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楼】孙廷铨山雨楼:官居一品,勤录乡闻(上)

孙廷铨乃清初重臣,他做到了官居一品的大学士,然其祖上却从事的是手工制作业。

按照《续修颜山孙氏族谱》所载,孙克让在明洪武三年从直隶枣强迁居到青州府城东南隅,此后又迁居到益都西乡颜神镇,此地后称为博山县,今名淄博市博山县,故孙克让被视为颜山孙氏始迁祖。

聊斋故里

当时颜山孙家从事琉璃制作产业,隶属匠籍,孙廷铨在《颜山杂记》中称:“炉应者,余家自洪武垛籍,所领内官监青帘世业也。维国家营建郊坛飨殿,则执治其檑扉、帘幌之事,而鳞次之琉璃,晶映上彻罘罳,义取乎青象苍穹,答玄贶也。隶籍内廷,班匠事焉,故世执也。”

当时孙克让属于匠籍,为宫内制作琉璃器,此后其家几代人都从事这个行业。直到今天,博山琉璃依然享誉全国,被称之为琉璃之乡。是不是孙克让把这种工艺带到了博山,有些文章持这种观点,但也有的文章说早在孙克让到达博山前,当地就已经有了琉璃生产。吕冰、郭玉锋主编《齐鲁家风:山东人的精神史诗》中说:“琉璃最早起源于炼丹家,因为它外观流光陆离,古人称之为‘流离’‘药玉’‘缪琳’等,近代古玩界又称之为‘烧料’‘料器’。20世纪80年代,在山东淄博博山发现元代末期琉璃窑址及料器,证明这里生产琉璃器物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了,故博山素称‘琉璃之乡’。”

只写大街二字

元代末年,距明洪武时间极近,如果出土的料器上面没有出土的年款,很难说出是元末还是明初所产,所以这段叙述并不能否定是孙克让把琉璃工艺带到了博山。即使不能确认孙克让是颜神镇第一位制作琉璃者,但其家在当地有广泛的影响力,

上文中提及孙氏后人孙昭鸿的说法,孙延寿是明朝皇室在颜神镇琉璃作坊的监造官员,明隆庆、万历年间,他每年都要押送琉璃制品前往北京提供给宫廷。明万历四十六年,孙延寿邀请二十三人共结“炉行醮会”,他们定下在每年的三月初三为祭祀祖师的日子。每到这天,全炉行都要歇业停产,到炉神庙举行祭祀活动,由此而产生了博山炉神庙会。到清中叶时,博山琉璃料器不仅畅销国内,而且远销海外,每年达7000担以上:“康熙年间清廷在京设琉璃厂,主要征召博山琉璃工匠进京从事琉璃料器生产,原料也主要由博山运去,产品被称为‘御窑品’。”

街边访古

孙延寿就是孙廷铨的曾祖,孙廷铨虽然在朝中做高官,但他对琉璃制作一样内行,他所撰《颜山杂记》中专有《琉璃》一节。

孙延寿字子容,号柳溪,按照孙霁在《柳溪公行略》中之所言:“世业琉璃,自作尤精,每岁带本货游京师……迨稍裕,则伙高朝业、钱双峰、钱绪斋贾江南,家由是昌矣。”

家禽

在孙延寿之前的几代,其家都从事琉璃制作业,虽然家中的作坊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但孙延寿本人亲自操作制作的器皿精美程度超过一般工匠,他每年把制作出的琉璃器带到北京售卖。后来他又把生意做到了江南,博山孙氏进而成为了当地的富户。

经济发达后,孙延寿还是认为只有读书入仕才是正途,故他教导子孙要刻苦读书。他的长子孙霁曾中副榜,做过湖南湘潭县县丞,因其文才出众,培养出了多位弟子。孙延寿的次子孙震为明崇祯七年贡生,做过潍县教谕,孙震就是孙廷铨的祖父。

孙廷铨故居

孙震的长子名孙元昌,他:“为人刚直果毅、洞达磊落、好直恶佞,至其意之所是,则断辞一迹,虽贲育不能夺也。”(李障天《淄博经济史料》)

