
这一节课上得格外漫长,走出教室的一刹那,我的脚步愈发沉重。我反复地问自己:“是不是每一个女孩的生命中,都注定有一段自卑阴郁的孤独时光呢?是不是只有经历并走出这片忧愁海滩,才算是真正的成长呢?那么今天,我想我有责任做一个摆渡人,带这个女孩走出自卑的阴霾。”
授人以衣
又是一天,呼啸的风声似乎盖过了上课铃声。无处不在的冷风透过衣领遍布全身,我感到寒气上涌,于是踡缩起身子,希望热度尽量慢地流失,我已经瑟瑟发抖了吧,可是我的棉衣呢?我不敢想,我也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也是一种习惯,习惯不向任何人诉说自己的卑微。
一阵轻快利落的脚步声传来,我看到刘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教室,她怀里抱着一个巨大的纸盒,看起来很吃力——她没拿课本,没带教案,她要做什么呢?我不由得睁大了眼睛。
班上许多同学都伸长脖子,好奇老师这节课时要做什么。我也隐隐有些期待,但还是习惯地低着头。
正在我自怨自艾时,讲台上传来了刘老师温柔的声音,在这个寒风呼啸的冬日里格外温暖,“各位同学,我们今天这节课来搞一个模仿秀比赛,模仿的对象就是我,我带来了一些我的衣服,请愿意参加模仿秀的同学穿上它们,看谁穿上我的衣服和我最像,奖品就是这些衣服,好不好?”
刘老师话音刚落,全班同学的激情一下子被点燃了,大家左顾右盼,兴奋异常。刘老师是我们的集体偶像,在平时我们就经常聚在一起有意模仿她,模仿她说话的时候喜用的儿化音,模仿她板书的时候习惯一只手背在身后的样子,模仿她走路的时候挺直的脊梁……但在这热闹的边缘仍有一个冷清的女孩静静地坐着,集体的喧闹,使她的宁静显得格外的突兀。
“汤小羽,你先来试试吧。”刘老师仿佛看透了我心事,轻轻地唤我的名字,全班顿时安静下来了,大家有些错愕地看着这个在角落里的女孩。
我更加惊愕,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猛然抬起头,我看见刘老师含笑着望着我。
“来,上来试一试吧。”我听到她温柔的催促声,班上的同学也热烈地鼓掌。
我有一些无措,骤然间,自己灰暗的天空有一扇门被打开了,有一道温暖的光投来,倒映在了我的心湖。我缓缓起身,迈着笨拙的脚步走上讲台。刘老师为我挑了一件绿色的羽绒服帮我穿上。我不敢看她的眼睛,扣上扣子系好腰带,我感到全身都被一股暖流包囊着,柔软而厚实。
“抬头,看这里。”不知是谁,拿出了手机,“咔嚓”一声,我微赧的表情和略有些迷茫的表情,都被收录在镜头里了。
我不知是怎么回到的座位,我摸了摸衣摆,抬起头,朝刘老师感激的一笑。不到一刻钟,所有衣服都被争抢一空,同学们纷纷争辩着,都说自己穿上老师的衣服最像刘老师。刘老师也不纠正,只是默默地含笑看着我们,冬日的阳光从窗外涌进来,乍见大地回春,此时此刻,看着眼前寂静欢喜的刘老师,我突然想起林徽因的一句诗:“你是光,是暖,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四月天空
怀抱书卷回家,我关上门,踉跄地迈了两步,就栽倒在沙发上了,我合上疲惫的双眼,小睡了一会,夜半阑珊,我忽然无比地清醒了,回想今天这堂特殊的模仿秀,心里真是百感交集。那个忧郁的小女孩,她知不知道,我这堂模仿秀是专门为她而设的呢?还是不要知道吧。如果不用这样的比赛,她会接受我善意的资助吗?不会的,以她的敏感脆弱,以她的孤高自傲,她宁愿在寒冷中长久跋涉也绝不会接受一丝的怜悯,我太了解她了,因为曾经,我也是这样的一个小女孩。
