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多次进入国家队的选手们

五大国际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是中学生最高级别的比赛,是学科竞赛的奥运会项目。以下是具体名称和信息:

  •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IMO,1959年开始举办;在1980年没有举行;中国1985年首次参赛)

  •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IPhO,1967年开始举办;在1973年、1978年和1980年没有举行;中国1986年首次参赛)

  • 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IChO,1968年开始举办;在1971年没有举行;中国1987年首次参赛)

  • 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1989年开始举办;中国1989年首次参赛)

  • 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IBO,1990年开始举办;中国1993年首次参赛)

能够进入国家队,代表中国和世界上最优秀的中学生同场竞技,是每个竞赛选手梦寐以求的事情。

国家队人数每个学科有所区别,数学6人,物理5人,其他三科都是4人。这23名中学生代表了当年各学科的最高水平。

能进入国家队非常难得,而有些选手还不止一次进入国家队,今天来盘点一下有哪些同学:

可以看到,多次进入国家队的有数学和信息两个学科,其他三科没有。数学多次进入国家队的有15位选手,信息有16位。

其中次数最多的是广东华南师大附中的李鑫(1998年IMO中国未参赛)和上海理工大学附中的杨云和,都是3次,分别是数学和信息,时间都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

跨学科入选国家队的选手有两位,也是数学和信息两个学科,中间间隔了近20年。

因为赛制和其他原因,将来同一个学科多次进入国家队基本不太会出现了,不过跨学科入选的应该还会有。下面分析一下原因:

  1. 国家队要经过多次比赛层层选拔,全国优秀的中学生太多,多次进入国家队非常不容易。

  2. 信息学赛制比较特殊,从NOIP省赛到国家队的赛程需要两年,最新规则要求进入进入国集的选手只能是高一和高二的选手,使得每位选手最多只有两次的机会。

  3. 信息学要求获得IOI金牌的选手,不再有资格入选国集。

  4. 数学最新的规则要求高联省队只给高中生,特别优秀的初中生无法提前参加CMO国赛。

  5. 清北都有了针对低年级的特殊班型,如北大英才班,清华数学领军计划等,使得低年级的竞赛选手有了更多的选择。

  6. 能够进入国家队代表国家参赛是非常光荣的事情,但同时压力也非常大。如果是同一学科,大部分低年级选手会选择退役提前学习大学内容。

  7. 目前很多选手同时学习数学和信息,两门竞赛水平都很高,相信会有挑战两门国家队的选手。

参与竞赛对选手们来说是中学生活的美好经历,但是竞赛毕竟只是做别人出好的题目,都是有标准答案的,而进入大学更专业的研究方向,去探究未知的领域才是更有意义的。

祝愿所有的竞赛选手们都在自己喜欢的路上越走越好!

声明:

文章内容都是从官网和其他渠道搜集的信息整理总结,如有错误请批评指正。

创作不易,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感谢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