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呈坎村
2021年1月,GKStudio小分队再访呈坎。除了基本调研以及记录,还进行了数字记录。我们将所见与历史影像相结合,在对比中见证呈坎的变迁。将数字成果图像化,看到不一样的呈坎。
In January, 2021,GKStudio team revisited the Village Chengkan. In addition to basic research andrecords, digital records were also made. We combine what we have seen withhistorical images to witness the changes of Chengkan in comparison. Visualizethe digital achievements and see different prospects.
你眼中的呈坎是什么样子?
呈坎晒秋,或许是大多数人对与呈坎最为深刻的印象。
《爸爸去哪儿》等综艺在呈坎的录制,同样强化了呈坎作为网红旅游打卡地的印象。但其实很少有人知道,呈坎晒秋以及各综艺录制的场地,其实是呈坎村在近几年为发展旅游业而新建的旅游景点配套设施。
而你记忆中的呈坎又是什么样子呢?
从上世纪80-90s呈坎村村景局部中可以看到,村中的明清古建筑清晰可见。村民聚在环秀桥上聊天闲谈、吃毛豆腐,桥下有村民在潨川河上洗红薯,为制作红薯粉做准备。
呈坎的罗东舒祠也是当时众多电视剧电影的取景地,如电视剧《新四军》、电影《风月》等。
2013年6月的洪水也是让人无法忘却的记忆。洪水漫进罗东舒祠享殿,冲毁环秀桥,给村中的古建筑带来严重的破坏。
时光在这个村子里留下了什么呢?
1968年的呈坎卫星图
2020年的呈坎卫星图
经历几十年的变迁,呈坎村在时间流逝中发生了许多变化,在几十年的时间里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呈坎坐落在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北部。它原名龙溪,因为宜居,唐末形成村落,改名呈坎。呈坎的形成据说与罗氏兄弟相关,《罗氏族谱》载:“豫章(今属江西省南昌市)柏林罗氏堂兄弟天秩(号秋隐)、天真(号文昌)于唐末迁居金陵之鸡公山。相传长春山有炼丹台遗址,天尊曾炼丹于此。天秩、天真二公深明堪舆之学,察其地,众水环抱,丰山挺秀,知后必能兴旺,于是定居下来,并改村名龙溪为呈坎。”[1]
“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留给呈坎的一副对联。[2]“负阴抱阳”是建筑选址和建筑格调的基本形式之一,坐北朝南,是“负阴抱阳”的基本形式。在徽州山区,地形复杂多变,完全以坐北朝南理念来体现“负阴抱阳”并不现实,于是就有了可以适用的“背山面水”的风水理念作为体现“负阴抱阳”的另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注重的是村落与山水自然环境的组合。[3]
徽州古村落的另一大特色,就是将浓郁的徽州文化与园林情调综合起来,这是其它纯粹的农业聚落所没有的,也正是徽商文化的产物[4],这就形成独具徽州文化特色的园林景观——水口。
水口,是皖南古村落的一个非常重要而又非常特别的组成部分。水口概念源于风水理论,在皖南古村落中,自然形水口居多,如黟县西递的水口处,两山夹峙,中间一小溪流出,实乃天然屏障。也有人工型水口,如歙县棠樾村,在水口处人工堆筑七个大土丘,称为七星墩,以形成锁钥。呈坎水口,既有自然形,也有人工刻意营造水口,这也是其独特的一方面。
呈坎村的村北上水口,称为天门,山林笼密,建有龙山庙。村南下水口,为地户,是藏风聚气的关键部位。所以,历史上的村南水口曾建有上花园、下花园、上观、下观。
上观有都天庙、隆兴桥、钓鱼台、观音庙、百步云梯和隆兴观等建筑。清同治十一年(1872),里人程可亭绘的村南水口图(载《新安罗氏族谱》)将下观水口建筑进行了标注。
下观则有廊桥、乐济桥、女贞观、关帝庙、文会馆、文昌阁、藏经楼、大圣堂、旷如亭、石牌坊等建筑。
历史上位于村南水口的文会馆与文昌阁建筑,(求益轩)、文昌阁旧时都在村南水口下观,解放初期文会馆仍在,馆前有一坦,与水埠口村隔河相望,有三开间的上堂、下堂,中间为天井,两侧有廊道,有东、西二门,大堂在上,高大雄伟,进深很大,天井用花岗岩条石铺成。
后来,下观建筑群逐渐消失,“文化大革命”期间,在文会馆的遗址上建起了呈坎中学,也可以看作是对“文脉”的一种延续。
而现在,村中原有的中学已废弃,在新村新建了新的中学校舍。
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地方也发生了或大或小的变化呢?两张跨越几十年的卫星图对比中,消失的点是哪些?新增的又是什么呢?
呈坎的前世今生都曾经是什么样子的?
