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佩荣:典籍里的中国开年刷屏,尚书这部书究竟在讲什么?

正是这套永恒哲学和变化哲学,使中华文明可以历数千年而不坠。
——傅佩荣

春节刚过,一档文化节目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它就是《典籍里的中国》。

央视2021开年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 

节目选择了我国古代典籍《尚书》作为开篇,使这部并不为人熟知的经典,走入了大众的视野。

 一生护《书》传《书》的传奇人物伏生

《尚书》究竟在讲什么?

它因何位列“五经”之中?

了解《尚书》,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有什么意义呢?

1

《尚书》是这样一部书

《尚书》的“尚”意指“上古”,《尚书》即为“上古之书”。

它是中国最古老的一部历史文献,主要记录了从尧舜开始,到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事件及官方文书。

比如,颁布分封诸侯的文诰,说明治国理政的方法,领导者德行修养的要求和防范邪恶的警示等。

《典籍里的中国》呈现的名言,诸如: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非知之艰,行之惟艰”“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

反映的都是《尚书》中有关我国古代治国理政、领导者修德方面的智慧。

2

《尚书》为何如此重要?

为什么说《尚书》在中华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我们从哲学的角度来切入,就会非常容易理解。

人活在世界上,如果希望长期存续和发展,一定需要两方面的思想:

一方面,在时间之流中面对生老病死,思索如何面对刹那生灭的变化

另一方面,在变化的世界里确立永恒的信念,找寻值得一生追求的理想。

事实上,中国哲学早在儒家、道家出现之前,在理念上已经肯定了一套永恒哲学和一套变化哲学,使中华文明可以历数千年而不坠。

变化哲学的代表,即为《易经》;而永恒哲学的代表,就是《尚书》中的《洪范》篇。

3

洪范九畴由何而来?

“洪范”意为“大的法则”,该篇阐述了古代国家建构与治理的基本原则,说明了国家存在的目的和政治的最高理想。

它的历史背景,是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推翻商纣王统治,建立周朝。

周武王深知想要治理天下,必须借重前朝的经验。于是,他将商朝遗贤箕子从监狱中释放,虚心向他请教治国之策。

箕子说:大禹治水成功后,上天为褒奖他的功绩,赐予他“洪范九畴”(洪范为大法,九畴为九类),其中清晰阐述了治理国家最重要的九大范畴的方针策略。

大禹遵而不失,使夏朝绵延400余年,商朝接续此一传统,使商朝立国约600年。

“洪范九畴”有如此重大的影响,这九大范畴分别是指什么呢?

4

最初的五行

所谓“洪范九畴”,即为:

初一曰五行,次二曰敬用五事,次三曰农用八政,次四曰协用五纪,次五曰建用皇极,次六曰乂用三德,次七曰明用稽疑,次八曰念用庶征,次九曰向用五福威用六极。

第一畴,是“五行”: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

“五行”是“水、火、木、金、土”,所指的是五种朴素的自然材料,这些也是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凭藉。

“行”指“周流不息”,即随处可见,自然界会源源不绝地给人类提供这些基本材料。

人的生活不能脱离自然界,因此在建立国家时,首先要能把握“五行”等自然资源,以求互通有无、均衡发展。

5

敬用五事

第二畴:“敬用五事”:

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视,四曰听,五曰思。貌曰恭,言曰从,视曰明,听曰聪,思曰睿。恭作肃,从作乂,明作晰,聪作谋,睿作圣。

古代政治的基本原则是“上行下效”,百姓会效法官员的表现,因此官员应在五种言行表现上谨慎修养,做出表率。

第一,容貌要保持恭敬,态度端庄而严肃;

第二,说话必须使人可以做到,如此才可达成治理的效果;

第三,眼睛观察要看得清晰明白,做到“目明”,如此才能明辨是非,不致受人蒙蔽;

第四,耳朵要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做到“耳聪”,如此才能谋划完善,面面俱到;

第五,思考要做到理解而通达,人有理性可以思考,思考要有逻辑,符合思维的规则,推理应当合理,前后不能矛盾,这样才能思维畅通、做事才能一通百通。

“敬用五事”是用来规范官员的个人修养,目的是要培养高素质的官员以造福百姓。

6

农用八政

第三畴:“农用八政”:

一曰食,二曰货,三曰祀,四曰司空,五曰司徒,六曰司寇,七曰宾,八曰师。

“八政”就是八个政治部门。

第一是食,负责农业生产;

第二是货,负责财货流通;

第三是祀,负责祭祀祖先;

第四是司空,负责工程建设;

第五是司徒,负责教导百姓;

第六是司寇,负责社会治安;

第七是宾,负责外交事务;