我在心里说,学生是教师心灵的后裔,对我而言,教师从来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一种精心的呵护,一种幸福的传递,就这样不管年华更迭,不顾岁月老去,坚定地走下去吧。
一期一会
我的自信源于她,我的快乐源于她。我知道,那个给予我阳光雨露的人,最期待我的绚丽绽放。
日本茶道里有句话叫“一期一会”,是说人一生中所邂逅的所有人都只是过客,他们都会与你匆匆相遇,再匆匆离去,所以要珍惜时下遇到的人,珍惜每一期,每一会。
大抵,与刘老师的相遇也是如此罢,在我眼里,她是冬日里晴朗蔚蓝的天空,照亮了我的路途,温暖了我的双翼,使我在前进的路上不再孤寂,我每一次的蜕变,都有她的恩养。
一期一会,千思百语。
汤小羽
汤小羽,武汉工程大学本科生。曾任李时珍职校胡风文学社社长,师从刘彩燕,习小说、散文、诗歌,作品散见《高校文学》《中学生天地》《黄冈职教》《黄冈周刊》《黄冈日报》等。
散文节选
秋天的时候,我在洋澜湖畔写《十二年:沧桑终易地,世路已逢春》。写的是她创办胡风文学社十二年的历程。翻看她主编的《蕲河风》,我坐在图书馆大大的窗子前。整个研修室只有我和柜台的管理员。我翻着桌子上的十二本期刊。万言一默。
足足有一个小时,我一直在思考,十二年,蕲河岸柳绿了又黄,胡风文学,这株细小的幼苗一直在风雨中顽强生长。 十二年,田野种了又收,职教的园地上,播种机始终不辍不息。十二年,一个“胡风文学社”,十二期《蕲河风》,900名稚气的幼苗。这十二年来,她有没有想过放弃,她可有迷茫过,心冷过,动摇过?
《十二年:沧桑终易地,世路已逢春》结尾,我并没有感觉到如释重负,反而觉得无限惆怅,看着一道残阳铺水中的洋澜湖水,猛然想到一个词——先生。
先生,一个称谓,一种敬语。古之私塾教书者尊呼先生,现今则作为对男子之敬语;千百年来,“先生”之意,几经变化,各附含义。然而,放眼我们所占据的这个俗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先生这个词,还有几人配得上,担得起?
而她配得上,担得起吗?
她应该是配得上先生二字的,至少在我心里她是配得上的。
在这个世态炎凉的年代,先生二字,已不仅仅是一个称谓,一种敬语,而更是一份担当,一种修为,一身风骨。
这些,她有。
作为一个“修行者”,前面的路还有多长?她并不知道。
可是,她一定知道,无论还有多长,她都会独山寒水瘦清风地挺立着,传递真善美,传递感恩与爱。
你听,她在轻念:“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你看,她的脸上身上,时时刻刻都闪现着一种迷人的光泽——假如胡风先生有灵,他的情怀与风骨一定是传到她的身上了,那是一种无法复制也无法模仿的光泽,只有一生追寻它的人才能得到。
真正的大家,都是山河万朵,乘风破浪,是人淡如菊,与世无争。
她知道,她离她自己精神追求上的大家还相差甚远,但在我眼里,她已是大家。
她的绝然,慈悲,低温。
所有的人都看得到。
她浑身披着一层光。
她怀揣着她的信仰,一步步向着有光的方向走去,她不怕路满荆棘,不怕万水千山,她只管向那更光芒的地方走去,那有光芒的地方,是她所向往,所崇敬,所追求的。她一个人走得很坚定,带着一意孤行的眼神,带着所向披靡的神态。
她,就是我心目中的先生,就是胡风文学精神的传播者、坚守者,刘——彩——燕。
——摘抄自夏梓言散文《彩燕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