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天道》到《天幕红尘》:认识实相的七种方式之一(2021版)

前言:原文是几年前写的,近期作了一些修改,修改了部分内容。见仁见智,抛砖引玉,欢迎交流。

从《天道》到《遥远的救世主》,豆豆的核心思想其实用一个词就可以概括:见路不走。但要想弄懂这个词,却也不是那么简单。因此,我就把这个词拆分成七个词语,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

一、事缓则圆

《道德经》说: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又说: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

这是传统文化,也是传统智慧,影响了中国人几千年。但能做到的人很少,毕竟人性本来贪婪而短视。

丁元英结束了私募基金之后,回到了北京,在去古城之前,韩楚风拉着他一起喝酒,向他讨教自己应该怎么做。因为当时正天集团的老总裁刚刚去世,在遗嘱里向董事会推荐了韩楚风出任新的总裁,但董事会对此却不以为然。

丁元英对韩楚风说:你办事老总裁放心,但董事局不一定放心。董事局关心的不是老总裁的遗嘱,而是利润。同时,这里还有一个资历问题,对你也是一个潜在的障碍。退一步,让两个副总裁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让他们去内耗,等他们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企业必然会蒙受损失,此消彼长,有个比较。当董事局看清楚谁是争权的,谁是干事的。自然就众望所归了,你才有可能树立真正的权威。否则,你一登上拳台就会促使他们先结成联盟,你很可能是第一个牺牲品。

韩楚风问:他们要是不内耗呢?

丁元英说:这是文化属性,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

故事的结局,验证了丁元英的判断,韩楚风后退一步,使得两个副总裁之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两人之间开始内斗,两败俱伤之下,企业也蒙受了不小的损失,韩楚风成功上位。

事缓则圆,后退一步,才能海阔天空。

二、倒行逆施

在私募基金解散的时候,肖亚文专程跑到法兰克福和芮小丹见了一面,郑重其事地委托她在古城帮丁元英租一套房子。

在和芮小丹聊天的时候,肖亚文谈了自己对丁元英的认识:

“会赚钱的人,地位高的人,有思想的人,有学问的人……我想,直接间接,我都见过,但他们是人,想的、干的都是人的那点事。丁元英不同,他跟正常人的思维颠倒了,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但是还有道理,像魔,柏林有位居士说他是极品混混。”

肖亚文对丁元英的评价是“倒行逆施”。

词语自带立场。

传统的理解,倒行逆施不是一个好词,是用来骂人的,批判人的。

但用在丁元英身上,这个词的意义完全不一样。

对于格律诗的运作,存在两种不同的思路。其中之一是以叶晓明为代表的传统思路,另外就是丁元英的倒行逆施。

格律诗在北京租下了一间店铺,花费了不少资金,对此,叶晓明很不认同,在和刘冰的闲聊之中他说:

“如果按我的意思,我不会把音响店开到现在的这个位置,更不会租这个仓库,不摆这种花架子。北京地面太大了,应该把音响店开到东城边上,充分发挥车辆的优势,基本放弃零售市场,以批发为主,立足北京,兼顾天津市场。”

叶晓明的运作思路,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小打小闹,按部就班。不求有名,但求实利。通过王庙村几乎没有任何劳动保护的生产,获取人工成本上的红利,再通过销售产品获利。

这是一种常规的运作思路,讲求的是顺势而为,有多少米就做多少饭,稳扎稳打。至于未来会发展到什么样,压根儿就没有人去想,也不敢想,王庙村的人缺乏这种想象力,叶晓明等人不敢去想。

这种思路也是大部分人的思路。

丁元英则是倒行逆施。不是我有什么条件就做什么事情,而是逆向思维,我要达到什么结果,我就去满足相应条件。

丁元英一开始就把目标对准了业界大佬乐圣公司,想从乐圣嘴里抢肉吃。

丁元英在和韩楚风的交流之中,解释到:

“乐圣是因为矛的锐利而无须用盾,我这儿是既无矛可攻也无盾可守,就只能借助用乐圣的矛了。我想,在北京摆摊儿,用柏林、伦敦、巴黎三个城市当托儿,让斯雷克斯公司当打手,让法院、媒体起哄,让伯爵电子公司投井下石,从乐圣公司碗里化点缘是有可能的,核心在一个小聪明上,小聪明的文章做好了,就能诱导乐圣公司的大聪明,而潜伏在小聪明的,是大智如愚。”

