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现场:“茶韵”呈现对比
韵,茶之魂魄,落喉之感也,但却并非召之即来,呼之即到。正因其呈现的技术难度,信手冲泡下往往很难呈现到位。
标准开汤一道茶款,入口甜滑醇厚,落喉茶韵饱满:花香、回甘持续了足足有1分多钟。
朋友唆使换一种注水方式,看看能出什么味道?——我心说,“肯定不会太好……”但转念一想不妨做次对比实验看看究竟能差多少?于是调整了两个参数,注水出汤。
一入口,苦涩先不说,茶汤滋味的变化没有了。
再说落喉。那可称得上是“干干净净~~”什么花香,什么回甘,都荡然无存。我们都吧唧了吧唧嘴,面面相觑,——提议的那位手里还拿着手机调出了秒表准备给茶韵计时呢……
虽然这都在意料之中,但我还是不禁在想:
是什么导致了茶韵的呈现?又是什么破坏了茶韵的呈现呢?
此前我并未细想过这个问题,只是觉得我能呈现到位就OK了。但现在我要深入思考,为什么其他的方式呈现不出来,或呈现不到位?
因为这本就是一种基于体验的感知判断,很难给出一个数据量化,推导严密的科学型解释。所以我会试着通过类比、推测等方式帮助你理解。
我们说茶韵的具体表现多为茶汤落喉之后滞留于口腔中的香气、回甘、依然持续的生津,以及体感。当然,不同的茶品会对应不同的香气、回甘、生津、体感表现。
而从阶段性上来看,“茶韵”基本上就是一个“尾声”的部分,其重要性在各种艺术形式当中不言而喻。并且要注意,“尾声”的精彩与否,除了其自身的内容外,还与之前的序曲、正文的铺陈有重大干系,——前面的铺陈不到位,结尾肯定也精彩不到哪儿去。
这其实回到了茶品开汤品鉴的一个基本属性——“线性过程”。这个“线性”不仅体现在茶要一水一水出,一口一口喝,更深层的含义是:茶的析出过程本身就是一个“线性过程”。
先析出什么,再析出什么,最后析出什么,这在一款茶摆在你面前时其实就已经是确定的了。你所要做的就是找到这个“既定”的析出顺序,然后高品质地呈现出来,那么饱满的茶韵也就自然的出现了。我知道这对很多人来说很难实现,而这也正是大部分人无法充分呈现茶韵的根本原因。
再换做书法,一篇书法的神韵正是笔法之精熟,行文之流畅,笔力的一以贯之所产生的。与茶韵同理,为何?——都是“线性过程”。
而一道没有呈现出“线性”特质的茶品,汤感往往是混沌的,错乱的,甚至是焦躁而沮丧的,——因为节奏与次序被打乱后,人的情绪往往如此。去截着蹦着看一部电影你就知道什么感觉了。
所以,我还是需要坚持“标准开汤”的技术原则,——这相当于“笔法”;并不断提升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这是“笔力”。
… …
最后我想说,其实大部分朋友尚未真正体验过“茶韵”,这对理解今天的内容确实是个障碍,但我更不愿大家发挥想象力去猜测“茶韵”可能是个什么样子。因为你一旦猜错了,再有机会感受到正确“茶韵”时的落差就会让你茫然无措。
所以,知道有一种美好的体验叫做“茶韵”即可,有一天当你真正感受到它时,你会明白——原来这就是“茶韵”……
泡茶找空山,这里是空山茶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