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史话番外篇八:黄国抗楚看似螳臂当车,实则是身世很牛的古国
前两次的“史话”故事,在下又带各位从中原一带来到了南方,看了看楚国与随国的第二次较量。虽然,楚熊通凭借着“速杞之战”的一场大胜只换来了两国的和谈,看似没讨到什么便宜。但是,从楚君有了“王”的尊号,以及他们有闲暇去兼并百濮之地的结果来看,楚国还是获利了。那楚国这边暂时安静了,咱们是不是又该回到北方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闲叙”还想给各位再多介绍一个不是那么知名,却又不得不说的诸侯国。
楚武王熊通
不知各位是否还记得,就在刚刚讲过的“楚国史话八”中,除了楚国、随国以外,“闲叙”还提到了一个国家。虽然,这个国家在当时被我一带而过了,但他们仍然是汉东诸国中最突出的一个。没错,这个被在下提出来,又故意没有展开的国家正是黄国。要知道,在楚人召集的“沈鹿之会”中,只有黄国力挺了随国,没有来参会,足见他们有多牛气。那黄国这个在史上并不怎么出名,实力上似乎也不是很强的小国,凭什么这么牛气呢?他们又为什么要跟强大的楚国对抗呢?
这原因之一嘛,自然跟黄、随两家的关系相关。因为,据考古发现及一些资料记载,黄国与姬姓曾国(曾侯乙墓的考古证明,姬姓曾国应该就是随国,乃周朝开国功臣南宫适的封国)一直保持着姻亲关系。而随国又是汉东一带实力最强的(姬姓)邦国,足以跟楚国较量一番。所以,黄国有这样的底气与楚国叫叫板,并且也是在帮自己的亲家撑腰。
曾侯乙墓挖掘现场
可按理说,楚国这次北上完全应该先把实力更弱的黄国一举拿下,再来啃随国这块“硬骨头”啊。为何楚武王只让薳章去责问了一下黄国国君,却没有派一兵一卒骚扰黄国呢?这除了黄国距离楚国更远一些以外,还有另一个因素,也是黄国敢于与楚国对抗的第二个原因,即他们的身世真的很牛,且黄国与楚国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那既然提到了黄国的身世,要从哪里讲起呢?大家不妨先看看黄国的国名。肯定有不少童鞋一下子就想到黄色,而从黄色便能联想到黄金,莫非黄国所在地是个古老的黄金主产区?因此,黄国其实是一个特别富有的国家,以至于他们可以组建强大的军队,让楚国都忌惮吗?在下要说的是这些童鞋真的想错了方向。虽然,黄金代表着财富,我国古代帝王们也十分喜欢金银珠宝,希望国库充盈。但在古人眼中,黄色并不代表着黄金,或者说五行之中的黄色并不是金,而是土的颜色。
或许看到此处,这些童鞋还要进行反驳,提到如故宫这样的古代宫殿,不都是红色的墙、金色的瓦,难道不是财富的象征吗?不代表着金碧辉煌的意思吗?然而,他们的这种理解,其实还是曲解了古代那些帝王们的意思。“闲叙”不得不再次提到我国的五行学说,除了刚才讲过的土为黄色以外,红色所代表的元素乃是火。在五行之中火是生土的,帝王把宫殿修建成高大的红墙托着金色的琉璃瓦,目的是预示着红红的烈火将会生出更广阔的土地。也就是说在天子眼中,最大的财富应该是广袤无垠的土地才对。
故宫是我国古代典型的红墙金瓦建筑
现在,各位应该明白在下想说什么了吧?没错,黄国的国名“黄”正是跟土的颜色有关。那既然说到了“土”这种元素,又有“黄”这样的颜色,大家立刻会想起谁呢?显然就是华夏子女共同的先祖,那位继任天下共主时,天空显现出大蚓、大蝼景象的黄帝啦。莫非黄国是黄帝封给最亲近之人的国家?还是这个国家也跟黄帝一样以土色为尊呢?
另外,记得“闲叙”你在讲黄帝的故事时,曾提到过应龙氏部落。称他们是由跟着黄帝一起从陕西地区迁到中原一带的黄族部落,与东夷地区的泰族部落融合而成的新部落。莫非此时所说的黄国,就是这黄族部落的一个分支吗?或者是在应龙氏部落(即后来的古应国)融合后,又从其中分化出去的国家吗?