博山虽有多家从事琉璃业者,但孙氏制作琉璃的绝技乃是套料,孙元昌继承了这门手艺,使得他做出的琉璃器皿大多贡入宫中,有些也远销海外。也许是孙元昌无暇致力于读书,他将考取功名的希望寄托在儿子孙廷铨身上。孙廷铨自称他在十三岁时,某天写了篇文章,父亲读后夸赞他写得好,于是孙廷铨立下了要考取功名的志愿,所以他说后来的成就跟当年父亲的鼓励有重要关系。

门开了

对孙廷铨构成影响者,还有他的叔父孙景昌,孙景昌乃是孙霁的长子,他在明崇祯六年中举,崇祯十三年与孙廷铨同榜进士。孙景昌做过清苑县知县,他有很好的政绩,故其为人方式对孙廷铨构成了影响。

孙廷铨出生于万历四十一年,他从小就显现出聪明过人的一面,少年时就立志一定要成为大家。因为家境殷实,他不用从事琉璃业,可以全心全意地读书。关于其年轻时的奇遇,王士禛在《分甘余话》中载:

益都孙文定公为诸生时数有异征,一日,天未明,自家赴塾,过大街西关见一人负檐而立,长过于檐,无他径趋避,其怪忽直前捽之。文定急奔溪西凤山玉皇宫,怪物亦涉水随至。文定方皇遂无计,忽自觉身骤长,与之相等,乃手搏之,怪物错愕逃走。又常读书家塾,有狐夜遗金豆十余枚,后既贵,人称金豆孙家。公顺治中历吏、户、兵三部尚书,康熙元年拜相。

中院门楼

孙廷铨在读书之时,某天凌晨,他前往读书处,走到大街上看到一个身高超常之人,此人已高过了屋檐,挡住了孙廷铨的去路,他无法避开,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走。这个巨人上前推搡他,孙廷铨只能躲避奔跑,没想到那个人一路追来,在紧急之间,孙廷铨突然觉得自己身体迅速拔高,很快就与他所见的巨人身高相等,于是他不再怕这个怪物,与之进行搏斗,以至于把那个怪物吓得逃跑了。

王士禛还记载了另外一件奇事,某天夜里,有一狐狸来到孙廷铨的书斋,给他放下了十几个金豆子就走了。后来孙廷铨发达了,人们都说跟那个狐狸放金豆子有直接的关系,故有人称博山孙家为金豆孙家。孙廷铨考取功名后,历任三部尚书,直至做到了大学士。

旁院

王士禛把这个故事又记载在了《池北偶谈》中,略有区别之处,乃是称孙家建起了金豆山房,故有些资料认为金豆山房乃是孙廷铨的藏书处。

王士禛何以了解那么多与孙廷铨有关的故事,这是因为两家是姻亲关系,孙廷铨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孙宝仍,他娶了王士禛的从妹,而孙宝仍的女婿又是赵执信。虽然孙宝仍没有考取功名,但他因为父亲身居高位,所以他得以荫恩授官以光禄寺掌醢署正。此职位是负责掌管朝廷的祭享和宴席,所以他在此任上学会了宫廷做菜手法,后来他把这门手艺带回博山,再结合博山人的口味进行了调整,由此而形成了博山有名的“四四席”。

未涂漆

孙廷铨在朝中虽身居高位,然其为人十分谨慎,他对两个儿子要求很严,赵执信在给其岳父孙宝仍所写墓志铭中,以形象的语言描绘孙宝仍的穿着是“弊裘败帽”。他的高洁令赵执信肃然心服。

孙廷铨的次子名孙宝侗,王士禛在《池北偶谈》中载:

益都孙文定公廷铨,服官居乡,恂恂廉慎。其子宝侗有高才,侍公京邸。每乡试,必遣归家,戒不得入京闱。尝曰:“吾为大臣,汝又有文誉,使或以一第相溷,为结纳之阶,平生廉隅扫地矣”。宝侗至今尚为诸生。文定公此一节真有唐质素、王忠肃二公之风。

影壁

孙宝侗也很有才气,他在京时与父亲住在一起,他原本可以在京参加乡试,但孙廷铨不同意这么做,他让儿子返乡参加考试。其明确地称自己身为朝中大臣,不能让家中亲属为此得到便利。虽然孙宝侗未能取得功名,但他却与很多名人有交往。比如顾炎武曾经到颜神镇拜会孙宝侗,同时孙宝侗还与清初著名诗人施闰章、吴梅村、宋琬等有密切交往。