第八是师,负责国防武力。

这八政听来并不陌生,但应注意的是其排列顺序。

把食、百货流通放在为首的两项,祭祀、建设、教导与治安放在中间,而外交与军事放在最后,其实正是“民本”思想的体现。

7

协用五纪

第四畴:“协用五纪”:

一曰岁,二曰月,三曰日,四曰星辰,五曰历数。

“协用五纪”指要配合天时与节气,五纪直接决定了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与成效。

第一岁是年;第二是月;第三是日;第四为星辰,代表二十八宿、十二辰;第五为历数,代表节气的规则,在不同节气各有适宜之事。

对古代农业生产来说,“五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掌握了自然界循环往复的运行规律,才能更好地从事农业生产和安排日常生活。

上述四畴考虑了自然界的资源、官员的修养、政府的主要部门以及天时的循环规律。可见,《尚书·洪范》九畴非常务实。

这些条件可以建立国家,但还称不上理想的国家,关键在于第五畴的“皇极”。

8

最高的正义

第五畴“建用皇极”在“洪范九畴”全篇中位居中间,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畴。

“皇极”就是“皇建其有极”,即国家最高领导人“天子”建立的标准原则和最高理想。

“皇极”意为“大中”,代表绝对正义,有如房子的屋脊,左、右两边各有一个斜面,居中的屋脊使一建筑得以完成。

我们说《尚书·洪范》蕴含了一套永恒哲学,所指就是“绝对正义”。

一个国家要治理百姓,必须做到两点:

一是仁爱,要使百姓生活无虞,即洪范九畴的前四项;二是正义,即善恶皆有适当报应。

国泰民安的关键在于:天子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应如何表现“绝对正义”,才能使百姓对正义的要求得以实现,并使百姓走向至善的目标?

《洪范》中描写“皇极”的手法十分精彩,连续用十个“无”来展现“绝对正义”。“无”即“毋”,表示“不要如何”。

无偏无陂,遵王之义;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

意为:不要有偏差,不要有偏斜,要遵照王的正义;不要有自己的偏好,要遵守王的正道;不要为非作歹,要遵照王的道路;不要偏私,不要结党,王道坦坦荡荡;不要结党,不要偏私,王道平平正正;不要违反,不要倾斜,王道既正且直。所有的官员都要遵照王所规定的正义。

天子的统治应表现出对百姓的仁爱,照顾百姓生活;同时又能够主持绝对正义,让善恶有适当报应。

二者兼顾,才能实现天下太平、国泰民安,使国家成为人间幸福的场所,这是中国人几千年来一直孜孜以求的最高理想。

9

善恶分别对待

“洪范九畴”的第六畴“乂用三德”,即用三种方法治理百姓。

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xiè)友,柔克。沈潜,刚克;高明,柔克。

承平之世采用正当及正常的方法来治理,再以刚强手段对付忤逆不顺者,以柔软手段对付和顺从命者;

接着告诫统治阶级不可“作威、作福、玉食”,否则国家必定陷于危亡。

10

人算与天算

“洪范九畴”的第七畴,是“明用稽疑”。

古往今来,国家领导人遇到重大决策时,如果轻举妄动,决策失误,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抉择之际要慎之又慎。

古代天子在遇到重大疑惑时,需要考虑五方面的意见:

汝则有大疑,谋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

第一,谋及乃心,天子自己用心思考该怎么做;第二,谋及卿士,卿士各有负责的部门,要以各自的专业视角提供建议;第三,谋及庶人,询问百姓的看法;第四,谋及卜:卜为龟卜,即以龟甲或牛骨问卜;第五,谋及筮:筮为占筮,即以蓍草问卜。《易经》中介绍了用50根蓍草进行占筮的方法。

以上五方面的意见,三方面为“人意”,两方面为“天意”。

可见,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古人迷信。古人清醒地认识到,人只能掌握过去和现在,不能充分把握未来,对于影响未来的重大决策,古人设法占问天意。

11

念用庶征

“洪范九畴”的第八畴,为“念用庶征”。

古人认为,施政的成败和照顾百姓的成效,可由农业收获作为直接的验证。

是否有好的收成,有五方面的征兆:雨、旸(yáng)、燠(ao)、寒、风;五者要配合“时”,即“适当的时候”。

君王统治富有成效,则五种天气会适时出现,该下雨时下雨,该出太阳时出太阳,此为“休征”,即“好的征兆”。

如果君王统治有过失,则会出现大雨、干旱等“坏的征兆”,称为“咎征”。

由此可见,古人顺应天时地利,与自然界保持和谐的心态十分明显。

12

五福六极

“洪范九畴”的第九畴,为“五福六极”。

向用五福,威用六极。“向”为劝导,“威”为惩戒;五福是五种福报,六极是六种恶报。

五福六极是人在现世会遇到的善恶报应。古代国家希望百姓行善避恶,君王只能就现实世界的福与祸来劝导或惩戒百姓。所谓五福:

