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梦想复读12年,33岁的他还在高考,这是坚持还是偏执?
2021年高考已落下帷幕,全国上下一大波考生开始进入暑假狂欢。
这个时期其实隐藏了不少精神心理问题隐患,历年来都有考生自杀的新闻,父母一定要提高警惕。(相关文章:父母千万别放松警惕!孩子高考结束后,是出现精神心理问题的高峰期)
而填报大学志愿时,父母要引导孩子理性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与专业,避免与得之不易的机遇失之交臂。至于是否复读,虽然这不一定是坏事,但复读生的心理压力巨大,很容易造成心理创伤,最好慎重选择。
如果决定复读,家长最好与孩子提前约定底线,对有可能出现的结果想好应对措施,并尽量将复读时间控制在1到2年内。否则时间拖得太久,不仅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也容易错失了宝贵的光阴。
有一位高考考生,一直执着地追求心中的目标,一考就是10年,甚至更久。他就是纪录片《高十》中的主人公唐尚珺。
唐尚珺出生在广西防城港市的一个小山村里,家境贫寒,收入微薄。艰难的生活条件令唐尚珺从小就有个信念:知识改变命运。
凭借这个信念,不断拼搏奋斗,并最终达成梦想的农村孩子不在少数,比如我们曾分享过的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宋远升、中科大博士黄国平等。
但相比之下,未能如愿的孩子可能更多。唐尚珺踏上这条路后就走得并不顺利。
唐尚珺第一次参加高考,但连三本线都没过,只上了一所技校。唐尚珺极不甘心,他瞒着家人偷偷退学,开始了漫长的复读之路。
第二次,高出三本线几十分;
第三次,刚过二本线;
第四次,能去好的二本院校,但因种种原因,继续复读;
第五次,过了一本线,被西南政法大学录取,但选择放弃;
第六次,被吉林大学录取,但不愿接受调剂的专业;
他的梦想始终是考取中科大。
第七次高考,他取得625分高分,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这时,老师劝唐尚珺去读这所大学。而此时他的父亲被查出重病,他终于意识到亲情的宝贵,“考什么大学都不重要了”。唐尚珺决定把隐藏多年的秘密告诉了父母。母亲一开始怒目而视,但听到儿子考上了中国政法大学后,喜极而泣,并没有责备他。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年,唐尚珺带父母到北京看天安门、爬长城、吃烤鸭。这是他的梦想之一,终于得以实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能在那一刻,唐尚珺曾放下过心里的梦想。但好景不长,他再次从中国政法大学退学。有消息称因为其父亲重病,急需用钱。唐尚珺选择回到广西某中学复读,获得2万元的补助,解燃眉之急。但2018年,他的父亲还是因病去世了。
2019年,唐尚珺考上重庆大学,但他放弃;
2020年,他继续复读;今年他33岁,再次参加了高考。
其实,除了中国政法大学外,西南政法大学、吉林大学、重庆大学都是非常有名的重点院校,但因为唐尚珺对专业不满意,也可能是因为这些学校离中科大仍有一段距离,都选择了放弃。
(关于唐尚珺的更多经历: 纪录片《高十》)
有些人认为,唐尚珺为了梦想执着了12年,这种精神值得鼓励,希望皇天不负有心人,他最终能实现梦想。
但更多的人认为,唐尚珺耽误了多年光阴,过于执着,实际上是不理性的执念,对自己及家人都不负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究竟是什么令他的执念这么深?从精神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背后很可能是成长过程中的叠加性心理创伤。
唐尚珺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尚不得而知,但他家境贫穷,小时候挨饿受冻肯定少不了,还可能遭受过身边人的欺凌。他极度渴望通过高考证明自己的能力,改变卑微的现状,用知识改变命运。
但是唐尚珺并非学霸,他没有塑造出高效学习的状态,即便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但在学习时比较吃力,刚开始时的成绩很一般。后来逐渐考出高分,更多是因为熟能生巧,深谙了高考之道。
可即使是这样,唐尚珺还是没能达到心中的目标,屡屡碰壁。每一次未能如愿的高考成绩对他来说都是打击、失望。
叠加性心理创伤不断累积后,现在的唐尚珺已经明显出现了偏执型人格。他固守已见,对认定的目标十分执着,难以接受别人的合理化建议,打算一条路走到黑。
这令我想起浙江大学的化学硕士张韫喆,他学有所成,毕业后有一份不错的工作。但因一心想学医,在26岁那年辞职重新高考,考上了山东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养生专业。
点击回看:浙大硕士毕业又重新高考:人生可以另辟蹊径,但是不能盲目选择!