崇祯十三年,孙廷铨考取进士后,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明清易代后,在清顺治二年,皇帝下诏召回原明朝的官员,并赐予官职。孙廷铨返京后,授予推官一职,而后在吏部任职。顺治八年,皇帝亲政,派孙廷铨以太常寺少卿之职,前往绍兴和广州去祭告禹陵和南海。此程历时三年,他将途中见闻写为《南征纪略》一书,该书收录于《四库全书》之中。

修复工程指挥部

因为孙廷铨有存史的概念,使得书中记录了不少有价值的文献,比如该书中的《三蚕说》一文,乃是研究中国古代作蚕史的重要文献,后来周亮工将此文摘引到《因树屋书影》。

孙廷铨返朝后,经大学士洪承畴推荐,孙廷铨升为户部左侍郎,后来又分别任兵部、户部、吏部尚书,成为了朝中重臣。孙廷铨在户部任上处理了一些重要问题,清廷入主中原后,有很多明代藩王的产业成为了废产,这些巨额财产无人管理,故被一些豪强瓜分了。孙廷铨认为应当将这些废产查清,他在《清查废产以足兵饷以裕国课》奏折中说:“此项田产豪强霸据,吏胥侵没,初则收支不明,肥己而不思奉国,既则援赦蠲免已完,亦作未完,所以朝廷总不收此项之利,而正项日忧不足也。”

后院门楼

孙廷铨认为这笔财产数额巨大,清查之后得到的足银足可以养各省的军队。他在奏折中说:“皇上敕下该督抚按于凡废潘省府严查,精核某省废产若干,每年籽粒所入若干,无使隐漏,无使侵冒,即令兵丁就近领支,不费转运,亦免拖欠。不动正项兵已宿饱,悉留内帑为川、广、湖南之用。又安有兵饷日匮,仰屋持筹而忧无术哉。”

顺治十六年,皇帝:“谕奖其勤劳,加少保,充殿试读卷大臣,赐龙服、黑狐。”(赵尔巽《清史稿列传》)

后院

由此可见,皇帝对他的看重。顺治十八年,皇帝驾崩。孙廷铨感念顺治帝的知遇之恩,于是他在朝廷商议大行皇帝谥号时提出了他的建议,《清史稿列传》载:

世祖崩,二十七日制满。廷铨发议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上所生母为皇太后,率九卿上请举大礼疏。及议大行皇帝谥号,廷铨曰:“大行皇帝龙兴中土,混一六合,功业同于开创。宜谥为高皇帝。”众皆和之。而辅臣鳌拜持异议,遂定谥章皇帝。时太祖谥武皇帝,故廷铨议如是。时论颇归之。

书楼入口

孙廷铨提出顺治帝的谥号世祖高皇帝,朝臣均附和,但是辅政大臣鳌拜却坚决反对,故最终谥号定为了章皇帝。当时鳌拜左右朝政,孙廷铨不愿与之正面冲突,于是他上《再求归省疏》,以父母年老及其本人患重症为由请求返乡,得到批准后,他返回颜神镇家中。

孙廷铨居家将近一年时间,于康熙元年假满后回朝,在康熙二年,他升为秘书院大学士,入参军机,其实乃宰相衔。然而他在此任上仅做了一年多,就再次告病请归,他自称患了“征冲之疾”,得到批准后,他再次返回了家乡,而后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著述方面,直至其去世。他去世前也有奇异现象,王士禛在《池北偶谈》中载:

益都县颜神镇,康熙辛亥冬,凫雁驾鹅之属以千万计,飞过城中,皆堕地死,远近四山皆满。甲寅春复然。已而相国沚亭孙公(廷铨)薨于私第,公世为镇人。

文保牌

康熙十年冬,孙廷铨病重时,有数万飞禽飞到颜神镇后皆坠地而亡。康熙十三年的春天又出现了这种状况,而后孙廷铨病逝于家中。朝廷闻讯后,经商议刚谥号文定,同时命大臣撰写碑文,该碑文中高度评价了孙廷铨在任职期间的勤劳:“尔孙廷铨性行端良,才能敏裕,参赞机务,克尽乃心,夙夜黾勉,勤劳素著。因积劳而成疴,令解任以调摄。方俟病痊,以需召用,忽闻长逝,甚悼朕怀,特赐溢曰‘文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