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鼓楼、钟楼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鼓楼、钟楼
北京鼓楼、钟楼,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鼓楼、钟楼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的最北端,曾是元、明、清三代都城的报时中心。
鼓楼始建于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原名“齐政楼”,后毁于火。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重建,之后再次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再度重建。尔后,因雷击被毁,又于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第三次重建。清嘉庆、光绪年间,都对鼓楼进行过程度不同的修缮。
鼓楼通高46.7米,宽56米,建在高4米、四面呈坡道形的砖石台基上,是京城形体最大的砖木建筑之一。其形制为歇山顶,灰筒瓦、绿琉璃剪边屋面,三重檐结构。面阔五间,南北各有三座券门,东西各一座券门。建筑分为上下三层,第三层为暗层。楼内有六十九级石阶可供上下。
钟楼位于鼓楼北侧,始建于元至元九年(公元1272年),后毁于火。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重建,尔后,再度烧毁。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奉旨重建,两年后竣工。为防止火灾,建筑全部采用了砖石拱券结构。
钟楼通高47.9米,建在边长35.68米的正方形基座之上。基座高3.72米,全部用城砖砌筑而成。最上部建有雉堞,基座四面各有拱券大门一座。
楼内有七十五级石阶直通二层的钟楼主楼。钟楼面阔三间,重檐歇山顶,下有形体巨大的汉白玉石须弥座承托,上覆黑琉璃瓦绿剪边屋面。钟楼四面明间开有券门,次间为雕花石券窗。建筑檐下施以仿木斗拱。石构件绘以彩画,建筑造型精美绝伦。
钟楼正中立有八角形钟架,其上悬挂铭“大明永乐吉日”所铸的报时铜钟。钟体高5.5米,下口直径3.4米,重约63吨,是世界上最重的古代报时铜钟。
鼓楼那一堆新鼓之中,居然还保留了一具残破的旧鼓,算是前朝遗物的代表吧。钟楼的永乐大钟,很大很震撼。
竹 香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