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文明:张永青

三代文明

张永青

2048年4月27日,拉萨市空中城五中38班正在上一堂生动的历史课,王老师给大家主讲的课题是《新旧文明的交替》。

当升降讲台缓缓地从上空降到与教室地面相平时,讲台上,坐在办公桌前的王老师站起身,打开手中的教鞭式电脑,鞠躬向同学们问好,然后开始给大家讲课。

“同学们,大家都是生在第三代文明时代,而我却是跨越了两个文明时代,亲身经历了那次新旧文明的交替,同学们还记得我们这代文明开始于哪一年哪一天吗?”

同学们几乎异口同声:“2012年12月24日。”

“好,那么为什么是这一天,这些天究竟发生了什么?新旧文明有什么最大的不同?”王老师带着启发的语气问。

墙上的大屏幕上,出现了许多同学的留言,王老师用手中的电脑选了几位中国同学的,也选了一位西班牙女生的和一位美国男生的。

被选中的留言相继从扬声器中发出悦耳的声音,每位同学听到的都是自己的母语或喜欢的语种。

“听说那些天月球人帮助了我们很大的忙,把我们地球人的性格都变好了。”

“那以前许多人都非常自私、贪婪,人与人之间经常尔虞我诈,听说有的人比动物都凶残,远不象我们现在这么善良。”

“听说上一代文明是贪婪、自私、盲目占有的文明,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整天争争夺夺的,把财力、物力、精力都用于相互内耗上了,所以上万年的文明,也从没有象我们这三十多年发展得这么快。”

……

王老师总结说:“大家说得都很好,第一代文明过分关注物质世界,远不象我们现在这样关注人的精神世界。下面我们一起看一部为你们精心挑选的专题片,从中我们可更详细地了解一下第二三代文明的巨大不同和两者是如何交替的。

长达两个小时的专题片《人类的三次文明》在大屏幕上播放完后,才让全班同学茅塞顿开,耳目一新。

大约两万多年以前,居住在距离地球约20亿光年的一个星球上的居民,接收到一个求救信号,他们派出了一艘宇宙飞船(就是现在的月球)顺着信号的方向来到了地球,并确定这里就是信号的发源地,当时整个地球气候温暖湿润,处处鸟语花香,就是没有找到能够发射信号的智能生物,估计信号是以传统的光的速度发出的,发信号的时间估计在20亿年以前,所以当是没法确定20亿年前发生了什么,但可以肯定信号的主人已不在地球上了。

后来这些(被专题片中称作)月球人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星球,于是他们结合自身的基因以及地球上一些动物的基因,创造了适合地球这个生存环境的高智能生物,也就是我们现在的人类。教会了人类许多易于接受的知识,然后把人类分散到地球的许多地方。

月球人与人类一起生活了很长时间后,接到他们母星的命令,恋恋不舍地返航了。

又过了近一万年,当年月球人的后代再一次乘着月球以我们不知道的飞行方式来到地球时,地球上的文明已经发展得非常发达,有些甚至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他们的月球在中国西北的上空停留了好几十年,他们经常来往于月地之间,与他们的杰作——人类——亲密接触,又传授了人类大量知识,如中医、气功、风水学等等。

但是,不知从什么地方又来了一批外星人,也看上了地球这优美的环境,于是外侵的外星人与月球人之间爆发了一场以核武器为主的战争,战争的破毁力远远超出了想象,结果使月球无奈升到了现在的轨道,地球的地轴发生了偏离,进而引发了大洪水,淹死了几乎所有的人类,仅存的高原和高山上的幸存者,又被外侵的外星人在心田里种下了贪婪、凶恶的种子,他们要让这些人在贪婪、自私的相互争夺与对大自然的无限掠取中自取灭亡,他们还预言,到地球、太阳、银河系中心成一条直线时(即公元2012年12月21日),无知的人类将因内外交困而彻底灭亡。而后的地球,才将会是最适合发展他们的智能生物的最佳环境。最后,这些外侵的外星人又把月球人囚禁到月球内部,永远不让他们出来,不让月球飞离轨道。

月球人在月球内部通过几千年的研究,终于发明了可载机器人进出月球的飞碟,而这时的地球与核战争以前大大不同了(专题片中以核战争为界称作第一代和第二代文明),他们只是继承了第一代文明为数不多的知识,所以发展得很慢,只处于原始社会早期,而月球人由于自己不能走出月球,只能以飞碟的形式偶尔帮助一下地球人,比如某些时候让地球上诞生一些圣人、伟人,从而大大地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纽转了许多不利的因素,使人类没有完全向居心不良的外星人所预料的结局发展。到20世纪后半叶,在受到大自然的严厉惩罚后,人类开始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逐步反思和规范自己的行为,第二代文明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到2012年12月21日,当地球、太阳、银河系中心成一条直线的特殊时刻到来时,月球人终于挣脱牢笼走出了月球。

这一天,全地球60多亿人被月球人催眠,等我们于2012年12月24日从长长的美梦苏醒,虽然我们的人全没变,但我们的心态全变了,自私、狭隘、贪婪、罪恶等等一扫而光,人与人之间都是那么和睦、友善、无私,许多以前难以解决的争端,大多在短时间内协商解决了,一下子,人人都变成了活雷锋。

于是全球各国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技成果捷报频传,到2048年,短短36年,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何止是沧海桑田所能形容,军队没有了,监狱没有,战争更没有了,人类生活空间从地上转到地下、海洋和空中,一个个地下城市、水中城市、空中城市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建成,超音速小飞机已经普及,由于心态的巨变和学习方式的革命,人的素质得到极大的提高,宇宙能、太阳能、核能的广泛应用,大量人造食品代替肉食,使人与自然、人与动物更加和谐相处。

看了第三代文明的来龙去脉,全班同学如大梦初醒,当老师关掉大屏幕时,同学们才仿佛从遥远的地方回到现实。

“那些邪恶的外星人还会来侵犯我们吗?”

