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缠论中,“吻”的理解
飞吻:短期均线略略走平后继续按原来趋势进行下去。 飞吻:短期均线略略走平后继续按原来趋势进行下去。
唇吻:短期均线靠近长期均线但不跌破或升破,然后按原来趋势继续下去。
湿吻:短期均线跌破或升破长期均线甚至出现反复缠绕,如胶似漆。
以上是原文里对“吻”的描述,共分三类,飞吻,唇吻,湿吻。
那么我们即知了它的定义,对我们理解市场走势,或者在实际运用中,能起到什么帮助的意义呢?
这个还需要我们个人基于对走势,或者缠论的理解,加以量化!
例如,这三类“吻”的定义上除了湿吻之外,飞吻和唇吻,的概念还是有些过于模糊了,拿飞吻来说, 【飞吻:短期均线略略走平后继续按原来趋势进行下去。】短期均线略略走平后,按照原来的方向继续下去,这个略略,就显的太过略略了,不如,在加上一个,短期均线略略走平时,当下K线至少触碰到,短期均线,而未触及长期均线,之后按照原来的趋势进行下去,是否一下子就有了标准呢?
而唇吻,也按上行方式,在短期均线靠近长期均线,但未跌破或升破的同时,当下走势k线,必须触及到长期均线,这样子,立刻就能把飞吻,和唇吻,清晰明了的区分出来了!至于湿吻的理解,本身定义里写的就很清楚了,一条稳定向上,或者向下的长期均线,一条反复围绕这条长期均线绕来绕去的短期均线!
而吻真正的含义,在于,当“吻”出现时,次级别,或者次次级别,走势所在的一个状态,而飞吻,唇吻,湿吻,对应到次级别,或者次次级别上,就是,笔,线段,中枢,只有如此,“吻”才有了实际应用的价值!
而吻,在缠论原文中,还有另外一个含义指向,很多缠友都把走势终完美,做为缠论的开篇,而忽略了,最早出现的,对“吻”的描述,和其后。对上涨,下跌,盘整,的那些定义,而那时缠论基础部份就已经展开,或者说,这些本就是,缠论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操作的关键不是定义,而是如何充分理解定义而使得操作有一个坚固的基础。其中的困难在于如何去把握高点和低点,因为高点、低点是有其级别的,在15分钟图上看到的高点,可能在周线图上什么都没看到。为此,必须要均线系统来过滤,也就是前面常说的“吻”的概念,只有在“吻”前后出现的高、低点才有意义。
这里,首先要搞清楚“吻”是怎样产生的。如果一个走势,连短线均线都不能突破,那期间出现的高、低点,肯定只是低级别图表上的,在本级别图表上没有意义。当走势突破短期均线却不能突破长期均线,就会形成“飞吻”;当走势突破长期均线马上形成陷阱,就会形成“唇吻”;当走势突破长期均线出现一定的反复,就会形成“湿吻”。由此可见,“吻“的分类是基于对原趋势的反抗程度,“飞吻”是基本没有任何反抗力,“唇吻”的力度也一般,而“湿吻”,就意味着力度有了足够的强度,而一切的转折,基本都是从“湿吻”开始的。转折,一般只有两种:一、“湿吻”后继续原趋势形成陷阱后回头制造出转折;二、出现盘整,以时间换空间地形成转折。第二种情况暂且不说,第一种情况,最大的标志就是所谓的“背驰”了。必须注意:没有趋势,没有背驰。在盘整中是无所谓“背驰”的,这点是必须特别明确的。还有一点是必须注意的,这里的所有判断都只关系到两条均线与走势,和任何技术指标都无关。如何判断“背驰”?首先定义一个概念,称为缠论趋势力度:前一“吻”的结束与后一“吻”开始由短线均线与长期均线相交所形成的面积。在前后两个同向趋势中,当缠中说禅趋势力度比上一次缠论趋势力度要弱,就形成“背驰”。按这个定义,是最稳妥的办法,但唯一的缺点是必须等再次接吻后才能判断,这时候,走势离真正的转折点会已经有一点距离了。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第一种方法,看低一级别的图,从中按该种办法找出相应的转折点。这样和真正的低点基本没有太大的距离。纯粹的两条均线的K线图,就足以应付最复杂的市场走势了。当然,如果没有这样的看图能力,可以参照一下技术指标,例如MACD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