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拯救关节”的方子! 化解类风湿关...

老中医“拯救关节”的方子! 化解类风湿关节变形, 给关节补点水
今天这篇文说,我们聊聊, 老一辈中医人是如何治疗类风湿的。
张梦侬这个老先生,生于1896年,卒于1977年,湖北人。这个人目前已经很少有人提及了,甚至闻所未闻。但是在建国初期,他在湖北中医学界是大名鼎鼎的。他有一本书,叫做《诊断学纲要》,是新中国中医诊断学发展的重要奠基之作。
下面这则医案和配伍,就是取自老先生的部分专著。我就是传话的,我把里头的精华解读给你吧。
话说有这么一个女子,年30岁,姓饶。这个人啊,患类风湿多年,四肢关节肿痛,久治不愈。后来,发展为关节疼痛,潮热汗出,疼起来根本不能动,而且四肢关节肿大变形。于是,在1969年的3月14日就诊,求治于张师。
刻诊,见患者脉象微浮而短涩,舌红少苔。关节疼痛变形。
张师略略寻思,写了一张配伍。方见——
玉竹、白芍、鲜石斛、薏苡仁、五加皮、海桐皮各,白茅根、忍冬藤、夜交藤。川牛膝、炒黄柏、知母各,鲜桑枝。所有这些药物,浓煎,分3次温服。十五剂为一个疗程。
结果,这个患者连用十多剂,诸证悉平。后来又服用数剂,症状完全消失,而且经过随访未曾复发。
这虽然是 半个多世纪前的案例了,但是依然很典型。
这里头有什么学问呢?我告诉你,这牵涉到一个问题,就是热痹化燥。
在中医语境下,风湿、类风湿,都属于痹症。痹症的分类里头,有一种,叫做热痹。所谓热痹,顾名思义,就是湿热之邪蕴于关节经络筋骨之间,阻滞成痹。热痹日久,热邪就会伤阴。对不对?阴津受伤,这人的关节就会生燥气。津液伤,燥气生,则气血运行受到很大阻碍。关节不得濡养,于是就疼痛、肿大、畸形、不能屈伸,关节周围的肌肉出现不程度的萎缩。
这类人的舌头,往往红而少苔。脉象呢,由于有虚热,所以会略浮。由于气血滞涩,所以会短涩。
就上头这个女患者而言,她的问题,就比较典型,属于热痹化燥。说白了,就是湿热之邪把她的关节周围给“烤干”了,灼伤了,津液流失、肌肉萎缩、气血滞涩。
上头张师的配伍就比较合理。
这里头,玉竹、石斛、茅根,都是清热滋阴的。忍冬疼、鲜桑枝,这都是清热通络的,夜交藤则能养血通络。薏苡仁呢,清热通络。黄柏和知母搭配,重在清热滋阴。在这个基础上,五加皮、海桐皮、牛膝舒筋活络、消瘀止痛。所以总体看,这个配伍就是在滋阴清热的基础上,养血、通络、舒筋。我这么说,你应该懂了。
可以说,这个配伍,别看年代久远,但的确是治疗类风湿关节变形,证属燥热的验方。它有很强的示范意义和借鉴价值。故而,我拿出来,和大家分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