基于这个思路,他在第一次王庙村村民大会上,就对格律诗公司股东和王庙村村民们提出了要求:

“从现在起,格律诗预备公司就存在了。我向公司谈两个硬指标,一是明年3月注册公司、申请音箱专利,二是明年6月要发到欧洲十套顶级工艺的音箱和配套的机柜、音箱脚架。这两个硬指标不存在争取、尽量这些弹性词,而是必须。围绕着这两个硬指标你们该准备专利资料的准备资料,该向农户下订单的下订单。农户这边有三个硬指标,明年3月必须注册个体工商户,明年4月必须完成发往欧洲的产品,明年6月必须得有批量的产品进入北京市场。为此,农户添置设备,培训技术该干什么干什么。马上要入冬了,这个冬天是不要命的冬天。”

通过以上分析,你会发现,这里的“倒行逆施”的意思实际上是:以终为始,以果导因,反向逆推,强行拉动。

在北京开门店,从乐圣公司大量采购元器件,和伯爵、斯雷克公司加强合作,在柏林、伦敦、巴黎设总代理,还不惜花费对产品进行国际最高水平的测评,其目的都是为了把自己真实的意图掩盖起来,麻痹乐圣公司,在关键的时候给与乐圣致命一击。

丁元英的布局决定了他的盈利模式不是以销售音响产品盈利为主,而是以炒作格律诗品牌,抓住对方软肋,迫使乐圣低头合作为目的,从而把名不见经传的格律诗一夜之间打造成和乐圣一样知名的品牌。同时把一个毫无市场经济意识的贫困村推到市场竞争的第一线,让王庙村在这个产业链当中占据一席之地。

整个操作构成一个紧密的链条,从最后一个环节开始倒推布局,逆向思考之后,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这种手段完全颠覆了常规的市场运作手法,大部分人既想不到又无力实施。因为角度和高度不一样,在不明白的人看来,王庙村的崛起就成了一个神话。

所以叶晓明等人无法理解,他们既困惑又愤怒,从抗议,反对,直到背叛。因为他看不到背后的布局,看不到这个链条最终要导向哪里,只能看到眼前的利益得失,最终就只能扒着井沿往外看一眼,最后重新跌回井底。

三、因缺有需

于是戴梦岩继续看衣服,看到一件女休闲装,说:这件挺洋气的。

叶子农说:你土吗?

戴梦岩一愣,问:什么意思?

叶子农说:不土你洋什么?

戴梦岩愤愤地看了他一眼,往前走,又看上一件衣服,说:哇,真的很富贵。

叶子农说:你穷吗?

戴梦岩这次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然后摸着衣服说:还特别显得年轻。

叶子农说:你老吗?

戴梦岩这次是真急了,压低声音确实愤怒地说:你什么意思?你想逼死我啊?我故意这么说的,看你还能说什么?

叶子农说:因缺有需,无论是时尚的、年轻的、尊贵的、都是卖给需要它的人。问题是你需要吗?你老吗?穷吗?

戴梦岩说:要是这样,那我以后还怎么买衣服啊?

叶子说:因缺有需呀,看你缺什么了,所以服装才会有那么多风格。

有缺才有需,无缺则无需。

不知道缺什么,自然就不会知道需要什么。市场经济讲供需平衡,这是一个很基础的理念,但又是最根本的理念。

因缺有需,有点类似木桶理论。

决定桶能装多少水的,其实是桶最断的那块板。找到短板,弥补短板,桶的容量将提升得最快。

戴梦岩不土不穷不老,自然就没有必要在这方面花精力,她缺的是什么?是境界。

受叶子农的启发,才有了戴梦岩后来的觉悟“浮华散尽——你是你”,这个超越了土和洋、穷和富、老和少的认识,他要面对的客户群就是这些人。

这群人和戴梦岩一样,不缺钱不缺青春不缺美貌,缺的是把这一切告诉人们。

随便说一句,戴梦岩算是天之骄女,但当叶子农出现在她面前时,她看到了另外一种人生,她原来的价值观动摇了,于是她紧抓着叶子农,想要弄懂这个人,以及这个人背后的世界。

从因缺有需的角度考虑,叶子农身上确实有戴梦岩需要的东西,但相反的关系却不成立,所以注定两人无法在一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