“月球人现在到了哪里,为什么我们看不到他们?”

“那第一代文明比我们现在还发达吗?”

……

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议论起来。

王老师最后说:“同学们,你们所想到的也正是我们全人类现在面临的难题,我们现在虽然经常能感受到月球人的心理暗示,但从没有真正见过月球人,更不清楚他们现在的情况以及他们为什么不与我们接触,至于那些邪恶的外星人会不会来入侵,我们更是一无所知。同学们,这些问题有待于你们继续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将来逐一解决,以后,我们还要联系到月球人的母星,以解开我们更多的未解之谜。

(0)

相关推荐

  • 从月球上看地球:为何会感到无比恐惧?究竟在恐惧什么?

    经常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说法,但今年中秋节偏偏就不,月亮最圆的时刻为9月21日的7时55分,所以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在此刻遥望月球,感受下团圆与温馨的时刻. 但各位何曾知道,迄今为止总共只有12位宇航员从 ...

  • 阿波罗14号月球发现文明遗迹,封锁数十年,被公开后人类无法淡定

    外星文明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他们会在哪里?这些问题长久以来一直是世界各国科学家重点研究的对象,随着科技的进步,种种迹象显示人类似乎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因此一些科学家希望寻找到其他文明,从而学 ...

  • 宇航员多次在月球听到嗡嗡声, 疑似月球已被高级文明控制, 引发科学家热议

    在夜色下去遥望月球,确实就是有着非常美好的视觉享受,毕竟在安静的夜晚,能够看到皎洁的月光,完全就是安谧静美的体验.但是在这看似美丽的月亮上,却隐藏着很多让科学家尚未研究透彻的事迹,根本就不是我们所看到 ...

  • 月球或是二级文明丢弃的戴森球?科学家找到的这些证据说明了什么

    2021-02-12 23:19:40 来源: 探索日记 上个世纪初,由于科学家们发现宇宙比人类想象的更广阔,所以人们开始关注外层空间的状况,而在宇宙中是否还有另一个"地球",则是 ...

  • 张永青离奇故事系列之二

    离奇故事系列之离奇失踪 张永青 柳家坡砖窑座落在柳家村东北的斜坡上,东面.北面都是大山,西面是沟壑纵横的山涧峭壁,西南面坡势较缓的一片树叶形的土地,养育着世世代代的柳家村人,柳家村东南一条简易公路,是 ...

  • 张永青:离奇笑声

    离奇笑声 文/张永青 一 超你想像 笑的好处很多,能放松心情,减少压力,增强免疫力.笑一笑,十年少.概括了"笑"能延年益寿的神奇功效.然而这是指人在心情愉悦时,释放喜悦心情的美妙行 ...

  • 2015年拍卖清三代瓷器精选(青花粉彩2)

    真正的藏家是由眼力.藏品.知识三点作支撑! 关注<宋元瓷器>,为你打开收藏的天空:本平台向你提供如下内容: 发文1:普及高古瓷器知识,提供宋元8大窑系.唐代6大窑口系统资料. 发文2:提供 ...

  • 赵春青: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1928年发掘殷墟揭开了用考古资料探讨中国早期文明的序幕.但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主要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展开的, 可以划分三个阶段:早期阶段,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研究的热潮阶段, 20世纪80年代 ...

  • 张志强丨“三代”与中国文明政教传统的形成

    历史的开端从来都不是自在的,而是一个由后代不断确认的起点.历史上,当中国人选择夏.商.周三代作为文明历史的开端,"三代"就成为构成中国文明主体性的重要内涵:在中国的经史传统中,这也 ...

  • 翟玉忠:夏商周三代政教——人类文明的超新星爆发

    海洋和草原是天然的古代高速路,文明交往的通衢.正是通过海洋和草原,不同族群得以在过去数万年里建立起复杂的有机联系,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世界史得以展开. 草原和海洋不适宜农业定居生活,却适合旅行和运输 ...

  • 生态文明的“祖孙三代”

    作者系沪上某高校环境科学系主任,文责自负. 本文为作者在上海青未来公益中心座谈会上的发言整理补充.感谢同济大学刘东教授对本文的点睛之笔. 什么是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当前最热门的词汇之一.生态文明到底 ...

  • 三代青銅器銘文書法【食器·鼎】:厚趠方鼎

    陳介祺藏三代彝器銘文拓片:厚趠方鼎 *陳介祺(1813-1884)字壽卿,號簠(fǔ,ㄈㄨˇ)齋,晚號海濱病史 .齊東陶父.山東濰坊濰城人.清代金石學家.收藏家.清吏部尚書陳官俊之子. *彝(yí,ㄧ ...

  • 三代青銅器銘文書法【食器·鼎】:揚方鼎

    陳介祺藏三代彝器銘文拓片:揚方鼎 *陳介祺(1813-1884)字壽卿,號簠(fǔ,ㄈㄨˇ)齋,晚號海濱病史 .齊東陶父.山東濰坊濰城人.清代金石學家.收藏家.清吏部尚書陳官俊之子. *彝(yí,ㄧ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