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那么努力学习育儿知识,我也没见你孩子带的有多好!
今天文章有录音哦~
前段时间带着小D去见了一个国内的朋友,我们是因为公号而重新联系上的。这次她来纽约出差就说一起吃顿饭,我欣然答应了。入座后,小D好几次和我说,“妈妈,我饿了”,我就一直在和她说,“点完菜了,马上就有的吃了”。
但没想到,后来服务员出来打招呼说,有一份菜做错了,需要再等等。我们当时就提出,其他的菜先上,服务员也答应了,但是等了好久还是没有一份菜上来。
终于,小D在上菜之前的5分钟开始崩溃了,用脚踢餐桌,大哭大叫。我把她抱出餐厅,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进行共情安抚情绪,然后等她平静了和她复述刚刚发生了什么,她也自己提出要回去吃饭。
后面的进餐还是很愉快的,小D吃的津津有味,还自己对着我和朋友说,“我饿了,我要等菜上来,我很生气,所以哭了”。事后,我的这位朋友对我说,“原来你女儿脾气也这么差的啊,我也经常看你公号文章,总觉得你是不是命好,生了个女儿所以好教。现在看来也是个暴脾气啊。那你的文章对我儿子还是有借鉴作用的,我回去再好好研读一下”。
朋友的这句话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当年,我的第一年当母亲的经历是非常狼狈的,女儿早产导致的各种生理问题不说,她还是个特别倔强的孩子,我公号的老朋友一定知道那个经典故事,当年她哭的声音之大让走道另一边的邻居都报警了。
我绝对不是一个天生会带孩子的妈妈,好在当年有小D的认知老师一直在引导我,也给我推荐了不少育儿好书进行学习。我其实当年挺“逆反”的,有时老师提到的,“不要吼叫,多共情,温柔坚定设定规则”(嗯,就是我现在常和大家说的),我常常觉得哪那么麻烦。
有一次老师闲聊说到,她儿子小时候见人打招呼都是学恐龙叫,“Roar!”,还做出手势扑上去,常常把对方吓一跳。于是很长一段时间,她都要带着孩子向其他人道歉。我当时就“将”老师一军,“你是幼教专家啊,你的孩子怎么还会这样?”
我至今都记得老师说的那句话,那句改变并且影响我整个育儿观的话,“我选择这样的教育理念,是因为我觉得它是对的,但我的儿子不需要来证明我是否是个教育专家,甚至都不需要来证明我是否是个合格的母亲”。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习惯了“唯成功论”、“唯结果论”,于是我们也就习惯性地用孩子的成功证明父母的成功,用孩子的表现来证明父母的能力。这样简单粗暴的逻辑背后,让父母背负很多不该有的压力。
你的孩子脾气那么差,怎么还好意思来和我谈“不打不骂,正面管教”;你的孩子头发那么稀少,你还和我聊“放手让孩子自己吃饭”;仿佛一个养育理念是否正确,必须通过这个孩子每时每刻的表现来证明。不可否认,从孩子表现或多或少可以看出这个家庭的教育观,但用某个片段来推导这样的结论就过于单一了。
当我们执着于这样的单一推导后,我们就会执着于结果,于是,我们等不及,我们不耐烦,今天用的方法,明天必须起效。于是,我们经常放弃,因为没效果就不相信。于是,我们总是焦虑,恨不得紧盯着孩子的一言一行,因为孩子的表现成了我们的“军功章”。
但我们都忘记了,孩子的成长需要时间,某个当下的片段不足以说明这个理念的好坏,再也没人记得“默默耕耘,静待花开”的真谛。
我之前和小D认知老师拧巴的关系持续了很久,直到有一天,她对我说,“我知道你现在还在质疑,但如果我告诉你,你相信我,我们一起努力,一年后会有不同,你愿意试试吗?我知道学习这些很难,但如果我告诉你,因为难,你坚持了,今后你就可以比其他人做的更好,你愿意试试吗?”
看着当时老师坚定的眼神,我也坚定地回答她,“好,我愿意试试,谢谢你给我机会,让我和你一起努力!” 后来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我不仅仅坚持了下来,还对早期儿童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兴趣,我有了这个公号,也能经常给大家一些育儿的建议。
这是我的故事,一个“相信”的故事。如果你觉得这是鸡血,那我就想用自己的经历分享这份鸡血,因为我知道,最折磨人的永远不是难学,而是患得患失,犹豫不决。
如果此刻,我在你们面前,我也想告诉你们,坚持下去,一年后一定会有所不同。
特别巧,前几天有一位朋友给我留言,问我,大J,你说我们这么努力学习育儿到底为什么?是为了养育一个优秀孩子吗?
这也曾经一度是我困扰的问题,也是在小D1岁生日时,我突然豁然开朗。那一天,我回顾小D的这一年,我感触最深的并不是小D,而是我自己。这一年,我的思考总结能力更好了,表达概括能力的速度提高了,身材变好了,时间管理的更得当了。突然我发现,我这么努力学习育儿,一开始是因为女儿,但最终受益的是自己。
应该说小D1岁后,我进入了个人成长的加速道。如果非要说秘诀,那就是我把之前“改变小D,改变老公”的重心转移回到了自己身上。我意识到,即使只是学育儿,我们读的书、思考的能力、得体的对话,这些最终还是滋养我们自己。
当一个父母可以把重心转移到自己的成长,不断地反思总结,没有太多的抱怨和戾气,这就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这时,我的学习是心甘情愿,享受其中的,我和小D的任何互动都是真实真诚的,我对别人的任何评判也都更有底气一笑了之。
只关注自己的育儿变得好简单,也好轻松。
亲子生活,是任何关系中最亲密、最深刻、最温暖的连接,也正因为如此,在这样的关系中,我们投入越多收获越多。
我那么努力学习育儿知识,我选择这样的育儿理念,不是为了培养“神童”,更加不需要我女儿的表现来证明。
我这么选择,因为这是我的三观,我为人处事的标准。我这么认真学习,因为即使有错误有偏差,我知道自己在成长的轨迹上,我有能力不断调整。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自己的修行,孩子的到来,让我们这段修行变得更温暖,更有爱。
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想明白了这件事,希望你们可以更早~
大J叨叨叨
马上年末了,才发现自己很多体检都拉下了,最近在忙着预约。这里也提醒大家一下,每年常规的身体检查、妇科检查千万别忘了。不仅仅是自己的,还要提醒家人啊。到了上有老,下有小的阶段,真的没有什么比全家健康更重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