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互结论治心悸
心悸是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惶然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内经》中形象地记述了本病的基本特征“心中澹澹大动”、“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心如悬若饥状”。本病证可见于多种疾病过程中,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发作时常伴有心律失常。有实验通过动态心电图对心悸病人进行监测,结果显示92.7﹪的人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异常,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心房颤动,心房扑动,室性早搏或房性早搏等。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心脏器质性变化,仅仅是自我感觉心慌心悸。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邢卫光
1、病因病机分析
“本虚标实”是心悸的一个重要病因病机,本虚多见于气虚、阴虚、血虚、心、脾、肺虚,标实多见于气滞、血瘀、寒凝、痰浊等。临床诸多病例分析,凡是顽固性病程缠绵反复,持久性发作的心悸患者,大多数是痰夹瘀或痰瘀互结见症。阴平阳秘,则邪不可干,由于素体气血阴阳虚损或是老年人多脏器虚衰,气机逆乱,或恣食肥甘,或思虑伤脾,运化失司,可生痰湿,水停气滞,或气虚无力周行,或阳虚寒凝,血液不行,变生瘀血,阻滞心脉不通而致心悸。陈师重视整体观念,避诱因,减少病发,对已有心脏器质性病变者强调应当避重体力劳动、情绪激动、受寒或饱餐以减少病发。非器质性心脏病的心悸患者,临床多见,并可反复发作,常造成患者的精神负担,严重者可影响学习、工作,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无论病属何种均当着眼整体,辨证论治。
2、痰瘀互结的理论渊源
“痰”字最早见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膈上痫痰满喘咳吐”。《证治汇补》中说:“痰迷于心。为心痛惊悸怔忡恍惚。”瘀血,《黄帝内经》称之为“凝血”、“恶血”、“留血”、“菀陈”等。如《灵枢·百病始生》云:“湿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张介宾认为“气逆而血留,气虚而血滞,气弱而血不行。”二者均是气血功能失调的产物。
《灵枢·营卫生会》所云:“此所受气者,泌其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而为血”、“津液和调,变化而赤谓之血”由于气、血、津液的相关性,构成了痰瘀同源的必然性。它们既是病理产物也是治病因素,津病成痰,血病成痰,各种致病因素所致的病理产物一痰瘀之间又可以气为枢纽,津停血亦滞,血瘀津亦停,从而形成痰瘀互结病。《医述》引罗赤诚语:“若素有郁痰,后因血滞,与痰相聚,名日痰挟瘀血。”
可以说,痰瘀相关思想《黄帝内经》时代已具雏形。在病因病机,治法以及方药上都有了一定的阐述发挥。有了关于“痰瘀同源”、“痰瘀同治”的初步认识,经过几千年来后世医家的不断充实和发展,“痰瘀同治”已经成为一种日臻完善的理论体系,治疗一些疾病特别是一些疑难杂病时,在辨证基础上从“痰瘀同治”着手治疗往往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世纪80年代来,随着对疾病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化,许多研究者指出:血瘀的同时,必有痰浊形成,化痰也兼能化瘀。
3、具体遣方用药特点