一曰寿(长寿),二曰富(富裕),三曰康宁(健康安宁),四曰攸好德(所爱好的是德行),五曰考终命(得享善终)。

与五福相对的是六种恶报,使人陷入困境:

一曰凶短折(遇事皆凶,“短”年不及六十,“折”年不及三十,即“夭折”),二曰疾(疾病),三曰忧(忧虑),四曰贫(贫穷),五曰恶(丑陋),六曰弱(体弱)。

所谓五福六极的善恶报应,实为浅显之见,很多时候都有失公平,经不起现实的检验。因此,这种观念只是中国哲学的雏形,对今天理性昌明的时代并不适用。

《尚书·洪范》篇体现古代建立国家的完整思维,它提醒国君,从自然资源、人事修养、政权划分到天时节气,都应认真面对。

不但要使百姓丰衣足食、平安度日,更要以“皇极”展现“绝对正义”,使善恶都有适当报应。

仁爱与正义得以实现,才是国家的理想,也才可能造就理想的国家。

政治制度不论如何改变,中国人记住这种理想并努力追求实现,才无愧于礼义之邦的美名。

(0)

相关推荐

  • #善恶,道德,尊严,意义…这些到底为何物...

    社会从群体认识,将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行为定义为善,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行为定义为恶. 善恶是对行为趋向的分辨,行为趋向让人喜欢.让人快乐.让人爱就是善,行为趋向让人烦恼.让人痛苦.让人恨就是恶 ...

  • | 顺应天时地利、善恶报应,是迷信吗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顺应天时地利即善恶报应这是迷信吗"?答案很简单,这不是迷信,而是合理的愿望.那么古代中国如何回应这样的愿望?我们这一集要谈以下三 ...

  • 周末影视馆 | 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周末影视馆 -NO.148- 你是理想中的顾耀东,还是现实中的赵智勇? <隐秘而伟大> 白桦 是一半扎进黑暗 一半迎接光明 根扎得越深 就能看到 越多的黑暗与腐烂 就能长得越高 越能努力地 ...

  • 《尚书》——看《典籍里的中国》,赏珍贵国宝

    松鼠热点 2021-03-03 16:01 央视最近新推出了一档重量级文化综艺<典籍里的中国>,以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形式,聚焦<尚书><论语><孙子兵法& ...

  • “五福”是什么?以《尚书》的“五福”,走进上古的民本思想

    我们身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我的理解,就是中国人民经过百年学习和奋斗,已经崛起为世界经济政治军事大国,但我们面临着中外思想领域的话语权之争. 西方工业.信息革命的经验能为我们借鉴,但西方的思想并不 ...

  • 看《哪吒》懂得一个道理:没有天生坏孩子,只有不懂教育的父母

    趁着周末,看了火爆全网的国产动漫<哪吒之魔童降世>.我一向都不是动漫迷,分不出动漫到底高水准在哪,差在哪,但我知道,在观看的过程中,比起小时候看的动漫片,确实要精彩了许多,特效也做得特别好 ...

  • 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典籍:《尚书》

    中国人都应该记住的典籍:《尚书》

  • 【#典籍里的中国# 之《尚书》戏剧纯享

    【#典籍里的中国# 之《尚书》戏剧纯享

  • ​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是雅典拉斐尔神庙上所镌刻的箴言之一,而这句箴言来自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 众所周知,古希腊是西方哲哲学的渊头,在探索世界本源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有的认为世界的本源是水,有的认为是数, ...

  • 《典籍里的中国》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传承着华夏的精神和文明.<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秦朝博士伏生以命护之,终传于天下.当代读书人撒 ...

  • 面对虚无主义,孔子是怎么做的在线收听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面对虚无主义,孔子是怎么做的?说到虚无主义,一般人以为是从外国翻译过来的,其实理解之后就会发现,各个时代和社会,都可能出现虚无主义的危机,人们发现所有 ...

  • 坤鹏论:读《斐德罗篇》从修辞到爱再到灵魂(六)

    你有没有注意到,绝大多数人认为自己是好人,同时他们又认为这个世界上的好人并不多,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矛盾,如果前者是对的,后者不成立,如果后者是对的,前者不成立,事实是,真正的好人和坏人都不多,绝大多数人 ...

  • 《典籍里的中国》 20210212

    本期节目主要内容: 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凝聚着前人的心血和智慧,传承着华夏的精神和文明.<尚书>--"政书之祖,史书之源",秦朝博士伏生以命护之,终传于天下.当代读书人 ...

  • | 古代君王都在学什么哲学在线收听

    喜马拉雅的朋友,你好!我是傅佩荣. 这一集的主题是古代君王都在学什么哲学?人有理性,可以认知和选择,所以需要了解人活在世界上怎么回事? 同时人生应该追求什么样的目标,才算是值得的.这两方面的问题,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