的确,大家能联想到黄帝是选对了方向,但追溯得又有些太古老了。并且,那个黄族部落与泰族部落融后,已经在河南平顶山一带建立了国家。与咱们要说的这个黄国所在地(今河南潢川县西北的隆古乡)相差得实在有些远,且没有证据表明从古应国中,有族人分化出去建立新的邦国。所以,无论是黄族部落也好,还是古应国也好,都不是黄国的前身,答案应该再从黄帝的后人中去挖掘。那黄帝的后人有那么多,到底是哪一位呢?予以为首先要提出来的就是黄帝的孙子颛顼帝了。
平顶山博物馆内有专门的古应国印象展厅
据《史记·秦本纪》记载:颛顼帝的苗裔孙女修(有的书中也写作“女脩”),因吞食玄鸟卵而生下儿子大业。大业又与少典氏名叫女华的女儿成婚,生下了儿子大费。这个大费就是舜帝身边的虞官伯益(又写作“伯翳”),并被舜赐姓为“嬴”。而在《秦本纪》的结尾,太史公又提到从嬴姓分化出去了14个以国名为姓氏的新姓,其中刚好就有“黄”姓。说明“黄”姓是从“嬴”姓中分化出去的,那黄国自然也跟嬴姓族人有关,因此,各位在看关于黄国的古籍时,会读到“嬴姓黄国”这样的内容。
然而,《秦本纪》的记载仅仅是“闲叙”找到的线索之一,我在《郑世家》中又发现了另一条线索。证明了黄国与黄帝的小儿子,东夷众部落的首领金天氏少昊有关。《郑世家》中写道:少昊的后代中有一个叫昧的人,生了允格、台骀(“骀”音为dài)两个儿子。其中,台骀继承了父亲的职务,担任颛顼帝时期的水官。后因台骀治理汾、洮、大泽有功,获得了汾川(应为太原周边)这片封地。再往后,台骀的后人又分化出四个国家,即沈、姒、蓐、黄,把黄国的由来说得明明白白。
《史记》关于黄国源自金天氏少昊的记载
那一篇史料说黄国是颛顼帝后人所建之国,另一篇又说他们是少昊后人建立的国家,到底哪一个说法更准确呢?莫非古时候有两个黄国吗?还是两篇资料中提到的黄国实为同一个国家呢?可是,如果两篇史料中的黄国是同一个国家的话,他们明明在山西汾川一带,怎么又跑到河南潢川去了呢?再有,许多黄氏族谱中提到汾川一带的黄国是晋国所灭,而潢川一带的黄国为楚国所灭,是不是又证明了有两个黄国呢?
各位看到这里,估计也跟在下一样满脑子问号了吧。不过,大家无需担心找不到答案,其实“闲叙”根据这些线索,再结合《路史》中的相关记载,还是捋出了一条脉络的。接下来,我就把整理出来的内容给您们叙一叙,看看说的对不对:
1、黄国是颛顼帝、少昊共同的后人建立起来的国家
首先,“闲叙”认为古代应该只有一个黄国,国姓为嬴。其次,他们的先祖到底是谁,予以为颛顼帝与少昊这两方都对。至于在下为何会有这样的观点,各位可以分析分析《史记》中两篇文章的记载,其实是不矛盾的。
黄国的两位先祖:少昊与颛顼
《秦本纪》称嬴姓的先祖是颛顼帝的裔孙,可从“女修”这个名字,以及织布这个工作来看,此人应该是个女性。所以,她才能被传说成吞下一颗玄鸟卵,生下了大业。而《郑世家》中少昊的后人“台骀”,既然为水官,显然是男性。那问题的突破口,应该就在这二人身上了。毕竟,吞下鸟卵就生下子嗣的说法过于玄幻,放在现今这个时代来看,是不可能发生的。所以,理应是他们两个人之间有了婚姻,才生下了大业。
那有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呢?这就是鄙人提到的《路史》了。在书中讲述“小昊”(即少昊)的章节里,有“初,帝裔子取(通娶)高阳氏之女,曰女脩,生大业”这样一句话,不就证明了少昊的后世子孙与女修(即《路史》中的女脩)结婚了嘛。虽然,书中没有说明白这个后世子孙到底是谁,但既然台骀是颛顼帝时代的水官,又有如此大的功劳。颛顼帝会把女修嫁给台骀,是相当合理的。
再加上台骀乃少昊的后人,肯定是以雀鸟为图腾的,某一个东夷部落的首领。这样的话,女修吞下鸟卵产子的说法,不就是在暗示她与东夷部落的人结婚了嘛。因此,大业应该就是双方联姻后生下的孩子,而大业的儿子大费(即伯益),便是颛顼帝与少昊共同的后人。再往后,伯益受赐嬴姓,其后人(一种说法是他的季子)建立了黄国,自然就顺理成章了。
女修吞玄鸟卵产子
2、黄国在建立伊始,便迁徙到了潢川
上一条咱们不仅搞清楚了女修、台骀都是黄国的先祖,还证明了这二人大概率是一对儿夫妻,接下来就应该把黄国的所在位置分析分析了。那黄国到底在汾川,还是在潢川呢?予以为,早在黄国建立伊始,他们已经迁到了河南的潢川。