“方从法出,法从证立”,痰瘀同病,则祛痰化瘀,两者兼顾,痰瘀病邪相互为解,故痰瘀并治为痰瘀互结证的基本治则。虽为痰瘀互结,二者亦有偏重,病因各异,治法不同。《医方难辨大成》指出:“人身清阳之道,果得顺正流行之乐,毫无逆滞壅塞之患,则气自充实,不致有空乏馁败之殃;神自完固,不致有虚怯惊惕之祸。”故令心脉气血充沛,阳气通行,则心有所养,脉道轩敞,痰瘀无从化生,贼邪无以冒犯,则神宁气和。其病与肝、肾、脾密切相关,治疗上当调畅气血,祛痰化瘀。
①因气阴两虚致痰致瘀者:症见心悸,胸闷痛,气短乏力,眩晕健忘失眠,咽喉红肿,遇劳加剧,舌质暗红,边有齿痕,舌苔中间薄腻或有剥苔,脉细或结代无力。生脉散加减益气养阴,补阳还五汤益气行血通络,温胆汤加减理气化痰,气阴虚甚加生黄芪,太子参、黄精等并补气阴,自汗者加浮小麦,煅牡蛎。
气滞重加郁金,丹参。阴虚有热者以石斛,玉竹养阴清热,琥珀、夜交藤,酸枣仁养阴安神。
②因肝肾阴精两虚致痰致瘀者:症见,伴有心悸眩晕、耳呜,面红目赤,腰膝酸软,寐差,咽喉红痛,口干不欲饮,大便不畅,舌质暗红,以舌尖和两边红盛,舌中后部有纵向裂纹,苔为微黄腻,脉细涩。以天麻钩藤饮加减镇肝熄风,左归丸合酸枣仁汤加减填补肝肾阴精,养血安神,血府逐瘀汤合导痰汤加减行气活血,燥湿祛痰。痰热者加胆南星,瓜蒌仁清热化痰,何首乌,火麻仁润肠通便。牛蒡子,射干,菊花利咽清热解毒,宣肺祛痰,对于女性患者多佐以墨旱莲,女贞子以补益肝肾。
③因心肾阳虚致痰致瘀者:症见心悸气短,喘息咳痰,头晕,腰膝酸软,动则加剧,畏寒肢冷,二便尚调,下肢轻微浮肿,舌胖质黯,尺脉细而无力。常用右归丸或地黄饮子和炙甘草汤加减补阳温通血脉,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祛痰,阳虚甚加炮附子、干姜,腰酸冷痛,遗尿多尿加补骨脂,五味子。肿甚者酌加茯苓、泽泻淡渗利水。
④因心脾阳虚致痰致瘀者,症见:心悸气短,腹胀纳呆,痰多,舌胖大质黯,苔白腻,脉虚涩或沉细,常用参苓白术散或归脾汤合炙甘草汤加减通阳行血,二陈汤加减燥湿理气和中,干姜、山药健中焦脾阳,瓜蒌、薤白以温阳祛痰,赤芍、川芎、三七行血活血,陈皮、砂仁、白豆蔻、谷芽理气消痰和胃。
临床所见虽本虚标实者多见,但不能排除其它因实而致者,治当辨别虚实,详察病源。病本在心,关乎五脏,其证候常因人而异,针对不同人群,症状的不同,因人因症制宜,同是瘀血根据实情有采用养血活血,破血,攻血的分别,制方严谨,力专直攻病所,面对复杂病情,解决首要问题。
樊某,女,53岁,2009年9月23日初诊,因心悸时发时止1个月前来就诊,听其自述近日常感身热,以午后为甚,心烦易怒,健忘,近几日更加严重,口干不欲饮,喉中痰多易咳,疲乏无力,常自汗出,劳动后更甚,寐差,。观其颜面稍红,情绪激动,烦躁。咽后壁红,唇舌暗淡,边有齿痕,苔微腻,中间有剥苔,脉细涩。证属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拟下方以益气养阴化痰兼祛瘀。处方:
太子参15g墨旱莲15g炒栀子9g茯神15g
黄芪20g牛蒡子9g丹参15g百合15g
法半夏9g女贞子15g郁金12g甘草3g
瓜蒌皮10g木蝴蝶6g酸枣仁18g知母9g
薤白15g白术9g
5剂,水煎服。数日后来访,病情有所好转。续服3剂,并嘱之调节情绪,保持舒畅心情。
按语:本证属于气阴两虚为其本,痰瘀互阻为其标,以气虚为重,气虚日久生痰生瘀,痹阻心脉,心脉不通,失于濡养,则生心悸,从患者所述,可知其已绝经,综合考虑,认为该病人处于更年期,肝肾阴虚,心阴不足,故烦躁,寐差,身热,咽红,方以墨旱莲,女贞子滋补肝肾;百合,知母,炒栀子清心除烦生津;牛蒡子,木蝴蝶疏肝和胃,宣肺祛痰。然气虚是其病变的主要矛盾,以太子参,黄芪,白术之类健脾益气养阴,佐以活血行气之品,俾气和血行痰去脉通悸停,更防因虚致滞,横生它病,防范于未然。女性年过五十,阴精亏少,虽有养阴之品,但重在自我调节,使肝气调达,疏泄有度,不致郁遏,气血得通,不令情志化火劫阴,生化有源为要。益气养阴治本,化痰逐瘀治标,以“通”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