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中医是仁术

为什么说中医是仁术
我们都知道,中医是仁术,所以中医最讲“仁”的精神。推之,作为中医人,就要“求仁”。以下详细分析中医与“仁”的关系。
(一)“仁”是生的象征
一则,仁的本意
《朱子语类》讲:“且如万物收藏,何尝休了,都有生意在这里面。如谷种、桃仁、杏仁之类,种着便生,不是死物,所以名之曰仁。见得都是生意。”
万物的种子,称之为“仁”。因为“生,仁也”(《通书》)。简单来说,凡是“仁”,就意味着生机,就是有生生不息之机。
程子说:“医书言手足痿痹为不仁,此言最善名状。仁者,以天在地万物为一体。”(《二程遗书》)程子把中医里的“不仁”,解释为没有生机,这是取类比象思维,也完全符合临床实际。
二则,仁者,生生不息之谓也
大儒王阳明强调:“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这个解释非常精妙,从中医来分析,的确如此。“仁”之为道,即是天地生物之心。舍“仁”,则没有生命。故说,“仁”是天地之心,仁就是生。
《内经》讲养生,讲治病,所讲的都是如何维持生命,如何让生命之火不熄。这里面即包含着“仁”的生生不息之意。所以说,中医是一门关于“仁”的学问。中医离不开“仁”,若舍了“仁”,中医将没有任何意义。
(二)中医人要“求仁”
一则,“求仁”的原因
作为中医人,我们为什么要“求仁”?
一方面,综上所述,引申的意思就是,我们要顺应天地之道,得天地生生不息之机,就要“求仁”。这是从《内经》的经文来讲“求仁”,目的是求得生机。
另一方面,朱子说:“圣人亦只教人求仁。盖仁义礼智四者,仁足以包之……百行万善,总于五常,五常又总于仁。所以,孔孟只教人求仁。”这是从理学来讲“求仁”,目的是修德,以“止于至善”。
二则,孔子贵仁
“仁”不仅是孔子学说的核心,也是孔子人生价值观的核心。“仁”不但是我们所能达到的至高精神境界,也体现了我们的价值取向。作为中医人,求仁是必需的。
一方面,中医人致力于追求的,就是病人的康复,这是生机的表现;另一方面,中医人要临床治病,不但要有高明的医术,还需要有高尚的医德,这即是“仁”的表现。中医人不但要精于医术,更要修养德行,二者兼备,方是良医。医乃仁术,此之谓也。
也就是说,我们中医人“求仁”,不但为了病人的康复,亦是为了自己的人生修养的提高。所以,中医人“求仁”,是利人亦利己,两者兼顾。
有人认为,作为中医人,帮助病人是因为我们需要中医这个饭碗。若如此理解中医,那是小视乎中医了。我认为,中医内涵天地之道,这个道就包涵着天地生生不息的“仁”的思想。中医人“求仁”,其实是求道,是顺道而行,利益的将是自己的身心。
(三)求仁的方法
前贤认为,“仁”为孔门之学,我们要想治学以修身,就必以“求仁”为先。“求仁”即是万理之原,亦是万事之本。那么,应该如何“求仁”呢?
一则,我欲仁
《论语》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我欲仁”。只有我们想得到“仁”,然后才会主动去“求仁”。正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作为中医人,我们肯定希望提高医术,希望能帮助更多的病人,希望能让大病重病患者早日康复,那么,我们就要“求仁”。“求仁”其实是提升自己的觉悟,提高自己的医术修养,让自己可以帮助更多的病人。所以,我们中医人一定要有“求仁”的愿望。
二则,诚以求仁
《程子遗书》讲:“学者须先识仁。……识得此理,以诚敬存之而已矣。”认为从诚、敬二字去体味“求仁”。
何谓诚?《说文解字》云:“诚,信也。从言,成声”。意即说话能够符合实际,能够信守承诺,就是诚。
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概念。诚,也是学习中医的基础。人无诚而不信,中医人无诚则不能精医。
诚是天道之本。天道真实无妄。人禀天道,人亦当思诚,思诚之道在于人为,人道通过思诚便可趋向天道。北宋文学家司马光重视人的笃实功夫,他说:“平生只是一个‘诚’字,更扑不破。诚是天道,思诚是人道。”我的理解是:要掌握天道,就要先尽人道,“思诚”即是内求己心,即是尽人道。
中医有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有救死扶伤的仁爱观,有形神兼顾的生命观,这些都是中医的核心思想。中医人要想成就大医,就必需深刻掌握这些思想。这些思想源于我们中医修养的提升,需要在内圣外王的境界上下功夫,而这样的功夫离不开“思诚”。
三则,敬以求仁
朱子讲:“主敬以立其本”,认为“敬”的工夫贯通动静、始终、知行,构成“涵养”“致知”“力行”三者的根本。
朱子论读书,说“居敬持志,循序至精”,其中谈到“敬”。敬,既是对他人,亦是对自己。尊敬他人,是有修养的体现;反之于身,亦是庄严自己。中医人对经典有敬畏心,就会孜汲努力;对病人有尊敬心,就会尽心服务;对前贤有敬仰心,就会自强不息。敬,是人格的体现,一个心中无“敬”的人是没有前途的。
中医人的文化自信从何处来?我认为,从“敬”来。一则敬经典;二则以敬之心去认识传统文化。敬能生静,静则安,安则和,心气和,则文化自能深入我心。有了文化自信,才会相信中医理论,也才能坚持走纯中医之路。凡坚持纯中医的,必然是高度文化自信的,因为文化自信是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也是我们中医人所必需坚持的自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