因为,从《郑世家》的记载来看,很容易理解为沈、姒、蓐、黄是台骀受封汾川后,其后人在原地点分化出的四个小邦国。可是,各位再逐字逐句地读一读原文,会发现太史公只说了这四个国家是台骀后人分化出来的,并没有说这四个国家一定还在汾川。所以,“闲叙”觉得四国之中至少黄国在分化出来的时候,就迁回了先祖少昊所在的东夷地区,即潢川一带,去开创属于他们的天地了。
沈、姒、蓐、黄四国的共祖——台骀
3、所谓晋国灭掉了一个黄国,或许是个误读
很多黄氏族谱中提到,晋国在发展的过程中,曾吞并了汾川一带的黄国,让一北一南“两个黄国”的说法十分盛行。但正如上一条咱们分析的那样,其实所谓的汾川的黄国,早就迁往了潢川。原地区或许会留下一少部分族人不愿迁徙,但应该不足以建立一个国家了。
那为何他们会认为晋国灭掉过一个黄国呢?在下认为跟《郑世家》中“今,晋主汾川而灭之”这句话有关。因为,这句话的前一句,刚好就是“沈、姒、蓐、黄实守其祀”。正如刚刚提到的,如果有人把黄国理解为留在汾川建立了国家,很容易就认为晋国在吞并汾川时兼并了四国。但如果按照“闲叙”的想法来看的话,黄国其实早就迁到了潢川,晋国所灭的只有留在汾川的其他台骀的后人,并不包括黄国。所以,我认为历史上会出现两个黄国的说法,应该是后人在读这段记载时产生的误读。
黄国位置示意图
4、《竹书》的记载证明黄国早在夏朝时便迁徙到了东南地区
或许,仅凭上面的分析,还不足以证明黄国是在建国时就迁到了潢川。或者换一种说法,即黄国的迁徙并不一定有那么早,没准是在晋国吞并他们之后,才迁过去的。因此,“闲叙”就需要再找出一个证据,来证明自己的这个想法。那到底有没有这个证据呢?在下以为《竹书》中,帝相、帝泄两位夏王与“黄夷”互动的记载(一次征伐,一次赐封),可以证明黄国早在夏朝之初,便来到了潢川。
因为,所谓的“东夷”或“蛮夷”,无非就是中原王朝对东、南部地区这些不服王化的古国的统称。这些古国不仅立国很早,大多非朝廷所封,还跟夏、商、周这三朝的王室一直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中原强大了,他们就臣服,中原一旦动乱了,他们也跟着叛乱闹事。所以,“黄夷”这个称呼,不正是东部地区的黄国嘛。
《竹书》中帝相征伐黄夷的记载
而夏朝初期的君王帝相,既然征讨过黄国。夏朝中期的帝泄,又对其进行了赐封。这不刚好说明了黄国在此处的根基十分稳固,他们一定是很早就回到东夷地区立国了。
5、通过对黄国的追溯,看出楚、黄两国关系非同一般
通过前面的分析,大家已经知道了黄国的先祖之一是颛顼帝。而楚国的先祖季连,其父亲陆终刚好又是颛顼帝的玄孙。这就说明楚、黄两个国家有着共同的先祖,关系十分密切(至少比随国关系要亲近)。
另外,在《通志·氏族略》中,又提出了“黄氏,嬴姓,陆终之后”的说法。虽然,此说法“闲叙”不是很认同,但也说明了楚、黄两家关系非同一般。这不就更好地解释了,在黄、随两国都没有参加“沈鹿之会”的情况下,楚武王为何只攻随,而没有讨伐黄国。想必是熊通深知楚、黄两国先祖的渊源,不想那么早跟他们翻脸,才选择了比较温和的做法。
《通志》提出“黄氏为陆终后人”的说法
好了,这就是“闲叙”从各个史料中梳理出来的,有关黄国的历史脉络。从这些脉络当中大家不难看出,黄国不仅立国久远,身世更是牛到独占了两位黄帝的后人。难怪名气不算大的他们,却敢于用“螳臂”去挡楚国的“战车”,说明他们真的有恃无恐。再有,黄国所在的位置也十分特殊,刚好是齐、鲁等国拒楚的屏障。相信有了这些诸侯国的支持,黄国将更有底气与楚国较量下去。只不过,这些较量都是后话了,今天就不再展开了。等到日后故事有了发展,咱们接着再叙。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作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通过8-12个关键词,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本文关键词:黄国、抗楚的底气、与随联姻、身世很牛、颛顼后人、少昊后人、嬴姓、立国潢川、与楚共祖、齐鲁支持、有恃无恐。
关键词云图简史