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汉代玉器外表特征及汉代玉器如何鉴定
从玉料来源而言,战国,汉代玉料品种较过去大为减少,和田玉渐占主流,独山玉,岫岩玉也有发现。一般大件作品玉质较差,多有杂色玉做成。小件使用玉器制作较精美,多用和田玉,玉质较好,玉色有黄,白,绿,青,黑,杂色等。
战国和汉代玉器各以蛇、兽為原型,採用了不同的技巧,但都完 美以错视的效果,达到动态错觉。这与现代摄影中以极短时距重复曝光所拍到的连续动作,即‘频闪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处。观者视觉在观看此类作品时能自动将不同方向的头部和四肢相配合,从而產生富有动感及速度感的错觉。
中国的玉器反映着中国历史时代的发展。西汉时,儒家道德学说从礼制上维护封建国家制度,汉武帝首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开二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三纲五常”的封建流行开来,这在玉器上也有着鲜明的反映。
汉代是继秦朝之后又一个中 央集权的朝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了全面发展,是中国历史上较为繁盛的一个时代。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玉器在造型、雕刻、纹饰等方面都有了很大发展和创新,这与当时兼容并蓄的社会思想意识是分不开的。汉代以前,玉器仅仅是作为祭祀礼仪之用,并未得到广泛发展,但是到了汉代,玉器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祭祀、装饰、实用等,玉器品种越来越多,玉器纹饰也是灵巧多变,在继承了传统玉器纹饰的基础上,又创造了许多新的纹饰,龙纹、凤纹、兽纹、祥云纹、植物图纹等,兼具欣赏性和实用性,辅以娴熟精巧的雕刻手法,汉代玉器造型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审美艺术境界。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阶段,这一时期沿袭规律纹样与平面立体化动物纹饰;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的玉器纹饰,常以规律性纹样搭配平面立体化动物纹为饰。
西汉时期,无论是那些琳琅满目的玉璧等大型礼器,还是那些成组的玉佩等装饰用玉,它们不仅出现在人们生前的起居生活中,而且要伴随其长眠于墓室。
汉代玉器的杰出贡献,还在于它以其生动的艺术形象再现了当时国力盛、社会繁荣、政治经济及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状态等积极向上蓬勃发展的历史盛况。此时的玉器,不仅数量浩大,而且在质料上,除了传统的青绿色或黄褐色的玉材继续使用外,在增加了大量的乳白色的羊脂玉。表明了空 前统一的大汉帝国开辟的丝绸之路的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