01村落鸟瞰
从摄影家BillHocker1981年旅行中国时偶然拍摄下的徽州呈坎村的照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上世纪80年代的呈坎村落的样子。照片中两座显眼的硬山建筑是呈坎文献祠的戟门和享殿,连接着前后两个规模相当的巨大天井,当时的镜头还不能完全容纳下这座进深长达150余米的庞然巨构。远处正中便是今日被誉为“江南第一祠”罗东舒祠寝殿的高墙。在这两座辨识度较高的建筑之外,便是连体成片带有早期特征的弧形人字山墙的世界,肉眼可见的明代民居就有八九处之多,而今日渐趋泛滥的马头墙在当时则屈指可数。更远处则是青碧的田园和山峦,徽州乡村和谐的自然风光。而透过近期的照片(2015年),文献祠已经淹没在新房中,前方的水田也被盆景式的游客接待中心和永兴湖取代。远处东舒祠依然鹤立鸡群,但周遭已是粉墙矗矗,不复旧日田园。
从鸟瞰的角度能够看到,呈坎村近十多年来向着东北方向建设新村,以保护原有村落中的文化遗产。
02罗东舒祠
享有“中华第一祠”的罗东舒祠,从照片的对比中也能看出其中的些许变迁。旁边的原本晾晒作物的场地现已成为一个小型停车场;同时也能很明显的看出祠堂北侧有加建的迹象,通过了解得知加建部分功能为祭祀用的厨房。
进入罗东舒祠内部,通过仔细比对宝纶阁的80年代与如今的照片能够发现,最大的变化是老照片上透过柱子可以看到的门窗现在没有了,推测当时可能因为某些功能需求而增设了门窗。
03环秀桥东侧河畔
这三张照片分别是在1980年代早期、2013年洪水时和2020年东南大学师生调研时在同一个角度拍摄的环秀桥东侧河畔(即溪东街临河建筑)的照片,记录下了沿河建筑在不同时间段所呈现的面貌。
04环秀桥
环秀桥是呈坎另一处标签。2013年6月30日,作为国保单位的环秀桥被冲毁。通过收集环秀桥遗失石料、构件以及专家们的修复意见,2013年11月环秀桥被修复。如今走在这座桥上,若不刻意提起,大抵不会知道这座桥被冲毁过,但仔细观察仍能够发现修复的痕迹。
05潨川小学堂
走过环秀桥,便来到潨川小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2月,呈坎罗氏家族后裔,留日学成归来的罗会垣、罗运松,罗会跬三人创办徽州第一所,安徽第二所新制学堂(第一所为桐城吴汝纶小学堂):潨川两等小学堂。上图分别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全校董事、教员在学堂门口合影、潨川两等小学堂第一次毕业合影以及潨川小学堂的现状照片。
06长春大社
沿着前街,便来到长春大社。长春大社为徽州较少的保存至今仍较为完好的社屋类建筑,做法古朴入选国保单位。通过长春大社旁的民居改造为民宿这一变化,也反映出呈坎旅游业的发展。
长春大社在1996年4月至1997年9月得到外资的无偿捐助,进行维修,整饬一新。门扇门板等细微的修缮也一直在进行。
07文献祠及其周边
文献祠是后罗的宗祠,其享殿在1995年被焚毁,形成戟门和寝殿间巨大的空院。杂草丛生的空院如今已进行硬化成为村中的一处活动场地。
08钟英街
透过80年代的钟英街上“石柱厅”照片,能够体会到当时生活的淳朴,而如今的钟英街乃至整个呈坎,已然是浓浓的旅游商业味了。
前面介绍的是村落整体以及部分建筑的变迁,而在人们最重要的生活空间——住宅中,又有哪些变化呢?
呈坎的老宅子里有哪些故事呢?
外观
左右图片分别拍摄于2013年与2020年。此处住宅已经改成了民宿,老房子加了一个内院,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民宅改造为民宿如今已是呈坎村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表现。
前厅
徽州住宅里最重要的空间,不少人家还基本保留着旧时候的布局,也有的完全变了样子。
因为旅游业的开发,明清时期的老宅子吸引游客前来参观,有人在自家做起了酿酒售卖的生意。
原本迎亲时满堂挂彩的前厅,如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木雕商品,褪去了空间的仪式性。
生活条件好了,修缮后的老房子里也购置了一些现代家电。
卧室
很多老人的卧室还用着以前的木床木桌,甚至还保留用木马桶的习惯。
天井
以前凋敝的老房子无人打理,天井院里长满了野草,后来虽然作为文保得到修缮保护,也不会再有人居住了。
后天井连着厨房,锅罐瓢盆堆在地上,竹篾篮子高高挂起的场景延续至今。不过却能看到新添的电冰箱等家电。
徽州人对灶情有独钟,虽然现在的厨房添置了液化气、电器厨具更加方便,可还是会保留烧灶的习惯
楼上
原本的二楼受技术条件影响夏热冬冷,大多用来储存杂物粮食,如今重新装修改造成民宿,别有韵味的徽州风格吸引了众多住客前来打卡。
无论是室内室外,村子还是住宅,呈坎都经历了许多变化,而记录这些变化的重要手段即是数字化,数字呈坎可以作为保护村子,合理开发村子的一种现代手段,让我们跟随数字呈坎,一起从几十年前的呈坎回到今天,看看今天的数字呈坎又是怎样的。
数字呈坎
本次调研,与镇江勘察测绘研究院院通力合作,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历时三天,拍摄了三万多张高清晰度照片,建立了庞大的数据图库,同时对呈坎进行了三维数字的模拟。这在徽州传统村落保护技术上尚属首次。
数字模型可以用来记录、编辑、模拟等很多作用。其中飞越潨川河,镜头主要想展现小飞机航拍拍不到的视角,沿潨川河逆流而上,视角穿过了桥梁。
在上观,模拟了翻越山体的视角,以另一种视角审视呈坎。
数字模型也能构建三维立体显示,带上3D眼镜就能体验3D视角下的呈坎。
除此之外,我们还利用数字模拟技术,对照1910年的下观老照片,根据照片中山形地势,找到了同一视角下2020年的下观对比照片,这也体现了数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辅助村子,记录、探索和发展。
建筑漫游罗子琴宅
建筑漫游罗东舒祠
数字模型还能展现单体建筑漫游,不受时空限制,穿越门窗、墙体、楼板等。数字模拟的呈坎与真实的呈坎相差无几,模拟的建筑漫游配上解说音频,也许会是当下疫情旅游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