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 · 道:生食
记得上次生吃肉类是什么时候?——对,就是肉类。生食果蔬,那太过平常,我们今天说的就是肉类的生食。
在远古人类尚未吃到意外被野火烧熟的肉类之前,各种动物的肉一直是在被生食,甚至包括人类自己。
让我们来看看你当时的样子:
由于需要咬食、撕拽大块儿生的肌肉与肌腱,你的咬合骨需要非常宽大结实,咀嚼肌也要非常强大有力,进而它们占据了你头部的大部分区域,使得脑的比例相对现在要小许多。
你看上去是个窄窄的脑门,宽宽嘴叉,一脸横肉的模样。而且由于你的牙齿对生的食物并不能很好的驾驭,早早便损毁掉落,并影响到了你的消化能力与寿命,三、四十岁就已经算高寿了。
但生食肉类这种经历,却深深地埋藏在人类原始的集体记忆力里……
日本的刺身寿司就是一种肉类的生食,早已风靡世界。
生蚝的最佳食用方式也是生吃,撬开来一口吞下。您说我更喜欢蒸或者烤的,盖点儿粉丝,洒点儿蒜蓉,再热油一浇……,——打住!您那味道跟超市里的速冻牡蛎肉没啥区别,而且人家那还便宜不少。
爱斯基摩人在捕捞上一些冷海鱼时,会在最嫩最肥部位用小刀割下一小条肉来放嘴里,美美的嚼着!
内陆地区,一些地方的人们也有生吃鱼籽的习惯。
这些延续至当代的生食之法,显然要比我们的先祖讲究了许多,——生食的肉材,一定是其最精致、细腻的部位,——如果你吃到的生肉咬不动、嚼不烂,那可能是老板没看出你是现代人。
生食本身便象征着“生命对于生命的直接摄取”这一残酷的现实,难怪《入殓师》中佐佐木老板在吃到美味的鱼籽与炸鸡时,连连说:“真是罪孽!真是罪孽……”
如果你也认为这是罪孽的话,那这将是所有人类甚至所有动物都无法摆脱的原罪……
当它与你的味蕾接触的瞬间,可不要简单的当做这是“肌肤之亲”,——比这要深入,应当称作“肌理之亲”才对。那一口生鱼片,可不是你理解的只是一口肉而已,它会在你味蕾上蔓延开来,甚至淹没了你的意念与想象。仿佛你的口中是那一整只的鱼,而且还活着,还在游动,——对,还有鱼身边的那片海,海水里的景物种种,以及海面上方斑驳晃动的太阳……
似乎咀嚼间,你便成为了这条鱼。而这一刻,整个世界都是那么的鲜美~~
法国著名大厨Joel在吃到小野次郎的赤贝寿司时,他惊叹到:“莫非这只贝是只吃蟹长大的不成?!”
小野次郎也很惊喜,“哎,你居然吃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