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你和TA一起看过的戏
看 戏
文/顾成光
不管有电没电,也不管场地大小,戏这种娱乐项目都可以演,从小到大,看了不少的戏,也看了不少种类的戏。
演戏需要场地,通常需要搭个台子,称为戏台,戏台一般分前台后台,中间隔一块大屏风,前台面积要大一点,作表演用,后台面积要小一点,作为演员化妆、存放道具、演员休息候场用,台子四周有高大的柱子,支撑顶篷用。这是戏台子的一般的结构,当然正规的戏台子可比这复杂多了,如国家大剧院,除了上面基本结构外,还有灯光、摄像、字幕墙、音箱、升降台阶、背景墙等等结构。农村的戏台子简单多了,只拥有前后台,好一点有柱子顶篷。
农村戏班子一般由若干数目的男女演员,配乐师傅等人员组成,有的身兼数职,既可演,也可唱,也能配乐!有年纪大的演员,也有未成年的演员,其实他们都是几个家庭组合在一起,小演员其实是他们各自的孩子。这种戏班子走南闯北,飘忽难定,俗称草台班子。与国家剧团那些捧铁饭碗的演员不同,不过现在国家剧团也有不少签约演员。
小时候足不出村,想看戏只能与草台班子结缘了,班子先提前与村里人约好时间,送上印有戏名的海报,贴在醒目的场所。到了时间几辆车子载着道具箱、锅碗炉盘、大小演员就过来了。他们可演京剧,可演越剧,可演黄梅戏,可演赣剧。节目有《空城计》、《穆桂英挂帅》、《天仙配》、《大闹天宫》等等。虽是草台班,但他们个个唱功老到,打斗翻滚武艺精通,前空翻、后空翻动作绝不是做作,而是苦练出来的基本功。配乐师傅们的节奏紧凑,如“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一一当”,与演员的步伐和所要表达的情感一致,多一个嗒或少一个嗒都不行,打"当"的那个师傅要掐准点,即角色由低头到昂头的那一瞬间,便要敲"当"声了,配乐好了,才能把角色的内心表达出来。当剧中出现结婚生日或庆祝胜利的情节之时,那可是音乐声骤起,以唢呐声为主导。一般情况下敲“嗒嗒嗒嗒"的次数要多一些,估计这是最基本的配乐方式,是角色内心一种情感形象化表达,否则观众看不懂角色某些动作的含义。
戏中的角色们从头到尾都穿同一套服装,而要换装则需根据剧情来变更,如一个人从落魄到发达,期间衣服便从布衣变为绫锣绸缎。不同的衣服代表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帽子也能表示不同身份的人物:戴头巾的一般代表农夫屠户,宰相帽子边上伸出的软翅要细要长点,下面官员的官帽软翅便开始加粗缩短。武将的帽子顶上有一根枪头,外加红缨,代表这名武将很猛,而且有的剧情中武将帽子顶上还要插上两根长长的野雉翎,表示该武将是统帅,如《穆桂英挂帅》中穆桂英的帽饰。还有就是皇后的凤冠,那是珠宝满嵌,皇上的帽子是冲天冠,一看帽子可辨别角色的社会层次。
分辨忠奸应根据角色的脸来确认,京剧的生旦净末丑各有不同的画法,红脸的忠、黑脸的猛、白脸的奸。如蓝脸的窦尔墩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还有几句是这样的:紫色的天王托宝塔,绿色的魔鬼斗夜叉,金色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笑哈哈。
剧中的唱词最重要的了,剧情的发展全靠唱词推动,有的咿咿呀呀地唱个老半天,这都是扮老生的角色干的活,又吃力又不讨人嫌,如要问老生常谈是什么意思,只需要听听老生是怎么去唱的就能领会了。但有的剧本老生并不讨嫌,如《空城计》里诸葛亮的角色是老生,他的唱词是:我站在城楼观山景,耳听得城外乱纷纷……最喜爱的角色是丑角,他一出场,整个台面阵阵波动,活力四射,如《七品芝麻官》,芝麻县令鼻梁上贴了一大快白斑,两只帽翅夸张地摇动……
在所有剧种中我最喜爱的当属京剧和黄梅戏,它们都有代表性剧本,京剧自不必说,它是国宝。剧本多,名演员多,而且派别也多。黄梅戏代表性剧本是《天仙配》,里面的唱词长唱不衰,大家早已熟悉,也就没必要再重复"夫妻双双把家还”这句话了。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这些戏班子的演技并不草,而是实力浑厚,不亚于那些在正规剧场演出的剧组,只不过缺少设施与的演出场所,对农村老百姓来说不啻是一种享受。
除了这种专业戏之外,村民们还自发组织龙灯戏,又分一般龙灯和板灯,一般龙灯由十几个人组成,主要表演龙戏金珠节目,龙头不断随着金珠摆动而摆动,板灯则由二三百人组成,规模宏大,观赏性更高!狮灯和船灯也很了不起。除此之外,还有猴戏,木偶戏、魔术、现在兴起的广告戏,各具观赏特色,深受群众喜爱。
看戏看戏,只要用心,总会有戏,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嗒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