虽然张韫喆比唐尚珺幸运得多,但两人都有都有着相似的“执念“。
为了梦想而不懈奋斗,这种坚韧精神是难能可贵;可如果一个人对既定的梦想产生了偏执、痴迷,忽视了客观条件和过大的现实成本,这就走了极端,不够理性了。
若任由执念驱使,就算一时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后续也可能会发生悲剧。
比如唐尚珺,即便他今年考上了中科大,可中科大更偏向理工科,需要灵活、创新的理工思维,年过30岁的唐尚珺肯定比不上正值青春的年轻大学生。
唐尚珺很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学习跟不上,与班集体格格不入,形单影只,再次因自卑而形成巨大的心理创伤。
而且,因为遭受过叠加性心理创伤,再加上生活圈子狭窄,唐尚珺的心理年龄和社会年龄很可能仍停留在中学阶段,远远跟不上实际年龄,对社会的复杂仍懵懂不知。
等到他踏入社会时就会发现,学历虽然重要,但社会对人才的考核是多方面的。工作、挣钱、人际关系、恋爱、家庭,哪一项都比考试难得多。为了一份学历而蹉跎十多年,很可能他最终发现并不值得。
当一个人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却发现现实远未达到期许时,很容易信仰崩塌,轻则罹患抑郁症,重则出现自杀行为。
所以,如果真的希望改变命运,走得更高、更远,唐尚珺一定要重新审视、规划自己的人生。
比如放弃中科大的梦想,转而选择文科专业,这对年龄的要求更为宽限;又比如即使今年的成绩不够理想,也先入读大学,尽快走上社会,然后再通过不断提升、终身学习来实现改变命运的目标。
在纪录片中,唐尚珺说,“我现在怀疑,知识改变命运是不是真的。”多次的失败可能已经让他开始怀疑这句话的合理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读书到底有没有用?答案是肯定的。
大约在上个世纪,1996年以前,对于大学生,国家施行包分配的制度。只要努力考上大学,毕业后就能拥有铁饭碗。在那个时代,大学生是天之骄子,人们都信奉知识能够改变命运。
即使是现在,国家不再管分配,各大高校扩招,大学生、研究生数量激增,含金量越来越低,但读书始终能开阔眼界,提升认知层次,锻炼我们的思维能力。
如今的高考虽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仍然是重要的机遇。努力读书不一定能达到最初的目标,但整体上仍能比不努力读书拥有更多的选择权。
可是,如果家长和孩子仍不更新观念,仍将读书等同于高学历,又将高学历等同于稳定而高薪的工作的话,这很可能会失望。
时代已经发生巨变,现在的知识更新换代得特别快,特别强调终身学习和跨学科应用。如果我们只掌握应试技巧和课本上的知识,不懂得融会贯通、跨学科整合的话,在社会上难以脱颖而出。
比如,很多父母都支持孩子学习心理学,认为国内市场的心理健康需求巨大。殊不知,大部分高等院校的心理学本科更注重传统心理学理论的知识传授,即使研究生阶段,更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科研、学术能力,而不是培养学生掌握高效的心理咨询或者治疗技能,实际地去帮助社会大众解决精神心理问题。
这样的学生如果不走科研学术路线,即使读到硕士、博士,进入社会后也未必能找到理想的工作。他们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上的能力不见得会比半路出家的心理卫生人员高,所学习的理论也难以应用于临床上。
所以,从个体的发展和社会层面,我们既希望祖国的下一代能继续努力读书,具备拼搏精神;但从一生的角度来看,我们不希望看到那么多的“唐尚珺”,将过多的光阴押注在高考上,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在孩子逐渐形成远大目标时,家长一定要注意别让孩子产生执念。如果发现有苗头,应该及时积极引导,并寻找执念背后的心理创伤,又或者反思孩子是否曾被反复过度夸奖,形成了病理性正性情绪体验,自视过高,不能接受一时的失败。
在选择学习和就业的方向时,家长最好能根据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孩子的兴趣,给予孩子科学的合理化建议,让孩子在作出贡献,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能得到经济上的回报。
晴
日
推
荐
热门文章:
- 为什么孩子没学到父母的优点,反而坏习惯、性格毛病一大堆?
- 复旦大学教师捅死同事,我们如何识别潜伏在身边的这一类人,求存保命?
- 全国学生即将接受心理健康体检尤其是抑郁症筛查,你和你的孩子做好准备了吗?
热门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